华人在美国(3) 文:海纳愚夫 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劳工,因为独特的生活习惯,以及与美国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结群而居,旧金山的唐人街因此而来。 而且由于大量华人劳工的涌入,有头脑的华人便开始了从国内进口消费产品,满足在美华工的需求,走上了经商的道路。这一部分华人也成为了美国华裔的先富群体,他们的后代也得以在美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后来第二代,第三代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竣工后,大量华工处于失业状态。为了谋取生计,美国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全部被华人包揽,很像今天中国社会进城的农民工。 厨师、理发师、缝纫师,号称“三把刀”,是当时在美华人的主要职业。而且,由于加州的排华浪潮,大量美国华人开始向东岸纽约移动,来到这座更加包容的城市,开始追寻美国梦想。 由于广东沿海旅美华工的示范效应,导致大量广东居民想法设法移居美国,这也是广东侨乡形成的根源。 1906年,旧金山7点8级的大地震,唐人街被夷为平地,而由地震引发的大火,不仅烧毁了众多建筑,也将加州政府华人移民的文件全部焚毁。 这场大火为众多依亲移民的广东侨民带来了机会,为了达到移民目的,旅美华人出现了大量的“paper sun”、“paper daughter”,也即所谓的“纸儿子”,“纸女儿”。 加州政府与美国移民局也从中发现了破绽,为应对与审查大量的中国移民群体,美国政府在旧金山天使岛设立了移民审查站。 据史料记载,先后有17万5千多名华人在天使岛经历了移民审查。有些不能通过审查的华人,面临被遣返的命运时,以命相搏,通过吞匙等方式自杀。 从1910年天使岛移民审查站建立以来,在1940年经历一场大火后,这个审查站方才关闭。 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美国直接加入二战。而中国成为了美国当时在亚洲最大的同盟国,同时将近两万名美国华裔青年主动参军,加入欧洲战场,这些都提振了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时任中国国母宋美龄访美,提出美国排华法案不公正,在1943年,时任罗斯福总统签署法案,废除了长达六十一年的《排华法案》,给予了华人每年105个的移民名额,华人得以在美国取得相对平等的地位。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民党退守台湾,中国大陆与美国断交,以及1952年美国通过禁止共产国家的民众登陆美国,大陆居民长达数十年无缘踏上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