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8
    说起澳洲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人们一般都知道悉尼肯定排首要,这没错。如果要问排第二、第三的城市呢?也许很多人就说不出了。 那年4月,我们到塔斯马尼亚旅游,首要站是朗塞斯顿(Launceston)。这是一座建于1805年,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塔斯马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也是澳洲第三古老的城市(首要是悉尼,第二是霍巴特),它比墨尔本建市早30年。 朗塞斯顿位于塔马尔河上源,即南、北埃斯克河汇流处。这里曾经是塔州小麦和羊毛的贸易中心,其行政级别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曾被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当地人亲切的把这里称作Lonnie。街道上随处可见爱德华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除了教堂,全城看不到高楼。塔马河穿城而过。 朗塞斯顿城市虽不大,可景点并不少。我们到达首要日之内游览了卡特奈特峡谷(Cataract Gorge)、瑞士文化村、酒庄、塔马河湿地公园、朗塞斯顿城市公园等几个景点,并游览了市
    2410 0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8
    南阿尔卑斯山脉几乎斜着贯穿整个南岛,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很大,西海岸属于相对潮湿的雨林气候,而山的这一侧则更加干燥,当然景色也更加迷人。 对于自驾游的人来讲,从新西兰南岛的东部穿到西海岸,有很多选择,最主流的方式是穿越南阿尔卑斯山脉。这种方式就要通过山口,比如林迪斯山口,路易斯山口,或者盛名的阿瑟山口。 不知道为何,山口这个词有一种浪漫的调调,或许当年看过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有山口的描述,印象里山口都是气候多变,一日三季的,像我去过的新疆霍尔果斯山口就是如此,或许就是那种不确定性让人着迷,就像一个刁钻古怪的姑娘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山口的共同特点是海拔都比较高,但是周边的景色确实完全不同的,比如林迪斯山口,建议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不要选择,或者届时迅速地通过,因为周围的丘陵密布荒草,目光所及处衰黄一片,难免给人凄凄然的感觉。 而号称南岛名片的阿瑟山口相对会好很多 车子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通过一座长桥,远远就能看到阿瑟山口的标识,这里就是盛名的阿瑟山口国家公园区域了。 这里纠缠着很多或深或浅的河流,都是从雪山上下来的融化雪水
    1538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7
    悉尼的九月,冬去春来,精彩纷呈,美酒美食音乐风筝,想过得不精彩都不行! 9月9日(周日),邦代(Bondi)海滩的上空将迎来悉尼史上最缤纷的节日——风筝节 (Festival of the Winds)!这是悉尼春天较大的节日。今年已是第40届了。 每届风筝节就像变魔术一般,将邦代海滩装扮得五彩斑斓犹如迪斯尼乐园一样。每次放飞的风筝都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来自澳大利亚风筝协会和海外风筝爱好者将展示他们手工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和展示他们的风筝放飞技术。 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和游客在将这里度过欢乐的一日之内。人们可以看到大型的风筝飞上天,多彩的卡通人物、硕大的动物和花朵、各类风筝等都在邦迪海滩的天空上复活。各地风筝高手齐聚一堂斗筝炫技,还有风筝制作课堂等着你来。你可以在现场工坊给自己扎个小风筝哟~,还有机会学习如何放风筝。 按照往届惯例,节庆当天还会对风筝进行评选,设立有关奖项,包括主席奖、周日公共奖
    1876 4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7
    日渐消失的事物有种特别的美感。就如同夕阳,似乎下一秒就会消失不见,所以那种美更加触目,非同寻常。——赤木明登 马瑟森湖,真是个看落日的完美之地。哦不,这句话实际上是个错误,在马瑟森湖其实看不到落日,因为太阳是去西边,去大海那边的,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夕照,只能是夕照。 马瑟森湖,又称镜湖,位于西海岸,离着福克斯冰川不远。这个湖的倒影超级完美,被新西兰旅游局当作一个标志性的地标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现。 不同角度观看远处的库克山脉,沉静冷漠,宛若安睡,白云苍狗。 可以围着湖步入密林,湖畔整个是一个环湖步道,有好几个观景点可以浏览不同角度的湖景山色,可窥见密林中的光如此魅惑,乃至近仙境。 当然最棒的位置还是在一个宽大的观景平台上,如果没有个别飞鸟捣乱,这里的水面真得就像镜子一般平静,余晖如丹,日暮天涯。这是会恼恨飞禽,仅仅是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都怕惊扰了这平静水面的完美。 环山还有一盘玉带般的浮云,基本上是不动的,如同佩在了腰间。山色显得愈发静谧,空灵,寂寥。 终于结束了日落金山(其实没多长的时间),刹那间周遭
    1265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6
    那天,女儿陪老爸老妈到Envy deli cafe 店品尝具有独特风味的咖啡西餐和游览夏山风光。该店位于夏山(summer hill)的Smith街区,非常出名,许多悉尼人都是慕名前来此店用餐。 夏山,在澳洲可算得上历史悠久的小镇,别具古典风情。18世纪时,这里土著人聚居。在夏山的一个小公园,还保留了当时原住民的遗物。据说那时这里还是袋鼠的栖息地,经常有成群袋鼠出没。1794年开始有人圈地建农场,发展农牧业经济。由于人烟稀少、花草茂盛、空气新鲜、风光绮丽,吸引了大批上层人士往这里聚居,陆续建起了不少庄园和豪宅,有些今天仍然存在。1879年建成火车站,此后,该地区成为上流社会的郊区。有许多盛名的政治家、法官、艺术家和医生等在此出生或在这里生活过。例如:诺曼德亨利·贝克(艺术家)、格雷格·詹姆斯(新南威尔士州较高法院前法官)、埃德温·约翰逊(副国务卿)、亚瑟(艺术家)、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副总理)等。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较富裕的居民开始外
    2295 2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6
    天有涯,海有角,新西兰也不例外。 每个人到一个地方,都会产生去天涯海角的情结,比如走到新西兰的最北端,最南端。新西兰的最北端没有什么疑议,就是雷因戈尔角确定无疑,但是最南端的概念有稍微有点复杂,且看看我们追寻的脚步。 Nugget Point角,布满各种海狮海豹和企鹅,只要时候来得对,可以看到丰富的海洋动物,但是这里的亮点,其实是岩石。 从停车的地方走进去,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灯塔是个标志性建筑。 然后你就可以看到这些大块大块的岩石,嶙峋一词,再为贴切不过。连视线在岩石面上滑过,都会产生生硬而突兀的感觉,会疼痛。这里的浪涛非常强悍,真是浊浪排空,卷起千堆雪。 这里只是比较靠南端,我们从这个海角只是转一圈,目的还是要去更南端的布拉夫的。因为布拉夫有盛名的生蚝吃! 布拉夫也有座灯塔,不过怎么有点矮锉穷的感觉? 当然这个不是我摄影水平的问题,是因为风大浪急,我又掉水里了 布拉夫也算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南端了,不过可并不算是新西兰的最南端,因为: 新西兰本有三个部分组成! 对,相信我,从地理学
    1451 0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6
    头一回去西海岸的时候懵懵懂懂的压根儿就不知道司机会把我拉到什么地方停下来虽说早就听说福克斯冰川大名鼎鼎却不知道相隔几公里开外的马瑟森湖也是赫赫有名更不晓得马瑟森湖的晨雾也是来头不小的凡能积聚晨雾者水必丰沛这一点马瑟森湖自然是极为完美的其实这个湖并不大而且也是海水退去之后形成的一个泻湖当然现在与大海早就毫无瓜葛了围着湖畔走过去能看到湖水是一种自然的褐色那是朽木与衰草浸润到湖水中形成的一种颜色晨雾很多地方盛产马瑟森湖的独特在于其凝聚不散恰似马瑟森湖本得名“镜湖”一般马瑟森湖的晨雾也静静地悬浮在暗绿色的草坡之上不弥漫 不形变 不行走就那样安详地悬浮 如同梦境凡晨雾积聚不散者盖因空气不流动所致马瑟森湖被山包围水也静 风也柔连鸟儿忽闪翅膀的力度都是恰到好处的在这里倒是担心自己的呼吸大了些会打碎周围的静谧太阳出来之后会带来热量的变化于是风就会起风一旦起后所有的静谧都逐渐地被改变所以去马瑟森湖要趁早趁着湖水将醒未醒趁着远山岑寂趁着露水还没有蒸发成云彩趁着晨雾曼妙如同仙氛想要
    1582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5
    据新闻杂志《经济学人》最近对全寰球140个主要城市进行排名,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单出炉,维也纳位居榜首。全球十大最宜居城市排名为:1-维也纳(奥地利);2-墨尔本(澳大利亚);3-大阪(日本);4-卡尔加里(加拿大);5-悉尼(澳大利亚);6-温哥华(加拿大);7-多伦多(加拿大);7-东京(日本);9-哥本哈根(丹麦);10-阿德莱德(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表现抢眼,前10名中独揽3席。墨尔本仅以0.7分之差高居第二,悉尼和阿德莱德分别以97.4分和96.6分居榜单第5和第10名。中国有10座城市入选前百名。第七名是多伦多和东京并列。尽管排名首要的维也纳是欧洲城市,但就生活质量而言,欧洲城市的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除了维也纳,只有丹麦的哥本哈根排名第9,跻入前十强。汉堡曾经是只此一个进入过前十名的德国城市,但是在今年新近榜单中也被挤出了前十,跌落至第18名,退步不少。日本缩小了与最宜居城市的差距,大阪和东京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七。主要由于犯罪率下降以及公共交通的改善。在100个宜居城市榜单中,中国香港获得了91.3%的成绩,升至第35位,超过新加坡。中国台湾(台北)位列58名。中国大陆跻身宜居
    1809 4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4
    Taranaki,毛利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植物的山顶”,这对位于新普利茅斯的这座火山来讲倒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形容。(并无一点嘲讽之意,发际线正在上移的亲们麻烦不要对号入座),不过被新西兰所津津乐道的还是“小富士山”的这个称号。尤其是对于汤姆克鲁斯电影《收关的武士》中放弃去日本转而到Taranaki取景富士山的轶闻,更是让众多的纽粉欣喜若狂,长期意淫在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中。 不过话说回来,Taranaki山确实不赖,虽然在新西兰也甭指望会有多厚的积雪,多险的道路,多高的山峰。但至少它是一座正儿八经的山呢!万一运气好,还能躲开经常性的浓云一睹小富士的真容。与跟多人一样,Taranaki山也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叫做Mt Egmont,艾格蒙特山。较高处海拔2518米,北岛第二高峰。当然这个数字也许只是暂时的,按照Taranaki山这暴脾气,海拔数字能维持多久也说不定,到底那个新西兰较高峰库克山都因为雪崩海拔高度都锉下来十几米呢! 日本去过,可没去看富士山,所以我也闹不清楚该山以假乱真的程度,不过一般的超级模仿秀节目应该也不在乎更不强求完全一致,神似也是好的。此赵本山非彼赵
    1545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4
    跳蚤市场的英文叫Flea market,它是经营旧货的街头市场。“跳蚤市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纽约的Fly Market。Fly Market是纽约下曼哈顿地区的一个固定市场,这一市场从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之前一直延续到大约1816年。Fly这个词来源于该市场的荷兰语名称Vly或Vlie,这个词在荷兰语的意思是“山谷”,很巧的是,它在荷兰语中的发音正好和英语中的flea一样,所以就形成了英语中的flea market。第二种说法是flea market从法文跳蚤市场“Le March aux Puces”的直译而来。据说中世纪晚期,有个位于巴黎圣母院旁的大型市集,专卖王公贵族淘汰的旧衣。在一场跳蚤之灾横肆后,旧货商迁往巴黎北边的圣湍(Saint-Quen),被人称为跳蚤市场。在19世纪后半叶,巴黎市长奥斯曼对巴黎进行现代化更新,许多旧街道被拆除,因此街上的旧货商纷纷“走避”,即英文的flee与法文的fuir之意。第三种说法是指早期的英国人经常将自己的旧衣服、旧东西在街上卖,而那些旧的东西里时常会有跳蚤、虱子等恶心的小虫子。逐渐地
    2340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3
    我过去在国内从未逛过跳蚤市场,旅居悉尼后,跟女儿一起逛了几回跳蚤市场。悉尼的跳蚤市场,除了欧美和澳洲本土的商品外,也不乏其他国家的产品。譬如,产自中国的瓷器、字画、服装和木器屡见不鲜。跳蚤市场的人文氛围和旧货特色引发了我对跳蚤市场的些许兴趣。 在500 万人口的悉尼,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时兴,跳蚤市场文化发达。不同于巴黎、伦敦、纽约等大都市,悉尼的跳蚤市场更加“落地亲民”——二手服装、鞋帽、饰品、杂货、有机食材等新旧通吃。据悉,悉尼目前有9个名气较大的跳蚤市场。它们分别是Surry Hills Market(位置:Corner of Crown St. & Collins St., Surry Hills)、Manly Market(位置:Manly Public School, Darley Rd, Manly)、Bondi Beach Market(位置:Bondi Beach Public School on Campbell Parade, Bondi Beach)
    4878 2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3
    新西兰也有座富士山,当非日本那一座,而是塔拉那基山(Mt TARANAKI)。 由于这座山与日本的富士山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为了吃寿司和豚骨拉面,很多拍电影的剧组就不大张旗鼓去日本选景了。他们会直接来新西兰北岛,(比如汤姆克鲁斯),反正拍出来都差不离儿。 从地质学角度,塔拉那基山是很年轻的。他上一次喷发是350年前,所以你还得提防着他那天再喷发也说不定。前半年(2018年)就又吵吵巴虎的说可能在最近再次来了大喷发,可见这家伙脾气一直都不咋地,也没怎么改。 据说塔拉那基山原来不在这儿,他曾经属于北岛中部的汤加里罗火山群,就是目前陶波附近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那里。本来众山之间也是相安无事的,可有一日之内他和火山老大——汤加里罗的情人,陶波湖畔美丽的Pihanga火山幽会时被汤加里罗碰上了,绿了老大,事儿有点大。也许平时混得人缘也不好,结果直接开撕,被这老大率领几个小兄弟,(包括若佩胡山和瑙鲁霍伊山)围攻,这一通胖揍啊!脸都挠花了!(看你以后还怎么靠脸吃饭?!)收关塔拉那基认怂了,从中部一路落荒南遁,逃到了现在的地方。从那儿之后他就孤独地呆在这里,把脸藏在团团泪云之中怀疑人生,
    1482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2
    悉尼有70多个美丽的海滩,海滩休闲文化非常发达。人们在灵曦堂聆听先知们的箴言,体验宗教文化之后往往要前往Mona Vale投身于那蓝天白云、碧波黄沙的美丽怀抱中。 从灵曦堂出来沿着Mona Vale道路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行,终点就是莫娜维尔,这是悉尼北部的一个行政区,距悉尼中央商务区28公里左右。小红帽团队在观瞻灵曦堂活动结束后,继续向莫娜维尔进发。 到达预定位置,领队简单介绍了莫娜维尔的情况和回程交通线路。要说悉尼自然风景优良美的海滩,绝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Manly和Bondi。然而对那些很早以前就安居悉尼的“老澳洲”来说Manly或者 Bondi是一种繁华的美丽,但若论“纯净的美”,恐怕就会想到莫娜维尔海滩(Mona Vale beach),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有低调的奢华。“Mona Vale”一词源自苏格兰的同名地。1814年这一带有700英亩土地封授给了自由民R. Campbell(1769-1846)他将此地用于发展
    2698 4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2
    Lake Mahinapua显然不是一个盛名风景点,从玉石小镇Hokitika离开往南,一不留神你就得开过了。 实际上这个隐秘的湖需要开车进去六、七百米的样子,穿过密密匝匝的树林拱道,停车后再沿着草坡走下去,赫然宁静的湖水就呈现在眼前,犹如一颗掩在丛林中的明珠。 福克斯冰川附近的马瑟森湖号称镜湖,其实LakeMahinapua也是,尤其是在早晨日出之前,没有鸟儿扰动,没有风轻摇曳的时候,就像一面镜子,安详地睡在你的面前。 远处群山也不知道是那几座,名堂是啥,反正山顶总是有雪线的,这样映衬到湖水里还颇有些瑞士风光的感觉。虽然比不上其姿态秀丽,但其风致不输。 太阳渐渐升起,山顶的积雪就会变成粉色,红色,如那素颜的女子新上的妆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波流转,仪态万方。 太阳跃出水面,推开晨雾,晕染的水墨画就变成了水彩画,又渐变为油画。弥漫着的朝霞在迅速消解融化,万物苏醒。 可凝结在我心的,却仍旧是这淡淡的素雅之美。惟愿时光凝固,不再为功名所累,惟愿人所相依,絮絮低语,执手相看,岁月静好。 来这个湖的人很少,有一些
    1534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9-01
    悉尼北面的莫娜维尔大道(Mona vale Rd)旁有座巴哈伊灵曦堂,白色园顶、三层九面、肃穆壮观、庄重典雅,它是全球仅有8座盛名“巴哈伊灵曦堂”之一。这里不仅是盛名的宗教建筑,也是悉尼北部的一道标志性景观。8月26日,小红帽团队130余人作一次宗教文化之旅——观瞻灵曦堂。 我们分乘三辆大巴,分别从Wynyard、Hornsby和Gordon向灵曦堂进发。当天,恰逢铁路T1线Wynyard至Hornsby停运,为了使悉尼港南岸的群友能在Wynyard 方便乘车,我们联系大巴调度员,调拨一台大巴前往Wynyard车站附近接人。 为使群友在Wynyard出站后能迅速找到大巴位置,艾欣带领小宁波、Jenny珍、峰峰、杨梅、Lisa朱等5个义工提前一个多小时(9:30发车)就进入大巴停靠路段分段值守,引导群友登车。令人感动的是,小宁波带着82岁的老母亲6:40就离家赶往Wynyard服务点。Lisa朱帮着小宁波照顾妈妈,小宁波
    2545 2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9-01
    西海岸总共有俩冰川可以去玩,一个是约瑟夫,一个是福克斯。 先科普一下俩冰川名字的来历。 Franz Josef Glacier,在毛利文化中的名字意为“雪崩女孩的眼泪”,据说一个女孩的爱人从山顶上掉下来死了,悲痛欲绝的女孩哇哇地哭,眼泪流成了这个冰川。这个听起来比孟姜女哭长城更夸张的传说倒也符合毛利人贪大求全的一贯风格。不过现在这个名字是拜一个奥地利人Julius Haast所赐(现在的哈斯特地区也是用这个奥地利人命名的),他用了本国皇帝的名讳称呼这座冰川,顺便暴露一下年龄:看过《茜茜公主》的人一定还记得电影中的国王就叫约瑟夫,对了,就是这人。 再看看FoxGlacier,LP上这样评价:作为一个不害羞的人,1872年时任新西兰总理的Fox先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距离约瑟夫冰川25公里之遥的冰川。用这种不怎么要脸的方式名垂青史也是一种特权滥用吧? 去冰川是一定要乘坐直升飞机的,每段飞行时间不长,却能够尽览奇特而诡谲的冰川裂缝。 冰川上其实并不冷,呃,确切地说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还会有点热,我指的是会可能引发中暑的那种热。每个人都担心在冰川
    1237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8-31
    《寰球之光》告诉人们: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拥有信仰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由于怀有坚定的信仰,巴哈欧拉不惜放弃优越的贵族生活,不惜受苦受难甚至流血牺牲去创教、传教,赢得众多信徒的仰慕和追随。巴哈伊信仰是巴哈欧拉饱经磨难在先驱者巴勃思想的基础上接受神灵启示并艰苦探索而迸发的思想火花,巴哈欧拉给巴哈伊信仰缔造了鬼斧神工的辉煌。要问“什么是信仰和信仰的力量”,巴哈欧拉无疑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多年前,我读过英国十九世纪盛名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信仰的力量》。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该书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塑造了近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的精神风貌。 作为英国盛名的社会改革家和多产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随笔作品,如《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人生的职责》、《金钱与
    3381 0
  • 水畔网行 发表了帖子 2018-08-30
    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这个寰球上惟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天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源自《纯粹理性批判》)。在一些怀有坚定信仰的人们来看,日月星辰和高贵信仰这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什么是信仰(faith,belief,conviction)?词典上的解释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寰球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我认为,信仰就是一个人所信奉的东西,是个人藏在心中的向往和希望。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关键在于人拥有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人类会追寻寰球的本来面目,寻找寰球的本源。这种追问精神成为信仰发生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追问精神的驱使下,人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解释寰球、认识寰球,这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信仰。譬如,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进化论是一种信仰;上帝创世论也是一种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是不可思议的。曾经横扫欧洲、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他
    2795 0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8-30
    一定有某个理由,让我们来到奥克兰比如,仅仅是想,一个人发个呆... ... Mission Bay,奥克兰最美的海滩,没有之一 据说原来这里连个像样的中文名都木有 后来开始被叫做使命湾,这个名字真不赖,听起来就那么高大上 (——我们身负使命来到国外,至少要干点儿解放受苦受难的弟兄姐妹之类的活计,谁叫从小就被教育要胸怀全寰球呢!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没人需要我们解放,连只狗都不需要,这里的狗可真幸福!) 再后来,有好事的人又取了个好名字,叫做迷神湾,这个深得我意,你想想,迷神,这不就是发呆吗?所以在这里我要隆重向发呆界发出邀请:要发呆,就来奥克兰,来Mission Bay,这里阳光丰沛,海鸟云集,白云朵朵,水清沙幼,凡是有自尊心的发呆爱好者如果没在Miss
    1579 0
  • 新西兰天舒 发表了帖子 2018-08-29
    在新西兰这样一个岛国,搞点铁路可是挺不容易的,新西兰的铁路发展史几乎就可以算是一部折腾史。由于移民初期的十八世纪在英国的铁路已经比较发达,因此移民过来之后也有很多私人公司在从事铁路交通的建设,形成了既有公有铁路线路,又有私有线路的格局。原来就说过一个趣事,在距离惠灵顿不远的一个小镇,原来是个挺重要的港口,吞吐量很大,于是政府就谋划把这个镇子内部的铁路划归国有,结果当地人的二杆子精神发作了,地区议会讨论了无数次都没通过,或许是想坐地起价吧,反正估摸着是贪心作怪。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两个精明的商人绕道建设了另外一条铁路,并且与政府达成了一致,于是这个镇子就被绕了过去,从此就日渐荒废,不值一提了! 因为一条铁路的兴废引发了一个镇子的兴衰,从一个侧面也见证了新西兰铁路的从私到公,公私并存,从公到私的数次变迁。1880年之前,政府运营铁路的机构叫做Publ
    1278 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