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月14日下午介绍,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例,包括本地感染病例26例,其中13例无感染源头,输入性病例3例。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414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填地街爆疫 港府安排79名居民送检疫中心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14日)表示,佐敦新填地街20号、22号及26号出现27宗确诊个案,涉及13个单位,截至今日上午9时,连同早前与确诊个案居於相同楼层的密切接触者,已安排79名居民到检疫中心进行检疫,以阻截病毒进一步扩散的潜在风险。
防护中心指,考虑到新填地街20号、22号、24号及26号实际上互通,部分住客共用公共地方,为了尽快切断大厦内及社区的传播链,继要求居民进行强制检测,并安排与确诊个案居於相同楼层的密切接触者入住检疫中心,卫生署已进一步向新填地街20号、22号、24号及26号一至七楼其他所有单位没有病徵的住户发出检疫令,并安排他们入住检疫中心。若住户出现病徵,会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防护中心提醒,政府於2021年1月12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要求於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2日曾身处新填地街20号、22号、24号及26号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包括但不限於住客、访客及工作人员),须於2021年1月15日或之前接受2019冠状病毒病核酸检测。
直击新填地街四连疫厦:单位乱劏 卫生恶劣
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深入疫厦直击,发现该处有大批少数族裔人士聚居,不少人在早前爆疫的中九龙干线地盘及将军澳蓝田隧道地盘工作,怀疑将病毒带入居住的大厦。该4幢大厦的单位乱劏、渠管乱驳,公众地方卫生极恶劣,成为病毒大本营,未被撤离的居民与病毒为伴提心吊胆。卫生防护中心却以暂无撤离标准为由,拒绝安排居民离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闸不上锁走廊变厕所
在该大厦居住十多年的曹女士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迁入初期未有劏房,卫生情况属可接受范围,但其后不少业主将单位一劏为三,甚至一劏为四出租后,卫生情况开始恶化,租客搬走时「见要行咁多层楼梯,就唔想搬啲嘢走,就咁乱丢喺楼梯,个个就咁丢啲垃圾,走廊好似垃圾站咁,冇人嚟管理。」
她续说,因为大厦的大闸不会上锁,曾亲睹有人在大厦走廊小便,更有人在内吸毒、打针,故对该处「爆疫」不感到惊奇,坦言:「都担心,强检都冇办法,睇睇出面条污水渠都好旧,有时喺屋企烧艾草嚟消毒。」
在强检令下,居民要住在疫厦内,最担心渠管播疫避无可避,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在昨日的疫情记者会上也表示,该大厦不少单位被改造成劏房,或存在喉管「播疫」问题,已将部分居民送往检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