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部发人深思的纪录片
《我只认识你》
这是一段每人都要历经的年岁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结婚时已年过四十,历经磨难走到一起。年老后,却遭遇“空巢”与“失智”的双重困境,其中一位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生活不能自理,不记得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不认识所有的亲戚朋友……
但她,只认得老伴儿!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临老去
就像冯唐说的:“活着活着就老了。”不知从何时起,也开始真切地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压力。父母和岁月,以不成比例的速度迅速衰老。
就像《我只认识你》说,这是一个关于记忆、关于爱、关于尊严的故事。那么,对于老人,他们有尊严的余生,属于他们的余生,又总归在哪里呢?
跟着子女,他们不见得最幸福。可之前看过一些像集体宿舍式的养老院,又觉得如果有一日之内,当他们老到必须有人照料时,送到这样的地方实在于心不忍。
接下来,真不是神转折的部分。
所以,身处在风景秀丽的荷花池旁,看到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时,内心莫名是有些小激动的。
自己有医院,离大医院也近
打着养老概念的商业地产或社区,现在也不少,但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么环境确实是好,郊野之中,天空之下。可离医院太远,或者是当地医疗水平不高,是养老的大忌。
申园医疗资源十分充足,距上海市首要医院南院仅5-10分钟车程。
此外,社区内还有自己的一套医养融合系统。
比如,配套建设的申园康复医院是一家200床规模现代化二级康复医院,同时也是上海医保定点医院。
遇紧急情况拉绳报警,万一需要抢救,直接送往最近的三甲综合医院。
还有健康照护类服务,包括24小时值班医生、全程健康管理。
长辈们住的房间内饰仍然是居家风格,很温馨。房间的周到之处体现在更微小的细节上。比如,电话有一键呼叫的亲情号,数字也格外大,多处适老化设计等等。
顶上设计“锦上添花”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整个社区三面环水,西面毗邻的天然湖面近5万平米,园内绿化覆盖率高于35%,空气质量尤佳,非常适合老人生活。
殿堂级设计大师约翰·波特曼的人本关怀
享誉全球的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全程负责了泰康之家·申园的整体建筑设计规划,专业设计团队充分考量申园的功能与独特需求,完成了承载人本关怀的艺术设计。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申园又是泰康在华东地区投资打造的首先国际标准养老社区”这样的预期 ,更让申园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艺术家大卫·歌诗坦
以色列国宝级艺术家大卫·歌诗坦,设计蝴蝶元素的铁艺作品———就是你一进会所看见的那几只大铁蝴蝶。
申园社区会所实景
景观设计由加拿大有名景观设计公司WAA承担,希望打造出一个有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悠然生活的世外桃源。
项目计划设置具有适合老年人游艺的特色庭院,如四季园、欢乐农庄等。同时,社区还设置如门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舞蹈广场和健身步道等运动设施,满足长辈们活力健康生活的需求。将自然优雅的休闲生活融入细节,推向奢贵。
不仅住得好,而且活得好
养老社区生活气场的营造相当重要。这一点,申园也想的比较清楚。
比如,会所有恒温康体泳池、瑜伽室、室内环形跑道、台球、手工坊、绘画室、小剧院、舞蹈室、老年大学、禅室、党员活动室等等,就是长辈们曾经生活的再现,可以按兴趣自己去勾选。平时活动也非常多,让长辈们有伴儿玩,而不是在孤独中丧失生命的尊严。
申园开业一周年庆典发布首要本《申园长者话人生》
包括办书报——长辈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如今,由泰康之家编辑部发布《泰康之家通讯》已是入住长辈们抢着发稿和阅读的阵地。
而申园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报刊——《申园天地报》;发行了由社区长辈和小伙伴合力创办的书刊——《申园长者话人生》。显然,这些文章带着那个时代的体温,又能让更多的长辈获得精神慰藉。
2018新春汇演 申园旗袍秀阿姨们合影
总听到前来参观的人们开玩笑地说,我的余生就要选择在这里度过了。当然入住有两个条件限制,首要:你们必须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第二:入住同一间房的双人必须是夫妻配偶(也可以单人入住)。
那么,你会想着赶紧去这里看看,为自己的父母挑选一处可以托付终生的地方吗?
申园位于上海松江新城核心区域,距市中心约35公里,紧邻9号线松江大学城地铁站,你仍然随时可以去看他们,不用担心他们没伴玩儿,不用担心你太忙或没有护理知识照顾不好他们,不会有后顾之忧。
在你小时候,那位曾把你放在手心温柔以待的父母,值得你在他们老去时,为他们提供一所从内到外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因为,你长大了。因为,终有一日之内,你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