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报道,国外一男子准备了两盆植物,对他们进行测试,对一盆甜言蜜语,对另一盆恶语相伤,30天后发现,貌似两盆植物生物状况大为不同。
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始,他把两盆生长情况差不多的植物分别标上A和B。
对A盆植物甜言蜜语
对B盆植物嘲讽谩骂,甚至还不惜加大分贝对它进行恐吓
30天过后,两盆植物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盆植物生长状态良好,而B喷植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变得又矮又小,并且开始枯萎。
难道这个实验就是教我们做人?恶语相向不仅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就连植物也禁受不住?
消息一公布,人们议论纷纷,许多人对“语言的威力”格外惊讶,谩骂与嘲讽,确实会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就开始相信那盆枯萎的龙血树是被“骂死的”!植物真的会被“骂死”吗?
植物被骂枯萎,这个到底有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呢?
我相信,很多细心的朋友肯定已经发现了,视频前、后的B盆植物根本就不是同一株。这只是个搞笑视频或者是智商测试的视频。
有些人也跟着做过类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和善言恶语没有什么关系。即使真的要做对照实验,也确实不是依靠两盆植物就能实现的,需要多次,多数量的进行实验与对比。
早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前就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不过这个实验比上一个实验更加有说服力一些。法国植物学家斯特哈默把番茄分为AB两组,每天给A组弹奏特定的曲子,而B组则没有。实验结果表明A组生长速度提高了2.5倍,B组则没有任何明显反应。
奥秘就在于弹奏的曲子,乐章是按照实验植物体内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行的,斯特哈默表示植物在“听到”曲子后,体内酵素被激活,从而变得更加活跃。
植物到底对声音有没有感知,从上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实验,于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植物对声音是有一定的感知度的,但根本就不懂情感。所以说,声音是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是声波的刺激作用。因为植物的叶片表面分布了许多气孔,这些肉眼看不见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蒸发水分的一个窗口。声音或者音乐播放之后,经过空气传播会产生声波振动,这些振动会刺激植物叶片表面气孔,增大它们的开放度。
气孔增大后,植物的呼吸增强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提升,光合作用也就更加活跃,合成的有机物不断增加,为植物提供了更多的生长能量,这样植物就更显得生机勃勃了。
那我们就来总结一下:
虽然依据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但与那个“被骂死”的植物根本不在实验范畴之内。因为人的声音频率较低,对植物影响非常弱。
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相信科学,远离谎言,生活才能够更幸福。
(信息来源:呦呦科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