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第三人称视角,对于一个从古至今的泱泱大国,没落过,又崛起或是正在崛起(中国)。
而另一个是近代迅速发展成寰球首要的超级大国(美国)。
现在两国正在暗中较劲,你是选择投身前者还是后者进行未来的建设?
阶级随机,即你不一定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也不一定是底层贫民窟。但是你怀着参与时代建设的想法降临到这个国家,你会如何选择呢?
‡
当然是美国。
以我的家世,可以拿着福利痛痛快快的吃炸鸡喝啤酒。
手有余钱的时候可以去小赌一把。
干个收银员工资是对面同样岗位的七八倍。
没事开个野马在野外浪荡。
还可以撩个亚裔妹子。
何苦生在中国勤勤恳恳早出晚归一个月赚两千还被人骂不努力活该如此。
——caterpillar
‡
我选择投胎美国,在中国台湾长大,然后作为台商来大陆做生意。
然后在台湾天天骂中国并且宣扬美国人民有多喜欢台湾,在大陆就天天喊和平统一。
回美国老家的时候就两岸都黑,收关逗得美国人哈哈大笑
——Yukino-honmono
‡
都是同阶层比较的话,从山村贫民阶层一直到红X代那个可望不可及的阶层之前,美国都好过中国。
但是红X代那个阶层的话,抱歉,中国赢了!
——一言不合就卖萌
‡
如果这个人的能力不足以改变自己的阶级,那么投胎到美国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这个人有一定能力而且有一定意愿改变自己的社会层次,那么中国更适合。
中国从赤贫到中产,中产到高收入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美国腾飞,遍地能淘金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美国阶级固化相对严重,想要提升一个社会层次可能需要好几代人。
——Dieci Anni
‡
当然是美国。
以我的家世,在美国可以拿着爹妈的校友推荐信念大学,在法院、军队和大企业有长辈旧故照应,跟长辈同一个战壕揍希特勒的战友还在国会山当着参议员,岂不是相当快活。
哪跟在中国似的,潜规则就是资源不得世袭,所以大老虎们都考虑把子女送出国。
爸爸80年代中期就给大企业编程,一分钱奖金不多拿,居然还中年失业。我爸再就业的时候老板面完他就把招聘年龄要求又降了五岁,满街都是小县城出来的新毕业生跟老中产抢饭碗,一点长幼尊卑都没有!
要是在美国,哪有这么多空子给没有资源的新人钻。我从小念的很好的学校居然还要参加高考,工作要跟一群念书的时候家庭年人均收入两千元的农家子弟竞争!
换在美国,就你们那破学区,初中毕业就打篮球、吃炸鸡去吧!
——邓铂鋆
‡
只是嘴炮,又不是真选。我简单说下吧。
如果把题目简化成“2018年的今天,让你随机投胎到一户家庭,你会选择中国家庭还是美国家庭?”,我甚至都不觉得这个问题有考虑的必要。
年薪百万,普遍清北的Zhihuer对中国的“普通人”这个概念可能有所误解(最豹笑的也在这里,一帮人拼了老命论述美国如何如何不好,你敢谈中国对应的情况吗?)。
中国的城镇化率是41.2%,2017年月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867元,1999年出生人口是1833万、2017年高考人数是940万而本科录取人数是372万。
以上数据是什么意思呢?
今时今日,一个各方面都处在中间水平的中国普通年轻人的经历是:
出生农村/城市底层家庭,因高考失利而去富士康打工。
顺带一提,美国家庭的中位数(不是平均)收入是5万美金,人均至少2.5万美金。
还要比什么呢?还有什么可选的呢?
另外,在北上广深房价/收入比吊打寰球一切大城市(Price to Income Ratio for 2018)
名校里穷人子弟几乎绝迹的今天,拿什么谈“中国阶级不固化”,现在又不是十年二十年前。
今天中国谈得上不太“固化”的行业,无非互联网,跟美利坚并没有什么区别。
哦,当然了,今天的中国还有一些能靠信息不对称大发横财的行业,不过你猜,跟普通家庭的子弟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