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追完两部国产剧:《白鹿原》和《欢乐颂2》。两部电视剧一部讲农村,一部讲魔都;一部发生在上世纪上叶,一部发生在当今的21世纪。两部剧发生的年代隔着一个世纪,看似没有什么交集,我却想谈谈剧中的两位女性:田小娥和邱莹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田小娥,在《白鹿原》中属于传统女性和新型女性之间的过渡女性。她具有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这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女人,从一开始就被父亲出售给年龄够得上做她爷爷的郭举人作为性奴隶而供养着。直到遇到黑娃,田小娥才敢于追求真爱。再加上出色的相貌,她被说成红颜祸水、不知检点的女人。
邱莹莹和应勤的爱情跌宕起伏,*是因为她不是处女而遭到应勤母亲的强烈反对。在应母的眼中,邱莹莹不是处女,就是伤风败俗、不知检点。影视剧到底有虚构的成分,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如今的21世纪,关于对女性的尊重或者说地位,不敢说没有改观,但仍有很多人秉持着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观念,并且根深蒂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生个儿子继承皇位吗?
此前据媒体报道,有一对夫妻在厦门蜗居出租屋十五年连生八个女儿,仅仅为了求得一个男孩。15年间,妻子夏月婵一次次怀孕,但天不遂人愿,每次生下的都是女儿。更令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当电焊工的丈夫被高压线电到,双手被截肢了。孩子们天天吃着泡面,夏月婵的月子餐也只能等好心邻居的接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继承权一直掌握在男子手中。因此,生男孩意味着延续香火。皇位继承、财产分配,都是传男不传女。21世纪的今天,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很多家庭依然根深蒂固。试想夏月婵如果只生一个或者两个,三四口之家现在应该会很过得幸福,也不至于现在一家十口人蜗居在出租房内,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如此生儿,真的是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吗?
男女真的平等了吗?
从人类社会已经发生的三次工业革命来看,技术一直是作为破除不平等和歧视的手段而存在。那么对于未来会比较吃香的职业,女性有竞争优势吗?与前三次工业革名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技术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主导变革。所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偏向于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而这一领域,长期被男性垄断。女性生理上本身存在弱势,更需要整个社会的的倾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德国汉堡当地时间今年7月8日,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在G20峰会期间发表讲话。特鲁多指出,各国在峰会上就性别平等议题达成共识,将在经济领域建立“妇女工作组”;并宣布,加拿大将向女性企业家资金倡议组织(Women Entrepreneurs Finance Initiative)提供1400万美元资金支持。在中国,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但可喜的是,我们能看到中国的努力,地铁女士车厢、女性专用停车位的设置也让处于弱势的女性得到一定的保护。
先成家后立业现在可行吗?
有一年去外婆家过节,从外婆口中得知,她们那里现在十八九岁生孩子很正常,过两年奉子成婚就行了,二十三四还没结婚已经算剩男剩女了。当时我很震惊,超出了我的预料。我说,那么小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老婆还有孩子咋办啊?外婆说,家里啊,家里有钱就行了,先把家成了,以后好干大事。
在我们老一辈的人眼里,他们觉得先把孩子大事解决了,以后就靠孩子自己去闯了。有的孩子生下来就给母亲带,小两口外出打工,孩子也就成了留守孩;有钱的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守着家,年年的活动范围也不会太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封建思想在老一辈人心里扎根了,老一辈人也向小辈渗透自己的思想。在很多地方,即使有一两个有主见的,但是别人家都这样,你比这么多人结婚晚,自己脸上也挂不住啊。乡下最厉害的就是风言风语,没有之一!我们很多的老一辈,还固守在他们那个时代,他们哪会知道,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帝都魔都,这么多人都买不起一个厕所,谈何去结婚去抚养一个小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不敢说大洋彼岸有多么的自由或开放,但至少在那里,女性歧视会少很多,也没有人催你结婚要小孩,女性的地位也普遍更高。中国已经摒弃封建社会一百多年了,但封建思想并没有连根拔起,这一点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期待十年,二十年后,或者更久,会有一个更加文明开化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