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持续攀升,而且留学低龄趋势加剧。美国大使馆发布的《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5/16学年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继续上升,从30.4万人增加到32.9万人左右,同比增长8.1%,在全部留美学生输出国当中连续7年保持首要,占到国际学生总数的31.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送子女出国留学已是中国富人家庭的普遍现象,张艺谋女儿张末,高中毕业之后就被送往美国留学;李连杰之女李思毕业之后就赴美国某知名大学深造了;而吴彦祖之女Raven虽未到上学年龄,但也早已计划安排女儿去美国读书.......由此可见美国教育备受中国富人青睐的强劲之势。
“目前需求还在增长,没有看到中国赴美留学出现天花板。” 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新闻文化处处长欧阳天称。
众所周知美国教学水平先进,教育理念更是十分独特。但中美教育差异到底在哪?美国教育总归有什么魔力引得寰球各国学生纷纷赴美留学?
一、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更注重挖掘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并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学习是自我成长,而不是为了父母或者其他,所以美国的小孩学习主动性都非常强。
而中国的小孩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被寄予厚望,背负了许多的规定和约束,例如该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学,上多少培训班等等,尽管他们对这些都没有兴趣,还是被家长早早的列入计划表。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不学习就不会有出息,长大后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这种思想,因而习惯于应付和被动。相比起美国教育,中国教育更多了几分功利性。
二、育人目标
美国教育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非常重视小孩子的天性,因此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反的,为了应付各种成绩考试,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寰球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
中国的课堂上喜欢给学生总结归纳各种知识点,让他们精准的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而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抛砖引玉”式的激励学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
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师长姿态,他们不苟言笑,学生对待老师也是毕恭毕敬的态度。老师课堂上教的知识也都极富权威,学生不敢轻易提出反驳。
而在美国,教授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美国人不承认权威。相比起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的现象,美国老师和学生相处起来更加平等亲和,更像是好朋友的关系。
五、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中国的考试制度容易让学生散失信心和自卑,而美国的考试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并持续发展。
六、班级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