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澳洲之前向往的是澳洲的自由、蓝天、大海、新鲜空气。。。可是让我决定留在这里的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感动。
有人说澳大利亚有种族歧视,这点不可否认,不过,确实不是主流,否则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留学生和移民前赴后继的赶来澳洲了。而另一方面,就算是在中国,各省之间的地域歧视恐怕都比澳洲偶尔的种族歧视要严重很多。
言归正传,从留学到移民到生活在澳洲好些年了,虽然感觉不如当初那么灵敏,感触也是越来越少,可是有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感动,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失而变淡,反而越来越清晰。
刚到澳洲(大脚在小城市,几乎没有华人),干的最多的就是问路,可就是这简单的问路,也是感慨万千。首要次在城里坐Bus,那个路线图就把我给弄晕了,还有澳洲的Bus是不报站的,每次只好结结巴巴地用那蹩脚英文求助别人。
当有人很热情地告诉我应该如何走,并且重复了两遍后,依然看见我茫然的神情,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的行程,反方向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我当时真的是感动万分,只是英文差得可怜,除了Thank you,什么也说不出。
开始上课后,家住在学校旁边比较安静的一个区,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路过别人家门前,于是我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微笑。对,微笑,发自内心的那种。微笑的是打理着前院的老年人,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推着婴儿车的妈妈,是遛着狗的中年男人。。。一个微笑,一声轻轻的Hi,一日之内的好心情都有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刚开始在澳洲开车时,在一个单行道侧方停位,由于技术差 ,后面被堵了一长串车,自己也是急的满脸通红,赶紧摇下车窗伸出头向后面示意sorry,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辆车鸣笛,最前面的一辆车老爷爷车主甚至要想车窗,微笑着朝我挥了挥手,仿佛在说:take it easy boy!
还有一次开长途,爆胎了,当时开车也不算时间太长,对修车完全没概念加上渣渣的英文,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冷汗热汗一起流。而且爆胎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般无奈,就试着拦车求助,结果没几分钟就一辆车靠边停下了。尝试用英文解释状况“er…the tire…er …is out of air…车上两个年轻人听得一脸尴尬癌,不过一看见憋了的轮胎,立马顿悟:oh flat tire二话没说,就帮我给换好了备用胎,还提醒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挥挥手就走了,当时除了不停的Thank you还问怎么酬谢他们,两人都是蒙的,愣是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读完书,拿到了身份,就选择来了大城市生活讨生活,比起偏僻宁静的小城市,看着喧闹的街头和不停留的步伐,我觉得这里一定和国内的城市一样,缺少人情味。可是生活的中的小细节还是时不时的感动着我。
这个感动可以是:
人行横道前司机一个微笑,示意让你先过;
电梯门口帮你拦着门的手臂,等你进来;
入口前主动帮你hold住大门的一双手;
背包忘拉走在路上背后的一句温馨提醒;
拥挤摇晃的火车车厢里一句:Please hold on me whenever you need to
。。。。。。。
是的,澳洲,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她,不完美,但是生活在这里,时不时的小感动让人对她的依恋一点点增加,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去感受,心就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