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真的来了!这类人影响较大

来自:海那边鲸舟保险 0 0 2022-04-02
该来的始终要来。

上周,由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写道: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灵活就业者和私企上班族顿时炸开了锅。

那这个渐进式延迟退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哪些人会赶上延迟退休?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01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国为什么一定要推行延迟退休。

这要结合几个数据来看。

01

..

人口老龄化

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统计数据:

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到达了2.6亿,并且从2022年开始,往后10年的时间将会迎来曾经1962年-1972年的生育高峰期的退休潮。

..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根据专家的预计,到了2050年,咱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4亿至5亿人之间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身边领取养老金的人会越来越多。

01

..

生育率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新近数据: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

这个数字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更远低于2019年的1465万人,新生人口连续三年下降

..

这说明什么?

不想结婚、不生孩子,已经成了这代年轻人的常态。

其实,不止新生人口是三连降。早从2017年开始,我国新生人口就在不断下降,而且以后只会越降越低。

这也就意味着到2050年,中国人口肯定是要低于14亿,所以未来的老龄化还挺严重的。

这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呢?

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之后,交养老金的人会大幅度减少,而领养老金的人则大幅度增加,那我们的养老金可能会面临收不抵支的状态,社会上的劳动力也会明显减少。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推行延迟退休是势在必行的。


02

从这次规划可以看出,国家算是彻底定调了。

延迟退休,会使用渐进式的方案,也就是说每隔几年就会延迟几个月或者一年的退休年龄。

..

其实不管是渐进式的退休方案,还是一刀切的退休方案,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应该是70后

按照目前女职工55岁退休的年龄,从2020年开始,70后女性已经陆续开始办理退休手续了;而70后男性则是60岁退休,要在2030年左右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所以,渐进式退休方案对70后的女职工来讲,影响可能不太明显;而对70后的女灵活就业者和男性来讲,心里是最忐忑的,因为渐进式的退休方式,正好卡在这群人中。

对于绝大多数80/90后来讲,基本上也不用操什么心了,延迟退休一旦执行,我们肯定是身在其中。

..

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延迟退休后,如果我身体好,多干5年问题不大,还能多拿5年的工资,也是个不错的事情。

这样想问题太浅显了。

延迟退休这件事的重点不是多工作5年,而是你需要晚5年才能领到养老金

更重要的是,即便你开始领了养老金,你能领到的养老金肯定不会像你爸妈那么多,大概率是养活自己都困难。

因为等到你领养老金的时候,交钱的人压根就没多少,这也就是大家不愿生孩子的代价之一。

更可怕的是,年龄越大,体力和脑力肯定比不过年轻人,就连现在很多工作岗位到了35岁就开始变着法裁员了,你在60岁的时候,拿什么和年轻人竞争呢?

..

假设我们这代人可以活到100岁,那很多人到了50岁就进入了没什么正式工作的状态,剩下的50年我们怎么养活自己,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事.

就算有社保养老金,但是这充其量也就只能保证你达到温饱、墙角晒太阳的水平,不能指望靠它过上舒舒服服的晚年生活。

等别人来解决是不行的,养老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准备,越早认清楚,越早做打算越好。


03

而说到底,养老靠什么?无非一个字——钱。

除了趁年轻时大力搞钱,你必须尽早建立长久的被动收入。

..

随着年龄增大,你的工作技能、学习能力、决断能力可能会变差,越来越难靠自己持续创造收入,但与此同时,精力也不如年轻时充沛,所以一定要优化资产配置,让自己有被动收入应付老年危机。

不过,足够养老的被动收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很难把握市场环境,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下增额终身寿。

增额终身寿的逻辑很简单,年轻的时候存下一笔钱,然后通过时间的复利,让退休后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

举个栗子:

想要在退休后每年都能额外领5万养老金,怎么做呢?

以一款复利为6.8%的储蓄险为例:

如果是30岁开始存,每年存2万,存10年,相当于每月仅需存1666元

从60岁开始,每年领5万,活多久领多久。

到了90岁就能累计领取150万左右

这时候,如果选择退保,还可以一次性返还103万。

等于投入20万,收获253万,翻了12.6倍!

养老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这一代人都会面临上下夹击的处境,想要老有所依,或许从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开始规划。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