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Speechless 2018-07-30  
    不只是游山玩水,也学习历史。很有意义【图片】
  • Speechless 2018-07-20  
    华人孩子在学校里被当地小孩欺负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少了。
  • Speechless 2018-06-22  
    美国各个城市的薪资水平偏差还是蛮大的。
  • Speechless 2018-05-02  
    美国是创业成功,中国是正在创业中
  • Speechless 2018-05-02  
    美国都没有像公积金一样能支持普通人买房的政策。买房都只能全款买。
  • Speechless 2018-04-02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自己买套房子都不容易啊!
  • Speechless 2018-03-27  
    美国的税还是蛮重的。
  • Speechless 2018-02-22  
    美国的税还是蛮重的。
  • Speechless 2018-02-01  
    看看你的帖子可以了解国外的生活,挺好的。
  • Speechless 2018-01-16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自己买套房子都不容易啊!
  • Speechless 2017-12-07  
    直觉告诉我,你很有内涵,我看好你!
  • Speechless 2017-11-30  
    我的笑点和泪点都比较高。
  • Speechless 2017-11-07  
    看图片中的肉看得饿了……
  • Speechless 2017-07-19  
    可悲的是中国相亲市场这么大,居然没有一家真正有口碑的相亲企业出现,导致到现在还是各种低效率的混乱相亲模式横行
  • Speechless 2017-05-24  
    我家那位就是这样,一定要好好沟通,不能偏激了
  • Speechless 2016-04-05  
    国际化问题。  我们考虑学校时,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化问题。我开始不想让孩子还和中国孩子混在一起,担心她难以融入本地。但老婆担心孩子在纯白人的学校,孩子受歧视,老师处理少数族裔孩子问题也缺乏经验。我觉得也有道理,本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受委屈,那一切都没意义了。我们目前所在的小学,有45%亚裔学生,55%的白人,2%黑人和3%的西语裔。以上是学校网站上的数据。据我观察,所谓亚裔学生,印度人(还有目测不出来的孟加拉人)为主,中国人占亚裔中的1/5弱,有少量韩国人,极少量的日本人。算本地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校。前面我也提到,从州统考成绩来看,这所小学是顶级公立小学,但问题来了。是它的师资力量强造成的成绩高,还是中印学生多才造成的成绩高?也有人说,中印学生多了,一般中小学的成绩都能上去。中印家长都一样,死抓学习。这里小学每年换一个老师,目前我接触的老师都是教育学硕士学位。那您问了,到底有没有种族歧视问题呢?我觉得总是有,但教师通常都是左翼自由派,排外情绪较轻。但新移民的孩子,英语都不顺,也会给他们增添不少麻烦。那我孩子为例,她其实从2岁起,一直没断了正规的英语教育,我指专业英语教师教的。本人英语按理说也不错,但我老婆嫌我有口音,死活不让我教。哎! 女儿5在国内时幼儿园中班,到这里时还不能入小学,在一个私立的幼儿园待了半年,一点没问题,当然,那些孩子都比她小。等到9月份,准备上小学时,发现我们所租住的公寓被分到了一个一般的小学。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这个公寓区,有数百家住户,所以一所小学容纳不下那么多孩子,有附近三所小学抽签分摊。三所小学,两家一流,一家二流。而我们恰恰被分到了二流的。想想背井离乡,就为了孩子,绝不容忍上二流学校。一方面,让孩子在私立幼儿园在混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抓紧买房。房子过户当天,拿着过户资料去了心仪的小学。第一天,上公立小学时,我们夫妇都很惴惴不安,孩子幼升小,本来就是一件大事,又在异国他乡,我们两人一起送孩子上学,还都穿上正式的衣服,打算跟老师盘盘道。见到班主任,她很冷淡地招呼了一声,就把孩子领到班级里,当时正是上课前乱糟糟的时间,我们一句话没说就被撅回来了。接着,我上班,老婆回家。等到我下班回家时,老婆笑盈盈地向我汇报,她去接孩子时,班主任给孩子予热情地赞扬,说她渡过了完美的第一天,她可以毫无困难地跟随老师的指示,并且积极回答问题。听着这些,一方面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同时也觉得孩子不容易,通过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老师,也身为少数族裔的家长赢得了尊重。随着时间推移,得知班上有一个韩国女孩儿,英语不行,老师不得不多花精力。心里也理解为什么老师对于新来的中国学生不感冒,对她而言又多了一个麻烦。跟大家说明一点,您的孩子英文不过关,照样上公立小学。他们不能拒绝您。他们有专门的程序,处理有语言问题的学生。我女儿半年后就退出这个程序了。和我们同期来的另一家中国家庭,小男孩儿语言天赋差点儿,开头彻底听不懂。一年半之后,也退出了这个程序。
  • Speechless 2016-03-14  
    演出过程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华人孩子都演奏器乐,合唱都是白人。不明白为什么。有华人家长笑曰:白人不爱吃那个苦。讲讲这边学区的概念。基本学区是市。每个市有自己的学区管理机构,负责成人教育,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我所在的市共有2所高中,6所初中,N所小学。2013年共11911在校生。年均在每个在校学生身上投资10890美元。以上是我从学区网站上抄的。本地报纸也会经常通报学区的情况。看到吧,每年教育投入1亿美元。折合6.2亿人民币。这个市人口8万2千。本市居民理论上可以去市内的任何公立学校。但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招生区域。跨区域就学需要声明理由。什么理由成立?我没试过,不知道。好像基本困难比较大。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