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为什么看完背后一身汗!
    晚上无聊打开电视,正在播一个男女相亲节目。音乐一惊一乍之间“幸福门”开启,跑进来一位三四十岁的农民工,面对一字排开、花枝招展的时尚美女,农民工除了胆子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房,没车,没个头,没风度,没学历。只是,他自认为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长处:他愿意倒插门。倒插门在传统的父系血缘社会里算得上一种可以出让或交易的价值,但搁到老婆都能互换的当今、房子比什么都贵重的当下,这还算价值么?起码对于现场的美女来说,连屁都不值——屁股的屁:节目中某美女要求另一男选手转身,说“我想看看你的臀部”。美女们脸色很难看,就好像雪白的婚纱被要饭的抓了一把。美女们说话很难听,她们“麻烦”农民工“活得现实一些”、“劳驾回到真实的寰球”、“可以同情你,可怜你,但不会接受你”,还有一位生怕农民工听了不铭心刻骨,说她家有一座别墅,两部法拉利;她是研究生学历,可以嫁给两辆兰博基尼;她要找的是男友,不是“男佣”。这样近乎辱骂的“真情告白”跟这类社会痒痒肉上的轻佻节目,跟美女们日夜经营的脸蛋、总算加入的阶级、正在恶补的风度,似乎极不兼容但又异常匹配。中国的资产阶级(当然不是全部)刚刚抢得一身臭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毛线小辫帽来一顶~嘻嘻
    在神秘遥远的南美大陆安地斯山脉中,有一个跨越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的高原湖泊,它是地球上离天空最近的淡水湖泊,这里有清冽稀薄的空气,暴烈任性的阳光,湛蓝无垠的湖水,更有融合了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印第安土著文化的独特地域文化。在近四十年前上过的初中地理课上,我就知道了“的的喀喀”湖这个萌萌哒的名字,同时也了解到它是寰球上海拔较高的大淡水湖,还知道在这个大湖上有着一拨终日生活在漂浮岛上的特殊人群。所以在老公研究计划我们的秘鲁行程时,我只提出了两个非去不可的地方——一个是马丘比丘,另一个就是的的喀喀湖!在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七号晚上十点一刻,我们在秘鲁的印加故都库斯科搭乘夜行大巴,一上车就放倒座椅开始睡觉,一路上时睡时醒,巴士一夜颠簸了七个多小时,终于在二月二十八日清晨五点多来到的的喀喀湖西北岸的秘鲁湖港城市普诺(PUNO)。我们在夜色中告别库斯科,踏上新的旅程!我们坐的这辆大巴是从库斯科直达普诺,车上的座位很大,可以放倒睡觉,很舒适。我们一到达普诺长途巴士站,就有趴活儿的德士司机过来搭讪,在坐德士去酒店的路上,司机已经成功地向我们推销了一个
    Prisca1966 3506 15
  • AnnieLong 发表了帖子 2017-05-11
    洛杉矶中国新移民周女士近日代表刚入学的小儿子开了一次家长会,整个过程让她十分震撼。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中国出生,接受过中国式教育,一个在美国出生,将接受美国式教育,虽然小儿子还没正式入学,但这次7对1的家长会已经让她感受到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和现状的极大不同。17对1家长会让家长既感动又诧异周女士刚刚参加了洛杉矶一所小学的家长会,为小儿子入学问题和校方老师进行商讨,为了这次家长会,学校提前一周就和她预约。让她没想到的是,对方大阵仗出动了7位老师,其中包括主任、校长和一名翻译,而家长却只有她一人。“这7名老师向我汇报了儿子这个学期在学前班学到的知识,未来计划要达到什么目标,开学一年级要把他送到一个小班,12名学生6个老师,有校车到家接送,问我同意不?有什么意见?没有意见的话要在书面培训计划书上签字。”周女士听到这些心花怒放,既感动又诧异。12名学生6个老师?平均2个孩子一个老师?这在中国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大儿子在中国上小学时,班上45名学生才一个老师。在中国大儿子从来没有享受过校车接送的服务,都是我每天开车接送上下学。美国学校每天用校车接送还要问你同不同意?傻瓜才会不同意天上掉馅饼吧。”
    2976 3
  • AnnieLong 发表了帖子 2017-05-11
    美国签证拒签,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出在移民倾向。签证官对于面签结果有确实判定权,只要他认为你有移民倾向,就有权利拒签你。赴美生子不仅要证明你没有移民倾向,还要证明你不会占用美国的福利,这是诚实签面签过程中,签证官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你不能拿出有力的证明材料,就很可能被拒签。那么如何向签证官证明你没有移民倾向,也不会占用美国福利呢?排除自己的移民倾向需要证明在国内强有力的约束力!1如何体现工作约束力体验工作约束力,最主要的就是证明自己在国内有稳定的工作(工作和行业未涉及到敏感行业),高收入,甚至担任公司重要职位。这样就能证明你不会放弃国内优越的条件,跑去美国做黑户。反之,你若在中国生活不好,收入很低,按照签证官的逻辑,他就会认为你很有可能会跑去美国享受救济福利,侵害美国纳税人的权益。因此,签证官面签时候的重点往往会落在申请者的工作上,会仔细盘问你的工作情况,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核对,如果发现你的回答对不上,或者回答有些含糊,逻辑混乱,就会被拒签。赴美生子诚实签面签时准备好这些资料:工作证、名片、公司营业执照、宣传画册等等,这些都是体现工作证明的有效材料。2如何体验家庭约束力在美国人心目中,家
    1810 0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奥克兰的房价是不是一路攀升?房产投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在海那边微信群分享真实海外生活,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课后将会获得200元答谢红包哦。本期嘉宾:嘉宾介绍:梁波职业经理人&资深背包客,曾在多家国内外有名金融机构担任重要管理职务,现居于奥克兰,对新西兰房产投资有独到见解。活动时间:北京时间5月12日星期五 17:00以下是本次华人说海外分享活动的内容和问答。1、新西兰哪块区域较具投资潜力?新西兰是一个岛国,主要分南岛北岛,全国国土面积26.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略大,比台湾略小。人口只有478万,这个和英国和台湾的六七千万人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人口的分布也很有意思,在奥克兰就占了有将近170万,所以可以想象出奥克兰真的是地广人稀。整个国家来讲的话,我觉得可以投资的地方,无非是几个大的城市,比如说奥克兰。全球知名的旅游城市,气候宜人,经济
    小边 4633 10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速来围观!有美女!
    想认识下在加拿大的朋友~
    1644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今年是老妈八十大寿. 我早在几周前已订好了暑假回国的机票. 本来计划带她去一趟地中海东岸游的, 但医生说八十岁的她不适宜远游, 遗憾地放弃. 目前在考虑日本游, 老妈非常兴奋地在咨询旅行社, 说是这些天腰也不疼了, 腿也不酸了, 所谓的心脏病, 没了! 【图片】哈哈, 我哪能神奇到能治老妈的顽疾. 只是老妈是个人老心不老的人, 只要有人陪她出门玩, 哪怕她还拄着拐杖, 都可立刻飞奔而去! ...... 她还说, 医生的话其实不可全信, 如果信了, 只能在家坐以待毙, 余生毫无乐趣. 这就是我老妈, 一个颠覆很多老人传统思想的西式妈妈, 一个比她的子女还充满活力还热衷于周游世界的老太太. 在十多年前经历了我爸去世的致命打击后, 痛了两年之久, 她说她再不能哀怨度日, 她要替爸爸好好活着. 那话震惊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我们都暗自捏把汗, 怕她只是说来安慰我们罢了, 结果, 不是! 结果发现老妈真的很勇敢!中国开放了国际旅游市场后, 她跟随旅行团游玩了世界五大洲, 那时她已年近七十! 所到之出, 见人就交朋友, 男女老少皆能成伴; 不懂语言, 手势就是语言; 独自一人乘地铁, 记住站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就搞掂; 西餐很难吃, 她啃饼干就能当一餐; 因为她是历史老师, 团里的游客都把她当成活字典, 各地文明古迹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我的同学朋友无一不钦佩老太太, 也都说, 到我自己老了肯定比不过老妈. 是的, 我很惭愧. 【图片】当别人的妈妈要三天两头跑医院时, 我老妈可能正在海上畅游, 尽管她的身体也伤痕累累. 如此坚强而热爱生活, 我真心替她高兴啊!又到母亲节. 衷心希望我老妈身体健康, 能继续走在探索世界的路上! 也希望天下母亲皆能快乐无边! 【图片】
    “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我们的脚步很轻快。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每年五月炽热的阳光不仅点燃了生命的活力,还燃起了大家对母爱深深的敬意。还记得:“A4纸人生表格”吗?假设你们的父母目前50岁,假如你们能天天见面,你还能陪伴他们的时间是10行格子;假如你们一个月见两次面,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不到一行格子;而如果你们一年见一次面的话,陪伴他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格子......被量化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当我们跑得越来越快的时候,母亲却越来越慢。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风情文化或许存在千差万别,但对于母爱,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充满了无限感恩。你所在的国家,母亲节那天人们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你遇见过最有爱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快和我们一起来分享有爱的故事吧~我们期待与你一起感受爱。活动时间:2017年5月9日—5月14日参与方式:在帖子下方留言评论参与话题互动
    小边 2606 1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1
    【图片】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的“中国式吼叫”。文章用了很多数据来分析这种吼叫的地域之差,年龄之异,角色之分,以及学历之别,用事实告诉我们:吼叫是一种放肆,但是爱的教育需要克制。是的, 克制, 包括我自己在内, 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克制。 相比之下, 那也是西方父母们比我们做得好的关键点. 那他们为什么很少怒吼? 为什么不会抓狂? 难道他们天生温柔没脾气? 难道他们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沮丧? 难道西方的孩子从来不会犯错误?肯定不是! 我觉得, 至少有两点是东西方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不同。首要, 就象西方的民主监督制度是为制约人性本能的自私贪婪一样, 你不能回避它, 而是 必须承认它, 正视它, 才能有效地去制止它。 为人父母者, 谁都知道会有愤怒抓狂的时刻, 更有愤怒时打骂孩子而伤及孩子的严重后果, 于是便有了防止虐待孩子的法律法规。 一代传一代, 社会文化的引导以及原生家庭的教育影响都让父母们知道, 你再气愤再窝火也得要克制! 因为吼叫就是语言恐吓, 打人就是暴力行为, 邻居会报警, 警察会上门来, 家庭有可能妻离子散... 长期以来的法制教育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欢迎美眉! 介绍介绍自己吧【图片】
    想认识下在加拿大的朋友~
    1644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好尖锐!
    晚上无聊打开电视,正在播一个男女相亲节目。音乐一惊一乍之间“幸福门”开启,跑进来一位三四十岁的农民工,面对一字排开、花枝招展的时尚美女,农民工除了胆子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房,没车,没个头,没风度,没学历。只是,他自认为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长处:他愿意倒插门。倒插门在传统的父系血缘社会里算得上一种可以出让或交易的价值,但搁到老婆都能互换的当今、房子比什么都贵重的当下,这还算价值么?起码对于现场的美女来说,连屁都不值——屁股的屁:节目中某美女要求另一男选手转身,说“我想看看你的臀部”。美女们脸色很难看,就好像雪白的婚纱被要饭的抓了一把。美女们说话很难听,她们“麻烦”农民工“活得现实一些”、“劳驾回到真实的寰球”、“可以同情你,可怜你,但不会接受你”,还有一位生怕农民工听了不铭心刻骨,说她家有一座别墅,两部法拉利;她是研究生学历,可以嫁给两辆兰博基尼;她要找的是男友,不是“男佣”。这样近乎辱骂的“真情告白”跟这类社会痒痒肉上的轻佻节目,跟美女们日夜经营的脸蛋、总算加入的阶级、正在恶补的风度,似乎极不兼容但又异常匹配。中国的资产阶级(当然不是全部)刚刚抢得一身臭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澳洲还会"土地资源有限"?! 还需要建个十二层楼的中学?! ... 似乎不敢相信...
    前言根据一份基于学生计算和读写测试成绩的新近分析,澳洲的教育体系出现很大的两级分化。综合生活成本“最贵”的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学生的成绩呈现压倒性优势,特别是来自昂贵私立学校的学生成绩往往非常优秀,而南澳学生的成绩持续垫底。优质师资力量也出现了从偏远地区流向东海岸发达城市,从公立学校流入私立学校的趋势。过去二十年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在增长,包括给那些有着极其昂贵学费、泳池场馆、豪华花园和表演艺术中心的私立学校提供资助,由此以来,令这个国家进一步分化,许多中产阶级父母开始对送孩子去本地的公立高中产生担忧,又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费用昂贵或入学成绩门槛高的精英公立学校里的同龄人。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今年参加精英中学入学考试的学生人数又创下新的纪录,有过万名学生参加了这个全新州竞争恐怕是最激烈的考试,由于录取名额有限,结果很可能会令很多人失望。为了能金榜题名,很多考生参加过考试补习。而在澳洲,补习的费用也是相当昂贵。在悉尼热门公立学校周边购置住房也愈加不易,一些公立学校附近的房价较去年较高飙涨了三分之一,大多涨幅超过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对排名结果没惊讶【图片】
    (约克论坛编译)前段时间,经济学人智库(EIU)公布了全球宜居城市的排行榜。全球宜居城市的前五名和去年的排名一致,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和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并列第五。经济学人主要对城市的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安全、医疗、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满分是100分。温哥华的得分是97.3,多伦多是97.2,卡尔加里是96.6。这三个城市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得分都比较高,但是其它方面各有千秋。其中多伦多和卡尔加里的安全性较高,温哥华的文化与环境较好。在基础设施方面,这三大城市还有改进的空间,卡尔加里得分96.4,温哥华92.9,多伦多89.3。就中国来看,香港排名43,台北排名60,而苏州排名72,是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报告指出,最宜居的是较富裕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中等城市,犯罪率低,基础设施没有超出负荷。过去一年,恐怖主义在寰球多个地区对稳定造成威胁,最不宜居城市则是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爱在国外 2131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这篇上周才贴过的, 名字稍有不同
    移民加拿大是否能够适应,能否喜欢,最终取决于心境,取决于你想要和希望要过的生活。资源的差异这是我到加拿大后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加拿大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从土地资源来说,是中国完全无法相比的。土地加拿大大多数的土地都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多伦多作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区之间非常分散,到处都是大块的草地或是长满灌木丛的山坡。除了这些天然的空地,这座城市还拥有上千座的公园,怪不得很多人说多伦多与中国的上海、北京比简直就是乡村。在加拿大,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类似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加拿大只有5%的农民,但是,加拿大却是寰球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加拿大被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们烧的煤一样黑而松软,是我们诗歌里说的肥得流油的土地。一位到农场干过农活的移民朋友告诉我,由于土地极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是从不需加肥料的。农民很清闲,一般播上种子盖上土就只等收获了。这样没有加进任何化学原料的土地上生长的东西当然就是天然的绿色食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情况属实. 加拿大确实在欢迎留学生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图片】
    每个父母心中都有一个“龙凤梦”,都想让孩子早点接触到先进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留学,那么,在众多国家中,加拿大是如何俘获留学生的心呢?在加拿大留学过的学生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情怀:加拿大是第二个祖国。就算毕业之后没打算留在加拿大,自己也说不出来加拿大到底有点好,但是就是不允许别人说加拿大的任何坏处。来看下加拿大本身的三大优势:首先,加拿大的风景很美,空气质量全球排名并列第三。随便拍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就能获得很多点赞,因为蓝天白天都是常态。悄悄说一句,为了庆祝加拿大150周年生日,今年46个国家公园全部免费更是让人爱到心眼里去了。其次,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国家。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的一个特色就是文化多元化,尊重各种文化,不强加给任何人。而且当地的人也非常友好。加拿大的华人数量并不少,唐人街更是华人的地盘。虽然在异国他乡留学,但是还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东方面孔,过渡也比较自然。收关,在加拿大的留学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带家人一起上学+毕业后就可以获得开放式的工签。这大概是最慷慨的工签了。只要顺利毕业,留学生就可以在毕业后的90天内申请工签,就算没有任何工作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是的是的, 移民大大的需要! 【图片】
    加拿大官方公布的新近统计数据显示,该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首次超过了14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这个正迎来联邦150周年国庆的国家,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据加拿大统计局5月初公布的新一批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该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90万,占总人口比例的16.9%;14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为580万,占总人口的16.6%。官方解释说,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首批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在过往5年中陆续步入65岁。自2011年以来,65岁以上人口增幅达20%。同时,加拿大人均寿命延长,85岁以上人口增幅达19.4%。低生育率也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之一。该国15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为2340万,占总人口的66.5%。2011年的这一数字则为68.5%。不过,官方表示,在西方七大工业国(G7)中,加拿大的人口相较而言仍算年轻,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仅高于美国。从地域看,中部草原地区和北方人口相对年轻,东部地区老龄化更为明显。但在8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高的全国10个市镇中,西部的卑诗省占了七席。
    Vancouver1973 1837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正是如此!
    都说加拿大福利好, 所以引来众人向往. 是的, 和北欧诸国一样, 加拿大是属于福利国家, 保证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准。 但, 那只是基本水准! 基本! 有谁愿意只停留在较低层次而就此满足呢? 所以不要被那所谓的福利给忽悠了。但凡对生活质量有所追求的人, 都不会因获得那点基本的福利而沾沾自喜。其实出国后就知道了,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 拚和不拚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赖以生存的一定是自己的劳动和技能, 没有谁可以躺在福利上睡大觉. 加拿大福利大致包括医疗, 教育, 就业, 养儿和养老等几个方面, 那我们就来一一解读吧. 医疗加拿大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福利, 没错, 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 但也由此而产生不少弊病, 比如候诊时间长等等, 本文暂不在此做详细讨论. 但其实, 很多时候看病也是要钱的!首先, 新移民刚落地, 三个月之内是不能享受免费医疗的. 凭移民纸去省府办理医疗卡时, 你会被通知它在三个月之后才会生效. 那段时间正是初来乍到四处奔波的时候, 身心都经历着巨大改变, 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健康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嗯, 专权, 没有抗衡, 没有制约, 没有监督, 是制度的问题【图片】
    都说加拿大福利好, 所以引来众人向往. 是的, 和北欧诸国一样, 加拿大是属于福利国家, 保证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准。 但, 那只是基本水准! 基本! 有谁愿意只停留在较低层次而就此满足呢? 所以不要被那所谓的福利给忽悠了。但凡对生活质量有所追求的人, 都不会因获得那点基本的福利而沾沾自喜。其实出国后就知道了,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 拚和不拚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赖以生存的一定是自己的劳动和技能, 没有谁可以躺在福利上睡大觉. 加拿大福利大致包括医疗, 教育, 就业, 养儿和养老等几个方面, 那我们就来一一解读吧. 医疗加拿大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福利, 没错, 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 但也由此而产生不少弊病, 比如候诊时间长等等, 本文暂不在此做详细讨论. 但其实, 很多时候看病也是要钱的!首先, 新移民刚落地, 三个月之内是不能享受免费医疗的. 凭移民纸去省府办理医疗卡时, 你会被通知它在三个月之后才会生效. 那段时间正是初来乍到四处奔波的时候, 身心都经历着巨大改变, 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健康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是滴, 要奋斗【图片】
    都说加拿大福利好, 所以引来众人向往. 是的, 和北欧诸国一样, 加拿大是属于福利国家, 保证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准。 但, 那只是基本水准! 基本! 有谁愿意只停留在较低层次而就此满足呢? 所以不要被那所谓的福利给忽悠了。但凡对生活质量有所追求的人, 都不会因获得那点基本的福利而沾沾自喜。其实出国后就知道了,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 拚和不拚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赖以生存的一定是自己的劳动和技能, 没有谁可以躺在福利上睡大觉. 加拿大福利大致包括医疗, 教育, 就业, 养儿和养老等几个方面, 那我们就来一一解读吧. 医疗加拿大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福利, 没错, 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 但也由此而产生不少弊病, 比如候诊时间长等等, 本文暂不在此做详细讨论. 但其实, 很多时候看病也是要钱的!首先, 新移民刚落地, 三个月之内是不能享受免费医疗的. 凭移民纸去省府办理医疗卡时, 你会被通知它在三个月之后才会生效. 那段时间正是初来乍到四处奔波的时候, 身心都经历着巨大改变, 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健康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嗯, 擦亮眼睛, 看清世界, 也看清自己【图片】
    都说加拿大福利好, 所以引来众人向往. 是的, 和北欧诸国一样, 加拿大是属于福利国家, 保证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准。 但, 那只是基本水准! 基本! 有谁愿意只停留在较低层次而就此满足呢? 所以不要被那所谓的福利给忽悠了。但凡对生活质量有所追求的人, 都不会因获得那点基本的福利而沾沾自喜。其实出国后就知道了,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 拚和不拚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赖以生存的一定是自己的劳动和技能, 没有谁可以躺在福利上睡大觉. 加拿大福利大致包括医疗, 教育, 就业, 养儿和养老等几个方面, 那我们就来一一解读吧. 医疗加拿大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福利, 没错, 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 但也由此而产生不少弊病, 比如候诊时间长等等, 本文暂不在此做详细讨论. 但其实, 很多时候看病也是要钱的!首先, 新移民刚落地, 三个月之内是不能享受免费医疗的. 凭移民纸去省府办理医疗卡时, 你会被通知它在三个月之后才会生效. 那段时间正是初来乍到四处奔波的时候, 身心都经历着巨大改变, 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健康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10
    妈妈有理有据,大写的服啊!哈哈
    “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我们的脚步很轻快。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每年五月炽热的阳光不仅点燃了生命的活力,还燃起了大家对母爱深深的敬意。还记得:“A4纸人生表格”吗?假设你们的父母目前50岁,假如你们能天天见面,你还能陪伴他们的时间是10行格子;假如你们一个月见两次面,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不到一行格子;而如果你们一年见一次面的话,陪伴他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格子......被量化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当我们跑得越来越快的时候,母亲却越来越慢。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风情文化或许存在千差万别,但对于母爱,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充满了无限感恩。你所在的国家,母亲节那天人们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你遇见过最有爱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快和我们一起来分享有爱的故事吧~我们期待与你一起感受爱。活动时间:2017年5月9日—5月14日参与方式:在帖子下方留言评论参与话题互动
    小边 2606 15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