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7
    北京不仅有雾霾,还有沙尘暴,哎
    还记得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大批美国要移民去加拿大,导致加拿大移民网站崩溃么?不管是哪个国家,怎样的体制,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移民。只要是个正儿八经的国家,都会承认“人民有迁徙的自由”这样一个基本人权。所以移民只是非常正常的个人选择,因为个体的不同,移民动机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海那边移民群”里做了一次调查,收集了20条关于移民动机最扎心的回答,看有没有哪一个说到你的心坎上。-------------------------------------------1、几年前我爸妈违反了交规,反向行驶,结果被警察拦了,我妈妈给交警队长打了个电话,然后就解决了。(其实真正原因是农村某个路口没有转向标志)。我当时跟父母闹矛盾,我想读法律,我父母因为这件事很自得地“教育”我:“看吧,有时候法律是没有用的”。我又气又觉得羞耻,还私下里偷偷哭了很久……那种羞耻感,现在想起来都有一种想吐的感觉。我觉得讲道理,有羞耻心是一件好事,我也不想去求别人要怎样怎样。但当我对一件事持这种态度的时候,等着我的是太多诸如“这傻X”之类的嘲笑,包括我的父母。所以,我很希望改造这片土地,但是如果等我有了孩子,这片土地还是这
    Mr海 6604 6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龙婆好棒,穿旗袍好有气质,嘻嘻
    今天,龍婆人生的首要场中华古文化传播讲座圆满完成。歪果仁听得很认真,练得很认真,反馈很认真。谢谢好友们到场帮忙。好吧,明天继续加油!
    龍婆活著 2047 2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这好象是目前条件最宽松的方式了
    加拿大曼省投资移民项目EOI新政,自2015年全面开放以来,作为市场上少有的一步到位拿枫叶卡的项目,凭借“多、快、好、省”的突出优势,被众多申请人称赞为“良心项目”,广受中国人欢迎。新近消息:加拿大当地时间5月2日,曼省移民局终于在官网上公布了4月份商业移民EOI的筛选结果。4月份的EOI筛选分数段是87-97,共筛出40人,其中,以87分被筛中的申请人有7人。本次甄选分数虽然和3月份一致,但和1月份的85分相比,曼省商业移民的EOI还是有逐渐攀高的趋势。对于想要定居在加拿大的朋友们来说,曼省商业移民越来越火爆,随之门槛可能也会越来也高,所以想要移民加拿大,还是要趁早!
    AppleL 2047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是的, 还是货源少...  || 回复:耶努斯供需关系在那摆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啊
    据加拿大央行新近汇率,1加元仅可兑换72.89美分。加元兑人民币也惨不忍睹,已跌至1加元仅可兑换5.0251元人民币。这比5月2日晨间开盘时又跌了一丢丢,加元兑人民币汇率再上周跌至5.09,如今已跌到5.02,让人不得不担心,加元兑人民币是要跌入4时代的节奏.......加元持续在低水平,促使更多中国资金投入到加拿大的商业楼市!据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las Porter)指出,流向全球商业楼市的中国资金中,投入加拿大的比例,去年忽然暴涨10倍。中国资金转移方向已有显著改变,加拿大2015年占中国资金在中国境外收购商业楼市投资比例的1%,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增涨到10%。由于加元长期低迷,令许多商业地产较美国大城市地产的价格,更有吸引力,也提供更多投资升值的空间。不管是加拿大的商业楼市,或是住宅楼市均吸引大量中国资金,而中国资金对加拿大楼市投资兴趣仍在增加当中。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新近地产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买家在加拿大境内的商业地产交易金额高达34.04亿美元,金额较2015年增加43%。有专家预计,在未来加元汇
    Vancouver1973 1981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是啊, 你还有得选择, 俺是已经上了賊船了【图片】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的“中国式吼叫”。文章用了很多数据来分析这种吼叫的地域之差,年龄之异,角色之分,以及学历之别,用事实告诉我们:吼叫是一种放肆,但是爱的教育需要克制。是的, 克制, 包括我自己在内, 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克制。 相比之下, 那也是西方父母们比我们做得好的关键点. 那他们为什么很少怒吼? 为什么不会抓狂? 难道他们天生温柔没脾气? 难道他们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沮丧? 难道西方的孩子从来不会犯错误?肯定不是! 我觉得, 至少有两点是东西方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不同。首要, 就象西方的民主监督制度是为制约人性本能的自私贪婪一样, 你不能回避它, 而是 必须承认它, 正视它, 才能有效地去制止它。 为人父母者, 谁都知道会有愤怒抓狂的时刻, 更有愤怒时打骂孩子而伤及孩子的严重后果, 于是便有了防止虐待孩子的法律法规。 一代传一代, 社会文化的引导以及原生家庭的教育影响都让父母们知道, 你再气愤再窝火也得要克制! 因为吼叫就是语言恐吓, 打人就是暴力行为, 邻居会报警, 警察会上门来, 家庭有可能妻离子散... 长期以来的法制教育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呵呵, 基本上是一篇写得中肯的加拿大社会生活面面观. 赞! 社会福利保障那一点, 估计魁省的比安省的要多一些, 是因为联邦对魁省资助的倾斜. 
    导读:一位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的普通人,移民到加拿大3年后的感触。并非要全方位评价两个国家,只是讨论个人感受到的某些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资源的差异这是我到加拿大后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加拿大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从土地资源来说,是中国完全无法相比的。土地加拿大大多数的土地都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多伦多作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区之间非常分散,到处都是大块的草地或是长满灌木丛的山坡。除了这些天然的空地,这座城市还拥有上千座的公园,怪不得很多人说多伦多与中国的上海、北京比简直就是乡村。在加拿大,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类似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加拿大只有5%的农民,但是,加拿大却是寰球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加拿大被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们烧的煤一样黑而松软,是我们诗歌里说的肥得流油的土地。一位到农场干过农活的移民朋友告诉我,由于土地极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是从不需加肥料的。农民很清闲,一般播上种子盖上土就只等收获了。这样
    烟雨肖邦 3492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温哥华连排屋的价格增长, 和多伦多的公寓价格增长是同一个因素----独立屋太太太太贵了. 紧接着就是豪宅降温, 市场恢复稳健, 就避免了房市崩盘. 
    大温地产局(REBGV)近日发布了地产市场的新近数据,低陆平原地区公寓的基准价格在最近三个月内上涨了8.2%,比独立屋的涨势快得多。地产局表示,这是个"不同寻常"的趋势。究其原因,地产局认为是温哥华及附近区域的购房者对公寓和联排房屋的需求增长了,这两种房屋的销量上升导致供给不足。今年以来,公寓和联排房屋的交易量占所有类型房屋的68.5%。而去年的数据是58.2%。大温地产局主席Jill Oudil表示,需求持续增长而供给并没有跟上,是房屋价格飙升的原因。"Demand has been increasing for months and supply is not keeping pace"他补充说,同一栋公寓/镇屋(联排房屋)有好几个买家出价竞争,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很久了。当然,比起去年此时(5月)“疯狂”的地产市场,今年的状况还不算太糟糕。今年四月的住宅用房屋销量比起去年四月降低了25.7%,比起今年三月也有小幅度下降。人们对公寓/联排房屋的需求为何这么强力呢?Oudil表示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年长的买家希望换(小点的)房子;二是年轻的买家不断涌入市场。"Condos ar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呵呵, 小遍最后的总结很有意思【图片】年轻人, 三十岁之前最好别被房子困着, 有点闲钱应该拿去走四方看世界
    房子已成人们生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砝码,在年轻人的寰球里,房子更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20来岁的年轻人纷纷挤进买房队伍,不惜做“房奴”也要买套房子。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年轻人是否也同样背负着房产的枷锁呢?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年轻人房贷首付超低美国年轻人买房,都是找银行贷款。所以,信用分数和收入很重要。美国人的信用分数是从首要张信用卡开始算的,你的任何贷款(包括学贷、车贷等),都和这个分数紧密相关。总的来说,信用分数越高,贷款利息越低。2008年次贷危机前,美国年轻人买房需要付的首付超低,甚至有零首付的现象。银行贷款批得也容易。现在银行谨慎多了,首付也提高了,一般为5%-20%。虽然买房并不难,但35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房屋拥有者所占比例并不高。美国年轻人经济独立,没有来自父母的资助,同时也不怎么存钱。因为要还各种贷款,加上近几年经济发展缓慢,很多美国年轻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结余。那些能存下钱的人,也不一定就这么早想买房安家。再加上投资种类繁多,买房容易养房难,还是租房各种省事。种种原因,造成了美国年轻人买房的比率较低。澳洲:买房压力
    莫莫莫舒 3793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第5那个, 国内孩子的行为在国外孩子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两种社会, 两种教育, 两种结果, 这就是移民与否的差别. 
    1、有一次去上海一所公立小学应聘教师,面试讲课,我在五年级的教师办公室备课。有一个数学老师,挺年轻的,让全班题目做错了的人来办公室做作业。办公室有五六张学生桌子,没椅子,孩子们跪在地上写作业。那场景让我想到了十五年前,我没做完家庭作业,班主任也是这样让我跪在地上写。那时候年纪小,不觉得羞辱,反而觉得偶尔不坐在凳子上写作业挺好玩的。那天,我看着那群孩子,有男有女,他们也没觉得不妥,乖乖地跪在地上写。那个数学老师抽空还看看学生做对了没,看见错了的就使劲地捏孩子的脸说:”你爸妈把你养大这么大,你是吃屎长大的吗?三加二等于三,小学一年级的题目都不会算。我让你三加二等于二,三加二等于二。“说着抓起孩子的作业本抽他。有一个孩子知识真的没掌握好,一节课了,题目都没做完,那个老师当着学生的面对其它老师说:”我觉得****(那个学生的名字)托错了胎,他不应该投到人胎,他应该投到猪胎,猪都比他聪明。“其它老师都被这个老师的幽默逗笑了。还有老师也说到自己班上蠢笨的学生。我也被逗笑了。真的挺好笑的。面试完,我出了学校,我都不敢相信这里是2015年的上海。我真的害怕以后我的孩子因为不够聪明而失去基本的尊严。我更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写得非常好! 赞! 呵呵, 只要把国名换成加拿大, 其他所有文字皆不必改. 可见那是几乎所有欧美国家的社会精髓. 
    移民来到澳洲快三年了,我越来越感觉到这里的政府才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而且服务到了奢贵!说句实话,三年了,我没赚什么钱,但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件让我窝心的事,也没遇到过一个让我难堪过的人,更别说骂人、打架、偷盗等犯罪了(我不是说澳洲没有犯罪)。咱们在国内拼命赚钱为了什么?老婆,孩子,父母,大家的健康。真正为了满足自己私有欲望的人很少。但到了澳洲,我发现这些东西政府都已经替我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就行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没有动力了。医疗全部免费,孩子上学全部免费,上大学可以贷款,找到工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工作以后才用还贷款。生孩子国家奖励3000元,孩子每月的补贴够付我的600平米房子的租金,或少加一点就可以付购房贷款了。老婆每月领到的养育孩子的补贴和孩子拿到的差不多,而我因为有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政府给我很大的税收补助,将近五分之四不用交纳。我家的后门从来不锁,任何人都可以从后门进到我家里,当然就可以拿走任何东西,但从来没有。你的钱包丢了,就会有人打电话给你(如果他能找到你的电话的话),你会发现里面的硬币还在里面。无论多么拥挤的场合,从来不会有人碰到你,更不会挤你(观看寰球杯比赛
    Psunshine 4187 6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还是看看那个15%的房产税收新政实施后的市场变化吧 
    据加拿大央行新近汇率,1加元仅可兑换72.89美分。加元兑人民币也惨不忍睹,已跌至1加元仅可兑换5.0251元人民币。这比5月2日晨间开盘时又跌了一丢丢,加元兑人民币汇率再上周跌至5.09,如今已跌到5.02,让人不得不担心,加元兑人民币是要跌入4时代的节奏.......加元持续在低水平,促使更多中国资金投入到加拿大的商业楼市!据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las Porter)指出,流向全球商业楼市的中国资金中,投入加拿大的比例,去年忽然暴涨10倍。中国资金转移方向已有显著改变,加拿大2015年占中国资金在中国境外收购商业楼市投资比例的1%,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增涨到10%。由于加元长期低迷,令许多商业地产较美国大城市地产的价格,更有吸引力,也提供更多投资升值的空间。不管是加拿大的商业楼市,或是住宅楼市均吸引大量中国资金,而中国资金对加拿大楼市投资兴趣仍在增加当中。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新近地产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买家在加拿大境内的商业地产交易金额高达34.04亿美元,金额较2015年增加43%。有专家预计,在未来加元汇
    Vancouver1973 1981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嘻嘻, 乐意分享【图片】
    有个house, 自然是要种树的. 加拿大人对于园艺的热爱和研究让我非常佩服. 我这个曾经种什么都夭折的摧花手, 到了加拿大, 居然成了被朋友称赞的园艺好手, 有小小得意噢.讲园艺就离不开讲房子, 那我就说两句相关的. 在多伦多市内, 房子一般都有几十年之久, 有的甚至有上百年. 一般来讲, 老一点的房子多半都有很大的庭院, 估计是以前的城市人口没那么多, 在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许可的时候配备的人均用地面积很大(所以那种房子的占有地是很值钱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迁, 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新建的房子在庭院面积上已经是大大减少了, 为保证房屋的高大宽阔, 庭院面积自然是要缩小. 但不管怎样, 买个house就会有前后院, 就会有高层公寓不可比拟的优势----种树.所以我很喜欢折腾我那块小地方, 除了不懂种菜, 什么花和树都想种. 在加拿大种树也很方便, 园艺中心有专门的树苗区, 一般都种在很大的陶盆里, 客户看中了买单就搬上车. 买花的车很好是要有天窗的, 要不就是农夫专用的皮卡车. 买的够多的话, 园艺中心可以送货上门, 甚至帮忙挖洞种下, 当然那一切都是需要付费嘀.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可惜那两棵巨大的枫树不是我家的【图片】  是朋友家的, 房子很老, 但院子大得惊人, 那树也至少有五六十年了! 
    有个house, 自然是要种树的. 加拿大人对于园艺的热爱和研究让我非常佩服. 我这个曾经种什么都夭折的摧花手, 到了加拿大, 居然成了被朋友称赞的园艺好手, 有小小得意噢.讲园艺就离不开讲房子, 那我就说两句相关的. 在多伦多市内, 房子一般都有几十年之久, 有的甚至有上百年. 一般来讲, 老一点的房子多半都有很大的庭院, 估计是以前的城市人口没那么多, 在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许可的时候配备的人均用地面积很大(所以那种房子的占有地是很值钱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迁, 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新建的房子在庭院面积上已经是大大减少了, 为保证房屋的高大宽阔, 庭院面积自然是要缩小. 但不管怎样, 买个house就会有前后院, 就会有高层公寓不可比拟的优势----种树.所以我很喜欢折腾我那块小地方, 除了不懂种菜, 什么花和树都想种. 在加拿大种树也很方便, 园艺中心有专门的树苗区, 一般都种在很大的陶盆里, 客户看中了买单就搬上车. 买花的车很好是要有天窗的, 要不就是农夫专用的皮卡车. 买的够多的话, 园艺中心可以送货上门, 甚至帮忙挖洞种下, 当然那一切都是需要付费嘀.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嗯, 我这儿也有好多松鼠, 总是把花球刨出来吃, 急死人啊!
    有个house, 自然是要种树的. 加拿大人对于园艺的热爱和研究让我非常佩服. 我这个曾经种什么都夭折的摧花手, 到了加拿大, 居然成了被朋友称赞的园艺好手, 有小小得意噢.讲园艺就离不开讲房子, 那我就说两句相关的. 在多伦多市内, 房子一般都有几十年之久, 有的甚至有上百年. 一般来讲, 老一点的房子多半都有很大的庭院, 估计是以前的城市人口没那么多, 在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许可的时候配备的人均用地面积很大(所以那种房子的占有地是很值钱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迁, 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新建的房子在庭院面积上已经是大大减少了, 为保证房屋的高大宽阔, 庭院面积自然是要缩小. 但不管怎样, 买个house就会有前后院, 就会有高层公寓不可比拟的优势----种树.所以我很喜欢折腾我那块小地方, 除了不懂种菜, 什么花和树都想种. 在加拿大种树也很方便, 园艺中心有专门的树苗区, 一般都种在很大的陶盆里, 客户看中了买单就搬上车. 买花的车很好是要有天窗的, 要不就是农夫专用的皮卡车. 买的够多的话, 园艺中心可以送货上门, 甚至帮忙挖洞种下, 当然那一切都是需要付费嘀.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这都是工科的天下啊~哭
    选择去美国读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看重毕业之后有一个更好的收入与前途。USnews的排名告诉我们哪所学校教育实力出众,Payscale的排名则告诉我们选择哪所学校哪个专业的收入更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本排名来源于美国专业薪水调查网站PayScale,排名将每个专业的职业早期薪水和职业中期薪水进行了对比。另外,本排名对于一些相近专业的薪水差异分别进行了统计,在纠结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这份排名哦!2016-2017美国本科专业毕业薪水排行TOP100:排名专业名称专业英文名称职业早期薪水职业中期薪水1石油工程Petroleum Engineering$101,000$168,0002核工程Nuclear Engineering$68,200$121,0003精算actuarial Mathematics$58,800$119,0004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69,500$118,0005电子与通信工程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65,
    影月春花 3175 4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三涵妈妈,你能有这么理性的思考,真的是子女的福气。 其实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父母养老问题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希望父母能够在生命的最后20,30年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前几十年都是为了子女而活。 最近也在跟父母谈论他们退休以后应该怎样过的问题,所以也在鼓励父母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哈哈。
    中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移民毫无疑问成为了更多人开启新生活的一把全适用钥匙。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众多华人同胞的热议话题,困扰着无数的海外华人们。当前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八十年代出生人口比九十年代多30%到40%,90后数量呈断崖式减少。中国是寰球上只此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养老负担重,抚养系数大的问题扑面而来,特别是对于海外华人们,在追寻海外生活的同时如何权衡赡养父母的问题,深受社会关注。作为孩子,你是如何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的呢?作为父母,如果年老了,子女移民在外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呢?在国外,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呢?赶紧回帖留言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和经历吧,在帮助更多的华人同胞解开养老问题困扰的同时,也为自己和他人营造更幸福的晚年生活。(建议回帖不少于100字哦,以便大家更详细的了解您的想法和经历。)
    小边 3784 13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先马克~辛苦楼主啦,整篇都是干货,太棒啦,哈哈~期待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嘻嘻
    软妹子,吃货,2年前到米国留学,学校就不说了,估计都能猜得到。大家的回复各式各样,有很多都是妹子能共鸣的,血泪史谈不上,但相比我大天朝,真的是很不很不习惯啊,谁叫咱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呢(认真脸)妹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断更新,有些亲身经历,有些网上抄,但都感同身受哈,如果觉得妹子辛苦码字的,点个赞吧……一、穿衣美帝的女装衣服尺寸是真的真的很不符合咱们亚洲妹子们的身材,在网上看的图,买了回来一穿,跟模特一比,真是欲哭无泪,痛不欲生。 本人属于瘦小型的选手。所以答主在美帝生活买衣服简直就是一个噩梦,身边有些比妹子还瘦小的,基本一年天天穿童装,装卡哇伊咯。当然如果你身高165以上,有一双大长腿,那下面的内容请忽视吧,全是废话。不得不说一下,美帝的衣服确实质量很好,而且便宜,性价比很高,很多地方都有衣服品牌店,便宜的有几块钱的,贵的有一条半截裙三百多美元的,但是总的来说,比中国的衣服便宜多了,因为大部分的衣服为几十块钱. 在国内近两年,买衣服真的太贵,很多中等的品牌一条 夏天的裙子就要五六百. 而这里的寰球名牌如Ralf Lauren Polo,它的衣服就很贵(比较起其
    mengmengda 3206 14
  • Mia快跑啊 回复了帖子 2017-05-05
    我一直看到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分享的龙婆~太棒了
    这段日子过得很"紧"。弦一直是绷着的。在为明天给歪果仁上的首要堂浅谈中华古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和书法Workshop做准备。传播中华古文化,靠的是行动。因爱而愿传播。因行动而证明挚爱。
    龍婆活著 1784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5-05
    有个house, 自然是要种树的. 加拿大人对于园艺的热爱和研究让我非常佩服. 我这个曾经种什么都夭折的摧花手, 到了加拿大, 居然成了被朋友称赞的园艺好手, 有小小得意噢.讲园艺就离不开讲房子, 那我就说两句相关的. 在多伦多市内, 房子一般都有几十年之久, 有的甚至有上百年. 一般来讲, 老一点的房子多半都有很大的庭院, 估计是以前的城市人口没那么多, 在做城市规划和建筑许可的时候配备的人均用地面积很大(所以那种房子的占有地是很值钱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外迁, 多伦多及周边地区新建的房子在庭院面积上已经是大大减少了, 为保证房屋的高大宽阔, 庭院面积自然是要缩小. 但不管怎样, 买个house就会有前后院, 就会有高层公寓不可比拟的优势----种树.所以我很喜欢折腾我那块小地方, 除了不懂种菜, 什么花和树都想种. 在加拿大种树也很方便, 园艺中心有专门的树苗区, 一般都种在很大的陶盆里, 客户看中了买单就搬上车. 买花的车很好是要有天窗的, 要不就是农夫专用的皮卡车. 买的够多的话, 园艺中心可以送货上门, 甚至帮忙挖洞种下, 当然那一切都是需要付费嘀.
    1.6w 1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5-04
    呵呵, 好玩. 作者最后道明了嘛: 已然皆我, 喜欢哪个? ... 还是看个人吧. 不过, 下一代的孩子, 哪怕是讲英文, 也阻隔不了家庭亲情啊, 为什么会有隔阂? 
    很多时差党常问自己:为了生存和生活,是把自己完全“洗白”变成一个开口wuts up闭嘴awesome的香蕉人,还是保持本土风格,任凭外国文化风吹雨打依然当一枚抬头挺胸的 F.O.B.?当然,这是两个特别。某富美刚来加多伦多没多久,就制定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线:只date老外;只和英语是母语的人交朋友(也就难免努力而决绝地与同背景留学党保持礼貌的距离);参加枫叶国本地人占多数的社团和协会;只用Facebook和Twitter,不看微信微博;聚餐避开Chinatown;不去华人的桑拿房洗澡;看美剧,刷gym,读Financial Times;旅游一定要去海滩晒一身华丽的古铜色;网购只去老外的网站(与淘宝天猫绝缘);她只有在和父母一周一次的报平安电话粥中才蓦然想起,自己好像是来自东方古国某二线城市的小家碧玉……但结果是这样的:她成功拿到名校学位;一口 0 accent的流利英语;各大豪华品牌的名儿说得特别溜;还会了点儿法文;去500强公司实习,表现出众,被留下Full-time;老外的office politics玩得转,逢年过节花心思给同事上司送点小礼物;不出几年进了mid-ma
    莫莫莫舒 2106 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