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跟我们这边的single house有些不一样,但偶尔也会看到类似的哦……Victoria 的feel.....谢谢post
    海那边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澳洲版的版主Jasper (如果有些朋友还不认识我的话请看此处链接https://hinabian.pwv.one/theme/detail/6695065077206701240.html),今天总算抽空找到一个愚人节的周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澳洲经验,让大家久等了,在这里鞠躬道歉,希望大家以后可以经常关注我写的小东西。鉴于最近有一些华人朋友提到澳洲民宅风格的话题,正好自己原来学设计的,所以今天借此平台献丑说说澳洲的民居风格,如有不准确之处,望请指教,小生必将恭听。因为澳洲的多元文化和欧洲文化根基,民居的风格很多,年代跨越也很久,所以一定要全部写全,估计可以弄篇PHD的毕业论文,我简单把我们华人朋友能经常看到的民居但又叫不上来的说一说,这样以后您出门或者来到澳洲定居以后,就能马上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们说出这是哪个时期的house,窗台的风格怎样怎样这些高大上的体现您“超级内涵”的话,相信我,大家会对您刮目相看的。1. Victorian 维多利亚式的民居是在185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一般是比较细长的布局,正面是古色古香的维多利亚风格,房子较长,通常坐落在一个规则
    Jasper 6697 1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移民真好!
    我和帘卷西风是在民主群认识的?还是陪读父母互助群认识的?我已经忘记了。她说要来新西兰,我还以为她是来旅行,然而她就这样带着女儿来定居了。我们不妨看看这位陪读妈妈在初登陆新西兰之后都有什么所见所闻?给你带来一点点新鲜的资讯和感悟——到底对于月野兔来说那些蓝天碧海真的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日常了。蓝天很久没看到蓝天了,这么蓝的天空真是赏心悦目呵,用某红色诗人的诗句形容,真想一头扑进新西兰的怀里……新西兰不愧叫纽村,国际航站楼去往国内航站楼的道路就像乡间小径,不过比我们定义的乡路干净太多。如果乡村就是这样的明媚、清爽,我宁可一辈子住在乡下。编者注:某红色诗人的诗句是指贺敬之《回延安》中的句子“满心里说不出话来,一头扑进亲人怀。”信任小妞如厕,我抬头找不着她,起身就去找,忽然想起钱包留在凳子上,回头想拿,对面一位中年男士微笑点头示意他会帮我照看行李。我信任地走了,回来钱包行李一样不少。我妈特别反对我出国,她说,人生地不熟会被欺负,但是我怎么感觉在国内我被欺负得更多呢?比如在国内,像这样一位陌生人,要帮你看钱包,你敢让他看吗?即便是在处处见熟人的小县城,你都不敢这样随便扔包啊。课余半天就办好入学手续,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有开明的父母才会有开心的小朋友....
    引文:Sooner or later, the time comes when we all must become responsible adults and learn to give up what we want so we can choose to do what is right. Of course, a lifetime of responsibility isn't always easy. And as the years go on, it's a burden that can become too heavy for some to bear. But still, we try to do what is best, what is good--But for those we love. 迟早,我们都会成为有责任心的成年人,从而为正确学会了放弃。当然,终其一生的责任不会总是简单。随着岁月的流长,一些人会不负重担。但是,我们依然尽力而为——为了我们所爱的人。 From Desperate Housewives从小学,老师就不停地对我们说“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庆幸自己是老移民......!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富起来了,对外移民人数不断上涨。“移民好不好”,“为什么要移民”,网友们开始关注这一系列的问题,并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说移民是为了享受更好的资源,有人说移民丧失了中国人的归属感,也有人说移民是不爱国的表现。。众说纷纭中,中国人不断向外移民,移民人数逐年上升,移民到底为了什么?与其争吵,倒不如来听听移民者的心声,看看中国人到底为什么提倡和鼓励移民。下面这个回答来自于一位知乎的匿名用户,作者是父辈开始移民,及见证上一代移民者,也见证下一代移民者,他的回答或许戳中了无数移民心中的点。I.上一代移民我爸爸在美国呆了将近二十年。在当年,在以我爸为首的出国党看来,移民的生活条件是确实优于回国的:更好的社区,更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房子和车子。当时的中国人,还大多骑着永久挤着公交,住几家一户的筒子楼。美国的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有着致命的物质吸引力。在美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两个字——“留下”。在今天,这一代移民已经基本进入中产阶级,一栋洋房一部车,两个小孩一只狗,富足但不暴富,稳定但不冒泡,也算实现了他们当年的目标。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发展的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还好,没太多这种事在身边发生.....
    我会弹钢琴也会弹小提琴,我立志要成为一个医生,我最喜欢的课是微积分。我的父母是虎爸虎妈,他们不准我去外面过夜,但他们每天都会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东西:米饭。除此之外,我还是一个很糟糕的司机。当一个黄皮肤的女孩儿说出上面这段话时,你能分辨出她这些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这是华裔女孩Canwen在TED演讲上的一段开场白,在讲完这段话之后,Canwen露出了一个略带自嘲的笑容向台下观众问道:“你们要多久才能分辨出我其实是在开玩笑?”场下的笑声潮涌了起来。的确,这是欧美社会对于华裔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谷歌搜索关键词 why are Chinese 时自动跳出的弹出的搜索建议往往都是“smart”“quiet”“serious” “rude”这些形容词,而这些词在某种情况下,确实称不上是对中国人的褒义形容。Canwen Xu是一名美籍华裔,来自中国南京,两岁的时候Canwen移民到了美国,之后她辗转在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爱达荷州生活过。从稚童到成人,几乎Canwen的一生都是在两种文化交汇融合的笼罩下的。她像每一个华人小孩那样,用筷子吃过意面,喜欢吃西红柿炒蛋,崇拜过姚明。然而在
    藏青衬衫 2891 5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4
    自我感觉良好才是最紧要......
    很多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有一种感觉,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美国其实和大家赴美之前对美国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网上流传着段子手白岩松曾经说过一句大实话: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在一篇文章里白岩松写道: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美国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都不尽相同,在不同地方生活各种直观感受也不一样,但《美国新闻与寰球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新近出具的权威报告从多维度综合考量出现实中的美国到底是个什么样。(截图来自usnews官网,版权属于原作者)《美国新闻与寰球报道》的这份排名汇集了多维度指标,其中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水平、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发展机遇、经济水准、政府管理能力等,旨在寻找出全美50个州之中,哪些州的居民真的可以安居乐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福利,并且受益于本州强劲经济发展势头。最终在全美50州实力综合
    半个女神 3185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3
    很有同感!
    回国这段时间,情感中的我怀旧情绪爆棚,理智中的我又发现了中国现实社会中让我不适应,也无法理解的事情,这些事情让笔者慢慢看懂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想移民,不仅仅是空气污染的问题。有的人计划移民,有的人正在申请中,有的人已经办下来了,还有的人准备陪孩子到海外留学,很多人都说是为了“给自己找退路”。那么中国到底怎么了,让他们感觉无路可退呢?在本文中,笔者只是想从个人经历出发,略说一二。罕见的互帮互助气氛前几日从国内返回温哥华,在机场取行李,很多华裔乘客在转盘处等待行李到来。某个人的行李来了,总有身旁的人帮忙拉一把,帮忙的多数是力气大些的男士。也有人礼貌地给拿行李者让让地方,这样对方可以有更大空间、更方便取行李。如果有人取行李不小心碰撞到别人,会赶快一连串地说对不起。看到这种互帮互助又非常有礼貌的气氛,我真切体会到自己回到温哥华了,这个虽然几乎每日都阴雨连绵,大多数人却比较和善的城市。(网络图片 图文无关)突然想起我在北京机场取行李的一幕,看到行李来后,自己从围得严严实实的人缝中插过去,试图艰难取行李。的确挺艰难,几乎没有人给你让让地方,也没有人伸出手帮你拽一把,一个个看似高大的华裔男士冷漠站在一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3
    呵呵....我是以你这篇文章的title作比较呢……加拿大和美国比...
    呵呵, 没有更好, 只有更合适!就好比女孩子找男朋友, 你想找帅哥还是暖男呢 (假设只能择其一) ? 匹配, 你在哪里能得到很好的人生匹配, 那就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 鉴于美国和加拿大彼此相邻, 来去自由, 进出无痕, 你也可以拿了加拿大的身份去美国工作, 反之亦然! 就好比你可以找个帅哥谈恋爱, 然后嫁个暖男做丈夫, 梦想成真. 加拿大和美国彼此相邻,从社会制度到人文环境到生活习俗都很相似, 人们常以北美概括美加两国, 也就是这个意思. 两国的语言都是有别于老牌英国英语的北美英语,双方公民可以持护照很方便地出入对方国境 (N年前连边境都不设防). 政治上, 加拿大属英联邦国家而美国不是, 但美英之间的盟友关系就好象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所以, 欧美联盟的组织诸如北约(NATO) 和G7集团等, 自然包含美加两国; 而两国之间也有不少共同合作关系, 如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 以及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等. 我是本世纪初移民的. 移民之前, 因为工作关系, 我曾有两次前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2
    加拿大税太高了……特别做生意的,老板都在呱呱叫呢……
    呵呵, 没有更好, 只有更合适!就好比女孩子找男朋友, 你想找帅哥还是暖男呢 (假设只能择其一) ? 匹配, 你在哪里能得到很好的人生匹配, 那就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 鉴于美国和加拿大彼此相邻, 来去自由, 进出无痕, 你也可以拿了加拿大的身份去美国工作, 反之亦然! 就好比你可以找个帅哥谈恋爱, 然后嫁个暖男做丈夫, 梦想成真. 加拿大和美国彼此相邻,从社会制度到人文环境到生活习俗都很相似, 人们常以北美概括美加两国, 也就是这个意思. 两国的语言都是有别于老牌英国英语的北美英语,双方公民可以持护照很方便地出入对方国境 (N年前连边境都不设防). 政治上, 加拿大属英联邦国家而美国不是, 但美英之间的盟友关系就好象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所以, 欧美联盟的组织诸如北约(NATO) 和G7集团等, 自然包含美加两国; 而两国之间也有不少共同合作关系, 如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 以及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等. 我是本世纪初移民的. 移民之前, 因为工作关系, 我曾有两次前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2
    每天有个水瓶座男在身边....每时每刻都好似同"外星人"相处......晕啦……
    哈哈~今天派对上,婆做的这份西式小食,看来很受欢迎哦。照片一发表,粉儿们都在问怎么做的?好吧,材料公布如下:鸡蛋,盐,亨氏蒜泥蛋黄酱Garlic Aioli,细香葱Chive。作法:先将生鸡蛋整个用冷水加热煮熟。剥去蛋壳。熟鸡蛋切半。部分细香葱切碎。挑出熟蛋黄入碗。碗中加少许盐,少许碎的细香葱,少许蒜泥蛋黄酱。搅拌均匀后,将蛋黄搅拌物用匙填入蛋白。收关在蛋黄上插两条细香葱作为装饰。哈哈~就这么简单。零基础零失败的西式小食。老少皆宜。好吃不谢!(秘诀:鸡蛋和蒜泥蛋黄酱用走地鸡鸡蛋为佳。用冷水蛋鸡蛋不会爆裂。)今天中午邀请了几位在内皮尔居住了20-30几年的广州大姐们来家聚餐,并介绍给来新西兰探亲的父母亲人们认识。她们与婆的父母亲人年龄相仿,大家同声同气,畅所欲言,叙旧广州情,......广州的美食美女,校花村花,四处绽放。哈哈~原来,各个都是会爬树的女人。
    龍婆活著 1893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1
    又一次领略水瓶座的"思维"
    哈哈~今天派对上,婆做的这份西式小食,看来很受欢迎哦。照片一发表,粉儿们都在问怎么做的?好吧,材料公布如下:鸡蛋,盐,亨氏蒜泥蛋黄酱Garlic Aioli,细香葱Chive。作法:先将生鸡蛋整个用冷水加热煮熟。剥去蛋壳。熟鸡蛋切半。部分细香葱切碎。挑出熟蛋黄入碗。碗中加少许盐,少许碎的细香葱,少许蒜泥蛋黄酱。搅拌均匀后,将蛋黄搅拌物用匙填入蛋白。收关在蛋黄上插两条细香葱作为装饰。哈哈~就这么简单。零基础零失败的西式小食。老少皆宜。好吃不谢!(秘诀:鸡蛋和蒜泥蛋黄酱用走地鸡鸡蛋为佳。用冷水蛋鸡蛋不会爆裂。)今天中午邀请了几位在内皮尔居住了20-30几年的广州大姐们来家聚餐,并介绍给来新西兰探亲的父母亲人们认识。她们与婆的父母亲人年龄相仿,大家同声同气,畅所欲言,叙旧广州情,......广州的美食美女,校花村花,四处绽放。哈哈~原来,各个都是会爬树的女人。
    龍婆活著 1893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1
    形容的很对!
    转发我先生“人在旅途的Gao”所写的智利海港之城瓦尔帕莱索一日游记,带你领略寰球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和这座城市五彩缤纷、浪漫随性的城市风貌。原作者:人在旅途的Gao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被称为智利文化之都,位于首都圣地亚哥西北约120公里的太平洋岸边,从圣地亚哥城出发约1.5-2小时的车程,我们便用了一日之内时间来了个瓦尔布莱索一日游。瓦尔帕莱索前身是印第安人村庄,16世纪成为西班牙人殖民地,以后便成为连接南美洲和欧洲的重要港口。因为那时欧洲人前往南美或北美洲靠近太平洋一侧的西岸地区,都要绕行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这个天然航道,而瓦尔帕莱索就位于麦哲伦海峡上部不远的地方,于是瓦尔帕莱索成为船只在绕行美洲南端前后必然停靠的一个补给港。特别是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瓦尔帕莱索作为中继站,迎来黄金时期,被誉为“太平洋的珍珠”。欧洲移民蜂拥而至,不足3万人的西班牙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6万人的大城市,瓦尔帕莱索的城市风格也瞬间变得多元而丰富多彩。但随着巴拿马运河在1915年的开通,几乎一夜之间,美洲西海岸通向欧洲的船只绝大部分改道运河。瓦尔帕莱索寰球港口地位消失,昔
    Prisca1966 5991 19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1
    是啊.....
    也许大家更关心国外的一切, 但今天我们不妨来点佐料: 看看西方人怎么看待我们自己的国家吧.JULIE是我的西人同事, 也是我难得的忘年交好朋友. 现已提前退休了, 携老公周游寰球.退休后一个开春的日子, JULIE两口子的中国之行敲定了. 她说, 如果不是因为我, 她肯定不会想到去中国旅游(可见咱国际友人对中华民族的感情还有待升温).他们回来后,JULIE一个电话打过来, 不由分说:"Let's talk about China!" 我窃笑。看来此行收获大大的有。"China is so special!" 她的脸因激动而胀得通红,"我们去过埃及, 意大利, 去过巴西, 智利, 还去过法国, 瑞士, 去过新西兰...... 但没有一个地方象中国这样让我们时时都在惊叹, 处处都在震撼! 因为, 跟那些国家不同! 太不同了! 在认识你之前----我们对中国太陌生了! 对她的了解太少了!" 她一连串夸张的词让我根本插不上话, 我只是一个劲地捂着嘴笑啊笑.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0
    佛州免州税........
    现在正值美国报税季节,在美国看工薪阶层家庭收入,不在于一年中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交税后实际拿到了多少钱。不论是企业还是老百姓都不可避免在一年无时无刻向政府上缴各项税收。不过税在各州的收取并不均衡,一些州的税收大过另外一些州。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丶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丶公司收入所得税丶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丶销售税丶财产税丶地产税丶遗产税丶礼品税丶消费税等 。财经网站WalletHub在比较了全美50个州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丶地产税和销售税这三个主要税种后,选出了2017年全美税收负担最重的10个州,你所住的州上榜了吗?1. 纽约州 (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2.94%)2. 夏威夷(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1.27%)3. 佛蒙特(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0.75%)4. 缅因州(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0.73%)5. 明尼苏达州(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0.24%)6. 康州 (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0.23%)7. 新泽西州(三种主要税收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10.14%)
    Abby 2190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0
    做会计的,到报税期,忙到天昏地暗……我的深切感受....
    1什么人需要报税?澳洲税法规定,凡是澳大利亚税务居民(Residenton Tax Purpose),不论其收入所得源自澳大利亚境内或是境外,都需要向澳大利亚税务局(ATO)申报所得税,即Tax Return。一般来说,只要个人住所在澳大利亚境内或在澳大利亚居留满183天以上者,便有可能认定为澳大利亚税务居民并负有纳税的义务。所以即使你不是澳大利亚公民,比如留学生,你也一样是澳大利亚税务公民哦~所以一样是要报税的哦!到了澳大利亚,不管是工作还是留学,你都应该应该尽快申请个人的税号(Tax File Number)。个人的税号是保密的资料,不要随意透露给别人!只有银行等机构才能要求你提供税号。顺便提醒一下大家,申请了税号之后一定要告诉你开户的银行,否则银行会扣除你利息收入较高49%作为预缴税收哦!2没有收入也要报税吗?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没有工作所以并没有收入,应该就不需要报税了吧?那请问银行账户你总是有的吧?有银行账户就意味着你有利息收入。目前缴税的收入下限是18200澳元。但是收入不超过这个数目并不代表你不需要申报哦!即使不用缴税,你还是要如实申报自己本年度的收入状况或者做零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0
    每张照片都充满颜色+好内容!
    转发我先生“人在旅途的Gao”所写的智利海港之城瓦尔帕莱索一日游记,带你领略寰球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和这座城市五彩缤纷、浪漫随性的城市风貌。原作者:人在旅途的Gao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被称为智利文化之都,位于首都圣地亚哥西北约120公里的太平洋岸边,从圣地亚哥城出发约1.5-2小时的车程,我们便用了一日之内时间来了个瓦尔布莱索一日游。瓦尔帕莱索前身是印第安人村庄,16世纪成为西班牙人殖民地,以后便成为连接南美洲和欧洲的重要港口。因为那时欧洲人前往南美或北美洲靠近太平洋一侧的西岸地区,都要绕行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这个天然航道,而瓦尔帕莱索就位于麦哲伦海峡上部不远的地方,于是瓦尔帕莱索成为船只在绕行美洲南端前后必然停靠的一个补给港。特别是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期,瓦尔帕莱索作为中继站,迎来黄金时期,被誉为“太平洋的珍珠”。欧洲移民蜂拥而至,不足3万人的西班牙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6万人的大城市,瓦尔帕莱索的城市风格也瞬间变得多元而丰富多彩。但随着巴拿马运河在1915年的开通,几乎一夜之间,美洲西海岸通向欧洲的船只绝大部分改道运河。瓦尔帕莱索寰球港口地位消失,昔
    Prisca1966 5991 19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10
    写得深切!
    爱默生说:“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但这句话似乎在当下社会不是那么的受用了,活得更加有尊严也成为了许多社会人士的一个理想。许多人选择了出国,因为他们认为在国外,尊严的地位比一些都要高。事实是怎样,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知道,而在这里,只希望不管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是否能够活得有尊严,其实全看自己的心。中国式尊严与美国式尊严文:美国华侨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五年在二十八岁时就任近十万人口县属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为该县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配有专车和专门的司机。他的政治野心不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首要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应该有更适合你的专业的位置和机会。我想都没有想地答道: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同学十分不解地看了我一会儿。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他的司机随时待命,亲自开车带我去他工作和管辖的地区转转,并开玩笑说:好多年我都不开车了,但是今天,我给你当司机!我明白他的意思今天我是他的贵宾,但经他这么有意一说,也让我意识到他今天在降尊纡贵。司机,在他眼里是低人一等的仆从。我
    Mr海 2680 8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09
    我已从两个小孩子在美国念书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沟通和社交能力
    本文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工程师所写,他在与美国同事的谈话中,发现美国人从小就教孩子一样很重要的事情,而这样的教育在台湾几乎没有,在一番交流和思索后,他写下了这篇文章。尽管文中是拿美国教育与台湾教育做比较,但参照我们大陆的教育情况,或许比台湾更需要了解。--------------------------------------------------------------------------周末,我跟美国同事去柏克莱吃北京烤鸭,在那觥筹交错,摆满珍馐的 10 人座原木桌上,我的太太发挥人来疯的精神,把场面炒得好热,天南地北的议题都拿进来讨论。在场坐着一个当地小学老师,负责学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他们现在在学校学什么东西啊?”我太太问了,想说答案不外乎是语言或是数学那类的东西。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老师不假思索的回答了: “沟通与社交啊!”“沟通与社交是那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了,”另一个老美接着说。“那时候跟老师建立起来的情感 (bond)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脑中仿佛被一记闷棍打了一下,我咀嚼着他们的讨论,这个回答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在。沟通与社交能力,比天份重要前几年读过一本加拿大人写
    Mr海 1628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09
    文化,国情不同.....就有很多的分别....
    说起美国市长,最有名的应该是曾经的纽约市长,身价高达355亿美元的迈克尔·布隆伯格。拥有这样的身价,这位市长的生活却非常低调,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自行车、地铁、三轮车都是他的交通工具,一个身价355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很好的座驾也就5.2万美元的雪佛兰,还经常骑自行车和搭地铁上下班,而且每年当市长的薪水也只有1美元。1最寒酸的美国市长------不过迈克尔·布隆伯格绝不是最寒酸的美国市长,到底他有自己的公司,有那么多的资产,每年领个1美元做做秀完全有资本,真正寒酸的,是曾经担任科罗拉多州联邦高地市市长的戴尔·斯帕克斯。前高地市市长戴尔·斯帕克斯这位老兄这辈子的人生极峰估计也就是当这个市长了,之前是一家杂货铺的老板,全家较大的经济来源就是卖猪肉。那一年,这位老兄正在往冷藏车上卸猪肉,对面走来两位市委会的工作人员,要游说他参选市长。在这个小小的高地市,任何年满18岁的公民都可以参选市长,没有学历、党派、经历的限制。也不知这位老兄是怎么就鬼迷了心窍,硬是被那两个工作人员说服了,他只花了不到1000美元的竞选经费,就以压倒性优势顺利当选。他可能没有想到,当上市长虽然是
    Mr海 2016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4-09
    喜欢书的味道,再加一杯茶或咖啡就perfect 了!
    自201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店、画廊、书店开始在悉尼野蛮生长,尽管和老牌“文艺之都”墨尔本相比,悉尼更多的是都市繁华、无敌海滩、吃吃吃买买买,但随着“布尔乔亚”创意工作者和文青们的驻扎,悉尼这座城市的情调也愈发迷人。上周末,小编亲身体验了悉尼一家有名的二手书店,今天和你一起揭开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开在二手市场对面的二手书店Sappho Books, Caf & Wine Bar是很多书虫心里“较爱的二手书店”,被忠粉戏称为“整齐的垃圾场”,如同一个避难所开在Glebe二手市场的对面——30,000多本二手书,分门别类的挤在这个建于1880年的三层旧楼里,包围你,避难于城市的喧嚷,或者悉尼多雨的季节。Meredith Baillie在20年前创立了Sappho,几乎每一本二手书都经过她和员工的严格筛选,据说这里连雇店员都要考文学知识,老板称之为“书考”,淘汰率超过80%,如果你只是“爱读书”,却不熟悉目录、不懂书籍分类,说不出一本书好在哪里,基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曾经有一个女孩,为了能进Sappho工作,前后申请和等待了2年,至今已经在这家书店工作了6年。让人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