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13
    引导孩子,尊重孩子,孩子虽然小,但其实明白很多东西
    槭树街艾林(姐弟俩沙滩上建造城堡)应该是基因的缘故,我天生内向,又养育了两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话说内向和外向,本来只是两种不同的性格,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社会上往往外向性格的人更受欢迎,外向的人一般开朗健谈、善于交际, 似乎更符合成功者的理想形象。而内向,一般跟胆小、怕生、敏感等形容词连在一起,在当今这个崇尚人脉资源、竞争激烈的社会,内向的人似乎处境堪忧。所以知乎上时不时有家长提问: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呢?我虽然没有四处求医问药,但在这个方面也有过挣扎、努力、反思和改变。对自己的性格,我多次尝试自我改造。对于女儿和儿子的性格培育,我则采用了两种几乎截然相反的态度和方法,简单来说,一个是“鼓励外向”,一个是“静待花开”。01屡试屡败的自我改造小时候,我妈带我去亲戚家,我从不跟人问好,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呆在一边,专注地聆听、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我妈就跟人说:“俺这个闺女就是腼腆,不爱说话。”她还经常给我树榜样:“今天我上街,王家的小闺女,见了我大婶大婶地叫,嘴巴可甜了!你怎么就不叫人呢?”所以从小我就知道:我这个人很腼腆;腼腆的人不受欢迎。长大一些我想改变自己。中学时转过几个学校,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好美 适合养老
    最近是看房的淡季,但是每个周末还是挺忙的,最近接触两个买家,一家是中国人,一家是印度人。这两家都希望不要和自己的同胞扎堆儿。我们新泽西的好学区,如果交通方便有通往纽约的火车站,会有很多去纽约通勤的印度人家。我的这个印度客人在纽约上班,老婆不上班,他们不找在火车站附近的房子,要找自己同胞少一点的小区。当他提这个要求的时候,还显得不太好意思。昨天周日,我接待了一对从纽约过来的小夫妻,他们住在唐人街,要在新泽西找一个同胞少的地区安家。尽管他们都在纽约上班但是为了孩子真正的适应美国社区,他们还是要在亚裔只占1%的汉特顿县(Hunterdon)找房子。说起这个县,我原来也写文章介绍过,学区不错,房价便宜,如果不嫌弃偏僻,离中国店比较远,只此不好的就是地税高,大约3%。虽然百分比高,但是和别的县同等房子比较,地税基本一样。小客人认为,他们在白人比较多的公司上班,觉得同事关系要简单的多,而且他们也相对单纯。既然在国外生活,就应该享受这些。何况汉特顿是一个非常美的县,丘陵地带,30万美金左右就可以买一个非常像样的连排镇屋。出国,都面临着要做很多选择,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决定。有的人喜欢在
    三涵妈妈 2599 2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孩子已经够伤心了,这时候正需要鼓励
    今天在地铁上看到一副情景: 一对母子沉默地坐着, 小男孩的座位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提琴盒。 只听母亲情绪低落地说:四个月后再考, 回家好好练习吧。 儿子有些迷惘, 但还是乖乖地点了头 ...... 看得出, 是孩子去参加小提琴考试, 结果不妙。我挺同情那小男孩的, 看来加拿大的孩子也不轻松。我想起我们曾陪儿子去考吉他的日子, 阳光阴霾, 波峰波谷, 成败哭笑, 感同身受。 而我同时也想起, 同样是面对不妙结果, 不同的父母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幸亏当时我在博客里记下了这一段感受, 今天读来仍感值得分享:今天一早陪儿子去RCM(RoyalConservatory of Music, 皇家音乐学院)参加吉他评级考试. 由于大雪纷飞, 交通堵塞, 不少孩子都迟到了, 所以轮候的时间比较长. 和其他家长一样, 我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等孩子出来. 其间, 旁边的那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妇. 夫妻俩是那种俊男美女的组合, 穿着优雅入时. 坐在他们中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楼主加油, 新班长会理解你的
    2011-8-9排长发脾气,后果很严重!今天又是物资大检查。不久,我们的少尉排长集合全排。虽然他戴着太阳镜,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他的神情很严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果然,他很严肃的说,我们另外一个班居然有13个装备不见了。这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要是找不回来,是谁负责的就要赔偿,等等等等。意思就是连他在内大家都会吃不了兜着走!虽然他平时会装作平易近人,爱开玩笑的人,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不怎么会开玩笑,是个比较拘谨的人。不过这次我还是首要次看见他发作出来。之后我们的班长采取新的措施,我们班每个人都分工负责看管几个装备,谁签名谁负责,谁的装备不见了,就由那个人赔偿。幸好没有分配给我物资。班长发脾气,后果很严重!下午是个人装备大检查。就是每个士兵把部队配发给自己的所有装备,包括头盔,防弹背心,大小背包,睡袋,雨衣等等,像小摊贩一样铺在地上,接受检查。昨天收到情报说,要清洁所有装备,所以回家后动员了全家一起清洁,烘干,连夜装配好。搞了一个晚上总算完工了。今天终于收到命令说下午检查。又听说需要检查全部装备,所以下午把全部装备都带齐,一字排开。暗自庆幸幸好清洁了。也有一些人
    军中传奇 2044 6
  • Ivy缘游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Mia很懂我哈~ 确实我觉得移民生活现在不完美,以后也不会完美,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让自己不停下来的动力~见更多,经历更多
    不知道有多少新移民妈妈像我一样——将这一次“隆重”的跨国迁徙,当做自己职业的转折。可能,我们厌倦了国内节奏过于紧张的工作,也可能我们自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真爱。于是,寄希望于生活地点的改变,会将我们带入新的职业跑道,甚至是开启一番新事业的可能。至少,我是这样的。临出发前,我信誓旦旦,说什么也不再从事原来的专业,为了兼顾照顾孩子和养家糊口,做点简单劳动才是完美的余生。一年的路走过来,自我认知、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轮番来袭。在陌生环境下的摸索是孤独和无助的,却也是新鲜又有趣的。不可否认,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我是迷茫的,找不到出口的。与其说移民是人生的转折,不如说是放弃了曾经套在自己身上的厚重的壳。移民让我得以看清自己,迫不得已为了生存摸索着前进。试想,一个已经逼近40岁的中年女性,不想完全复制前面十几年的工作痕迹,却没有像烹饪裁缝理发这样的过硬手艺,还要照顾到生存和家庭,未来的日子该怎样安排?时间总会给我们答案,果不其然,一年多以后,未来的样子渐渐清晰,心越来越踏实,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把过程写下来,给自己,也给和一年前的我一样的新移民妈妈。所以,这篇不是鸡汤,也不是单纯的故事,是在
    Ivy缘游 3483 8
  • Ivy缘游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好的自己,才有好的家人,才不枉千里迢迢到异乡~
    不知道有多少新移民妈妈像我一样——将这一次“隆重”的跨国迁徙,当做自己职业的转折。可能,我们厌倦了国内节奏过于紧张的工作,也可能我们自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真爱。于是,寄希望于生活地点的改变,会将我们带入新的职业跑道,甚至是开启一番新事业的可能。至少,我是这样的。临出发前,我信誓旦旦,说什么也不再从事原来的专业,为了兼顾照顾孩子和养家糊口,做点简单劳动才是完美的余生。一年的路走过来,自我认知、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轮番来袭。在陌生环境下的摸索是孤独和无助的,却也是新鲜又有趣的。不可否认,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我是迷茫的,找不到出口的。与其说移民是人生的转折,不如说是放弃了曾经套在自己身上的厚重的壳。移民让我得以看清自己,迫不得已为了生存摸索着前进。试想,一个已经逼近40岁的中年女性,不想完全复制前面十几年的工作痕迹,却没有像烹饪裁缝理发这样的过硬手艺,还要照顾到生存和家庭,未来的日子该怎样安排?时间总会给我们答案,果不其然,一年多以后,未来的样子渐渐清晰,心越来越踏实,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把过程写下来,给自己,也给和一年前的我一样的新移民妈妈。所以,这篇不是鸡汤,也不是单纯的故事,是在
    Ivy缘游 3483 8
  • Alex三水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感觉国内这边赏月的氛围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
    中秋节,国外和家乡的月亮哪个圆? 中秋节又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朋友圈“阅饼”大赛也开始了,中秋节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样,这次我们搞点不一样的,来一场“中秋节奇葩说辩论大赛” !这里有海那边异国他乡的朋友,也有国内的朋友,到底国外和家乡的月亮哪个圆?你们的中秋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人说,中秋就该回家团圆,也有人说,跟重要的人才一起,才是中秋节。还有人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才是最重要的。“在地广人稀的新西兰,城市里的灯光并不璀璨,所以月亮显得非常的大而明亮。在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挂上梢头,邀三五好友,泡上一壶清茶,拿出月饼,坐在户外欣赏八月十五明亮的月光,简直人生的一大享受。” ——by Andrew“在我看来中秋较大的意义就是‘阖家团圆’,我们是传统的大家族,平时工作忙,大家也只有
    小边 3705 34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对不想有很长移民监的人真是个好消息
    自下星期三(10月11日)起,只有年龄在18岁到54岁之间的加拿大入籍申请者需要参加入籍考试;过去的规定是14岁到64岁。被一些华人戏称为“移民监”的最短居留时间也缩短到获得永久居留权后的五年内需住满三年;过去的规定是六年内住满四年。另外,获得永久居留权以前在加拿大生活的时间将可以折半算进三年居留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例如,一个在加拿大上了两年学以后才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用那两年顶一年的居留时间,因此再居住两年就可以申请入籍了。另一个变化是,一年内必须住满183天才可算“居留年”的规定被取消。这个规定曾令那些继续在原籍国工作或学习的永久居民大为头痛。加拿大移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 CP/Fred Chartrand加拿大移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星期三(10月4日)在移民众多的安省布兰普顿市宣布了上述消息。他表示,改革入籍规定是自由党的重要竞选承诺之一。实行新规定后,成为“加拿大家庭”的一员将更容易,更灵活,这将有利于新移民成功地在加拿大开始新生活。他说,上一届政府为永久居民申请入籍设置了一些障碍。这些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楼主去的地方有很人文气息
    天气预报今天有阵雨。还真准,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毫不拖泥带水。感恩大部分时间天高云淡,春意盎然! 今天看的老房子Highwic, aSweet Villa, a home of contentment, of joy, of love.是一个温馨的别墅,一个充满喜乐和爱的家园。屋子的主人Alfred Buckland,1850年从英国移民到新西兰。不到12年时间,于1862年在靠近Newmarket中心地带,建成了这座具有美国木制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别墅,作为其家庭住处。那个时期正直新机会之蓬勃发展,Alfred Buckland凭着自己对新时代的热忱和努力,财富得到极速的积累,社会地位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他对新寰球的热情反映在Highwic的美国木匠哥特式建筑中,建有光线充足和通风的众多房间,还有众多客房,以及包括一个带煤炭灶的厨房,还有舞厅和男孩的宿舍。 有趣的是Alfred Buckland先后娶有两任妻子,与两任妻子各生了10个和11个孩子,共有21个孩子,都在这个别墅生活,可谓超大家庭! 房子有两层,房
    云乡漫游 2181 4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这样报复社会
    埃德蒙顿恐袭北美最近恐怖袭击频发,就在上个周末,加拿大,美国相继发生恐袭。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上个星期六夜里,索马里难民夏里夫,先是驾车冲撞一位维持秩序的警察、然后下车用刀袭击被撞伤的警察、随后逃走,一个多小时之后、夏里夫又驾驶租来的U-Haul 卡车冲向市中心街上行走的酒吧客人和看完橄榄球比赛的球迷,被他撞伤的五人中目前仍有两人没有出院,其中一人伤势严重,伤员中包括事发时正在执勤的警官舍尼克(Mike Chernyk)。恐怖分子总是挑大型活动下手,为的是造成尽可能多的伤亡。夏里夫也不例外,他的目的地是正在举行球赛的体育场。但是舍尼克警官拦住了他,因此成了他的首要个攻击目标。目前警方虽然认为埃德蒙顿发生的驾车撞人恐怖袭击事件是夏里夫一个人的“独狼”恐袭行为,但仍然在进行调查以确认没有其他人涉案。拉斯维加斯恐袭紧接着的星期日的晚上,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就发生了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枪击案:截至目前已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据报道当时64岁的白人枪手史蒂芬-帕多克从对面曼德勒海湾宾馆的32层向楼下正在观看演唱会的观众开枪。现场约有3万人,传出数百次枪响,枪声震天。枪手Stephe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楼主的朋友们都是美女啊
    新加坡侨生博物馆(Peranaka Museum)位于新加坡市区的亚美尼亚街上,这座百年老建筑原来是新加坡福建会馆所建的道南学校,后改造成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探寻曾经做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所蕴含的丰富、多元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了解新马一带的先民真实的旧日生活风貌。这座博物馆完全按照土生华人的风格来设计,收藏了许多有关土生华人的珍贵文物,展览内容涵盖了土生华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说是全面了解土生华人的一个很好的课堂。土生华人也叫峇峇娘惹或海峡华人——Peranakan Chinese,Peranakan意思是“侨生”,是指外来移民与当地女子所生的后代,其本身又可分为一些不同的族群,如印度穆斯林的后代、兴都教商人的后代和华人的后代,峇峇娘惹就是当年来自中国的华人移民和当地妇女结合所生的后代,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甚至更早。2017年8月13日是个星期天,教会聚会结束后我独自来到新加坡侨生博物馆参观,来了后才知道我很幸运,这个博物馆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有一项给公众免费穿娘惹装的服务,结果刚好让我赶上了。为了这项服务他们还招募了一些兼
    Prisca1966 5346 4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哈哈 赵大人
    《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赵大人,为人正直,善恶分明,一心为国为民。对周莹的感情也是格外的隐忍和内敛,任重所塑造的赵白石有血有肉,圈粉无数。其实早在《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之前,任重就来过加拿大的魁北克,到访了蒙特利尔,身边好多小伙伴还有幸一睹他的风采(我没有看到,好可惜),但具体他来魁北克是做什么,大家众说纷纭,倒是没什么定论。今天就让Cassie告诉你,任重为何来到魁北克吧!原来是这样“由优酷旅游携手加拿大旅游局出品的《美食美酒带你去旅行》魁北克季将于10月13日在优酷专属上线。本季节目邀请了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赵白石的扮演者任重担任美食探寻者,体验旅行中的味觉故事,带你踏上一段味蕾上的旅程,品味不一样的魁北克。”原来如此,今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所以加拿大旅游局与优酷旅游频道共同推出发节目,是想通过传统美食、异域美酒去解读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的人文风情。据悉,在本季节目中任重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两大城市——蒙特利尔与魁北克城寻找美食美酒。在北美“艺术之都”蒙特利尔品尝传统烘烤的贝果,追寻“收关一位游吟诗人”的脚步;置身“十七寰球”的魁北克街头品味黑加仑酒的醇香;在陨石造就的夏洛瓦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把房子拆了,等于让屋主没有了栖身之所,应该赔偿
    抱歉最近很忙没发贴, 今天这一新闻值得分享。周末到了, 读一读笑一笑吧(不是恶意哈)。一般来讲, 加拿大是很难做到“强拆”的, 因为房屋及其土地的所有权是业主的, 还有可能是家族上几代遗留下来的家产, 是终身拥有的, 政府根本不敢轻易拆动。 但文中这个例子有点特别, 起因于邻居的诸多抱怨以及屋主的毫无行动, 根据有关法律, 政府可以对被投诉的物业采取行动。我们只知道, 家里的草坪不剪草是会被邻居投诉而收到警察传票的, 但却没想到政府连房子都能强拆, 而且不管主人是否在场! 事件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家人是否会状告政府? 政府是否已胜算在握? 房屋保险将如何赔偿业主可以避免却“明知故犯”而导致的损失? ......希望新闻能有后续的跟踪报道, 届时我再分享哈。------------------------------------------------------------------------------------------------------------妇女傍晚回家 发现房子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本周三傍晚时分,当斯省(Nova
  • 洛菲克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哈哈哈哈哈,这个论题好有趣,tony一定是很有好奇心很热爱生活的人
    猪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动物。但这不妨碍他背后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在墨尔本读书时,曾参观了市区的移民博物馆。多年过去了,记忆逐渐模糊,但现场复原的狭窄的远洋船舱,早期移民的家当等却依稀记得。但有一个东西我却印象深刻,那就是博物馆有展示老鼠和蟑螂,并标注:它们也随着人类长途迁徙,作为移民来到了澳洲大陆。从那以后,我在澳洲和新西兰,看到各种动物时总会想:这个动物,它是原生的呢?还是移民来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跟着人类来的?还是自己来的?这个问题的主角如果变成猪,我发现其实非常有趣。英国Durham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组成的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在分析了超过1500头现代猪以及18头古代猪的DNA序列后。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曾发表过一篇论文指出:亚洲和欧洲的家猪驯养历史存在明显的不同。“先前对欧洲家猪的研究表明,最初欧洲养的猪是从近东地区传入的,后来这个种类完全被欧洲本地野猪的后代所取代了。然而,虽然中国也出现了分布遍及全国的与早期家猪基因不同的野猪种类,但是这些野猪并没有被驯化成为家猪。最早的中国家猪和现在中国饲养的猪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说明在东亚这个地区猪和养猪的
  • Ivy缘游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现在天气越来越好,可以到处逛逛啦
    最开始,我只想和YY在有阳光明媚的早晨,牵手走到幼儿园,一公里的距离,看看地上的草,看看开过的车,看看天上的云。到后来,阴天、下雨,我们都会走上一段,遇到过彩虹,也遇到过在路边躲雨,我盼着到幼儿园不会淋湿感冒,YY盼着到幼儿园还赶得上那美味的Moning Tea~昨天早晨,拉开窗帘,又是大雾一片白茫茫。我们俩纠结左右,决定还是走路上学。雾时浓时淡,只看到马路上汽车的影子和闪烁的车灯。YY说,妈妈,这有没有点冒险的味道?像琦琦自己晚上一个人在帐篷里睡觉(绘本)。小男孩的心里,总希望自己足够勇敢,却又不得不和还不够强大的自己“斗争”。一路,我们看砖缝里的苔藓,闻小草的味道,发现路边那片熟悉的空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出的几个木桩,新房子又要开始盖了吧~孩子的长大,在点滴,用分秒计算,他一路走来,已经不再需要妈妈抱抱,也不会在我送园后万般不舍的说,要和我聊聊天,他匆忙的加入蹦蹦跳跳准备去享受美食的小朋友们中间,有点敷衍的和我挥了挥手。我乐得时间充裕,直奔公园,这样朦胧的日子,一树山One Tree Hill 一定有不同以往的样子。偌大的公园,和平常一样,几乎碰不到路人。行走在“水墨画”中,伴着相机
    Ivy缘游 2697 17
  • Ivy缘游 发表了帖子 2017-10-09
    当潮湿、阴冷的冬季过去,出游的心又活跃起来。国内的小伙伴们商量着该如何在南岛自驾的时候,我还是执着的向大家“兜售”着北岛的美景。比起南岛远离尘世般的湖光山色,北岛其实也并不逊色,也能在繁华中找到诗一般的田园。奥克兰身处北岛的中间偏北一点,从这里出发,目的地可以是北部区域Northland,那里有Bays of Island岛屿湾,有寰球上第二蓝的天空(仅次于里约热内卢),还有多达144个天然岛屿。从奥克兰向岛屿湾的这一路,可以途径Whangarei璜加雷,抵达亚热带小城Paihia派西亚,在旧时首都Russell拉塞尔走一走,参观纽村最有历史感的Waitangi Treaty Grounds怀唐伊协定签署地,去往新西兰最北端的Cape Reinga雷音加角灯塔看塔斯曼海与太平洋海的交汇,还不能错过绵延的90里海滩。(足迹所至 | 北岛北,阳光和大海的游戏)从奥克兰向南,有旅游资源丰富的Waikato怀卡托平原地区,无论是去怀托摩(Waitomo) 看萤火虫,还是去罗托鲁瓦(Rotorua)感受地热景观和毛利文化,无论是去玛塔玛塔 (Matamata) 看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拍摄地,还是去
    2737 1
  • Ivy缘游 发表了帖子 2017-10-09
    不知道有多少新移民妈妈像我一样——将这一次“隆重”的跨国迁徙,当做自己职业的转折。可能,我们厌倦了国内节奏过于紧张的工作,也可能我们自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真爱。于是,寄希望于生活地点的改变,会将我们带入新的职业跑道,甚至是开启一番新事业的可能。至少,我是这样的。临出发前,我信誓旦旦,说什么也不再从事原来的专业,为了兼顾照顾孩子和养家糊口,做点简单劳动才是完美的余生。一年的路走过来,自我认知、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轮番来袭。在陌生环境下的摸索是孤独和无助的,却也是新鲜又有趣的。不可否认,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我是迷茫的,找不到出口的。与其说移民是人生的转折,不如说是放弃了曾经套在自己身上的厚重的壳。移民让我得以看清自己,迫不得已为了生存摸索着前进。试想,一个已经逼近40岁的中年女性,不想完全复制前面十几年的工作痕迹,却没有像烹饪裁缝理发这样的过硬手艺,还要照顾到生存和家庭,未来的日子该怎样安排?时间总会给我们答案,果不其然,一年多以后,未来的样子渐渐清晰,心越来越踏实,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把过程写下来,给自己,也给和一年前的我一样的新移民妈妈。所以,这篇不是鸡汤,也不是单纯的故事,是在
    3483 8
  • 托尼*我的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9-30
    写得太棒了
    前几天,跟幼儿园一个孩子的妈妈聊天,她是新西兰电视三台的记者,业余写旅行博客。我说我有一个微信公号,是中文的,因为我英语写作不够好。她马上打断我的话:“你的英语非常棒!(Your English is brilliant)”我解释说,有些感觉和想法,我用英文表达的话,没有用中文那么自如、完美。不过,心里还是小小得意了一阵子。看来我这个拙藏得非常好,不管是在跟家长的交流,还是在必需要写的文字方面。01我老家是一个小村子,初中开设英语课,但整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学过英语,只好派了一个老师到县上进修了一个月,然后回来教我们“欸比吸地,狗戴猫铃”。(现在村里的师资力量很强了,英语老师是大学毕业,偶尔还有外教:)后来一路上学,英语老师也有专业外语毕业的,但是我南腔北调的口音却基本定型。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连个英语课文也不好意思大声读,过了四级以后,更迫不及待地把英语束之高阁。2004年那会儿,考研考了两次,英语都没有过线。这个黑历史,现在说起居然也不觉得脸红了。决定移民以后,觉得怎么都得学英语了。学的方法完全从兴趣入手,看喜欢的原版小说,《荆棘鸟》、《根》、《嘉莉妹妹》、《福
    槭树街艾林 2597 12
  • 托尼*我的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7-09-30
    猪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动物。但这不妨碍他背后也有自己的故事。我在墨尔本读书时,曾参观了市区的移民博物馆。多年过去了,记忆逐渐模糊,但现场复原的狭窄的远洋船舱,早期移民的家当等却依稀记得。但有一个东西我却印象深刻,那就是博物馆有展示老鼠和蟑螂,并标注:它们也随着人类长途迁徙,作为移民来到了澳洲大陆。从那以后,我在澳洲和新西兰,看到各种动物时总会想:这个动物,它是原生的呢?还是移民来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跟着人类来的?还是自己来的?这个问题的主角如果变成猪,我发现其实非常有趣。英国Durham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组成的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在分析了超过1500头现代猪以及18头古代猪的DNA序列后。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曾发表过一篇论文指出:亚洲和欧洲的家猪驯养历史存在明显的不同。“先前对欧洲家猪的研究表明,最初欧洲养的猪是从近东地区传入的,后来这个种类完全被欧洲本地野猪的后代所取代了。然而,虽然中国也出现了分布遍及全国的与早期家猪基因不同的野猪种类,但是这些野猪并没有被驯化成为家猪。最早的中国家猪和现在中国饲养的猪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说明在东亚这个地区猪和养猪的
    4949 2
  • Alex三水 回复了帖子 2017-09-27
    贪小便宜是人性弱点,摊手
    据CBC报道,各家航空公司都在紧锣密鼓,想在加拿大推出廉价航线,也就是提供便宜的,只有最基本服务的票价。不过乘客们要小心。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廉价值得。目前,WestJet公司承诺明年夏天会推出超低价航线。新航空公司Canada Jetlines承诺2018年6月会推出超低价航班,从安省的咸美顿和滑铁卢机场出发。加航也说要扩张自己的折扣航空公司Rouge,而且还要推出“只聚焦成本”的“超低票价”。廉价航空公司Flair在六月份收购了NewLeaf Airlines。这家公司说要全速推出更多航班和更多目的地。到12月15日,这家公司在现有的为Winnipeg, Hamilton, Edmonton 和 Abbotsford, B.C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再为Toronto, Vancouver 和 Kelowna提供服务。每件托运行李额外付费+禁带随身行李Flair说,该公司的票价是49到99元。但是乘客们稍不小心,票价就会涨上去。该公司除了托运行李收费,在头顶的行李舱里存放行李也要收31.50元到34.50元,而且这还是乘客在网上付费时的价格。如果上飞机再付费,费用高达92
    枫月無殤 2093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