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几天,跟幼儿园一个孩子的妈妈聊天,她是新西兰电视三台的记者,业余写旅行博客。
我说我有一个微信公号,是中文的,因为我英语写作不够好。
她马上打断我的话:“你的英语非常棒!(Your English is brilliant)”
我解释说,有些感觉和想法,我用英文表达的话,没有用中文那么自如、完美。
不过,心里还是小小得意了一阵子。
看来我这个拙藏得非常好,不管是在跟家长的交流,还是在必需要写的文字方面。
01
我老家是一个小村子,初中开设英语课,但整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学过英语,只好派了一个老师到县上进修了一个月,然后回来教我们“欸比吸地,狗戴猫铃”。
(现在村里的师资力量很强了,英语老师是大学毕业,偶尔还有外教:)
后来一路上学,英语老师也有专业外语毕业的,但是我南腔北调的口音却基本定型。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连个英语课文也不好意思大声读,过了四级以后,更迫不及待地把英语束之高阁。
2004年那会儿,考研考了两次,英语都没有过线。这个黑历史,现在说起居然也不觉得脸红了。
决定移民以后,觉得怎么都得学英语了。
学的方法完全从兴趣入手,看喜欢的原版小说,《荆棘鸟》、《根》、《嘉莉妹妹》、《福尔赛世家》什么的,连蒙带猜,看得倒是很享受,我的英文名字就是取自一个喜欢的小说人物。
但是读小说对聋哑英语并没有多大帮助,曾经在在北京机场,绷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对旁边的外国友人说出一个 Hello (详见《迈出舒适区,你也能登台跳舞!》)。
10年前,我登陆新西兰之时的英语水平,就是这样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2 01
看过我一些旧文的朋友知道,踏上新西兰之后,我首先面对的是养活自己的问题。
没有钱,没有亲朋好友,必须要找一份工作。
先去的是中国人开的蔬果店。我说自己日常会话没问题,老板给了我一份英文货单,应聘收银,先得知道顾客买的是什么吧。我看了半天,就认得黄瓜、香蕉、西红柿三个词。
去一个寿司店,用英语连问两遍“请问你们招人吗?” 年轻的中国老板居然听不懂,干脆用中文发问,通话渠道才畅通起来,难怪柜台后边大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吃吃地笑我。
一条街上的中国店问了个遍,都客客气气地让我留下联系方式。
收关,我硬着头皮,进了一家洋人快餐店,留下了简历。第二天进行了简单的面试,然后要我隔天去试工。
除了吃过几次肯德基的汉堡,我对这个东西几乎一无所知。在家做了很多准备,试工的时候也非常努力地表现,但收关还是被告知“对不起,你不能跟顾客对话,我们不能雇佣你。”
可是,这是我只此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我问那个经理:“我可以再试工两天吗,不要钱。”
(经常有人谴责那些试工被骗、白当劳力的黑心老板和软弱员工,我也曾是软弱员工中的一员。)
又试工一次以后,我被雇佣了。
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是英语交流还是非常困难。
首要个月,除了跟顾客的程式化的对话,如果我想跟同事说什么,都要前一日之内晚上想好,写下来,然后第二天才能说得明白。
有同事说我:“你真的很安静。”
我不安静行吗?我一肚子的话没法表达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3
慢慢地,我跟同事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有时候还能说说心里话。
我搬去跟一对同性恋男孩合租,有时候也跟他们聊聊天。
很长一段时间,跟人说英语的时候,即使对方很友好,也感觉疙疙瘩瘩的,好像一条小河里,横七竖八放了好多路障,水流不畅。
跟人说普通话,即使对方表情漠然,三言两语,也觉得畅通无阻,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这个定律,直到遇见了一个人,才被打破。
他说话声音比一般人低一些,和缓,亲切。明明说的是英语,我居然听起来毫不费力。
要是我话说到一半,找不到表达的词,他就给我说几个选择,直到我说“对,就是这个!”
认识高先生大半年以后,去惠灵顿参加他的家庭聚会。
他的妈妈、姐姐、妹妹一大家子,都很友好,但是跟他们聊,我得集中全副精神,才能完全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我该回应什么。
然后,一转头,他笑吟吟地等我说话,说和听,不费一点儿劲儿。
我对他说:“你家人说话,是用英语说;你说话,好像用的是中文。”
他傻乎乎地说:“我说的也是英语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4
幼教专业的入学语言要求,是雅思听说读写4个7分。
真的太难了。
我用往期的题目自测了一下,读还凑合,听和说要大力加强,写作上简直不知道怎么下手。
我打算用三次考试来达到这个雅思要求,嘴上嚷嚷出去了,心里其实怕得不得了。
首要次报名以后只有一个月时间准备。
我白天带孩子,就用碎片时间练习听、说和读。只看英语电视,说英语,读英文报纸。
然后晚上孩子睡了,用两个小时学写作。
我很清楚自己词汇量有限,在深度上提高希望不大,就找了注重框架和逻辑的范文来学习。总结出了自己的范文框架: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结尾等等。
考试的时候,我就抱着这么个想法:这就是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不是考你的思想有多深,见识有多广。
口语考试,问我跟朋友喜欢做什么,我说喜欢逛街啊,试衣服啊。问我中国和新西兰的生日派对有什么不一样,我说我在中国没有办过生日派对,不清楚,但是我们家有自己的生日传统,吃面条、煮鸡蛋什么的,考官听得津津有味。
到了写作一项,考了一日之内已经很累了,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就直接套用自己的范文框架。
考了一次就通过了,真的很开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5
不能怪幼教的雅思要求高,因为做这个工作,真的需要每天跟人交流,跟孩子说,跟同事说,跟家长聊。文字上也要经常用,写学习故事,写自省文(reflection),写自我复盘(self-review)。
刚开始我跟家长也说不了什么,写个几百字的学习故事就得用一个多小时。
但时间和练习,是很好的老师,渐渐地,我就跟哪个家长都能聊起来,如果时间允许,还特别享受跟他们聊天。
学习故事,也有一些套路。比如,三明治写作方法:孩子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学习了什么+下一步怎么支持。
这么几年下来,仍然感觉困难的,其实是平时跟同事聊天。
有时候同事说个笑话,我理解得慢半拍,人家都笑过了,我才猛醒一样哈哈大笑。有时候他们聊过去的人物、事件什么的,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插不上话。
不过,好在我习惯了不懂马上问,脸不变色心不跳,就当给同事一个展示自己某方面很棒的好机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好的,写写我怎么从一个英语小白,一路过关斩将,在英语国家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收关推导出的结论居然是:我最终练就了一个厚脸皮!
跟疯狂的李阳倡导的学英语不二法门,居然有点异曲同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