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6-04
    疫情依然在蔓延,上班的还要至少在家里待到7月中。电视里的新冠数字在下降,不过已经没人关心了。该得的都得了,剩下的就是得了也不怕的。 到处都是游行骚乱的报道,全寰球都一样,闹着闹着就失控,只不过是政府的手段不一样。打击暴力是没有问题的,那些打砸抢的人这次没得到惩罚今后一定不会躲过。 对于我们乡下的老百姓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早晨起来,看看夜里经历雷雨的小菜园,发现小苗苗们都很高兴,而且又长出了一个新叶。 在屋里育苗因为温度也不高,都没长出来,天气热了直接在地里撒种就会发现惊喜。种子是先长根,后发芽,我有时着急挖开看看,发现种子在往地里扎根,怪不得小苗不怕风吹日晒,因为根基扎得深。 前些日子闹菜荒,人们都把根留起来,泡在水里,长出叶子再种到地里。开始我只要看到有叶子就种到地里,结果很多芹菜都烂掉了。后来我发现即使泡在水里的根必须长出新的根须才能种到地里。看看这颗圆白菜的根一下子要出三个圆白菜的样子。 我又种了一个根,好像要出4个的样子
    1888 0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6-0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20-06-03
    重灾区在老人院,希望他们能度过难关
    今天是4月20日,在家办公一个月了。加拿大的疫情不好也不坏,比邻居美国自然是好太多,也是西方七国集团(日本除外)疫情最轻的国家;但是养老院成疫情重灾区,折损过千,让人揪心。全加各省仍没有解除“紧急状态”,所以我们仍处于社交隔离中。据悉,包括张文宏医生在内的各国医疗专家都说,这疫情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消停,在真正的疫苗上市之前(至少一年半载),抗疫可能是个反反复复的长期过程。也就是说,”社交隔离“会是一段时期内人们需要适应的“常态”。这对全人类都一样。本来我们在家上班基本类似于半度假状态,那些暂时被裁员的人也有月入两千刀的政府补贴且一直可领四个月(充分体现了加拿大的福利特色),日子也算过得自在。但架不住国内父母们隔雾看花的忧心忡忡,以及留学生家长们一厢情愿的深情召唤,我还是写点疫情留学资讯以安抚比我们自己还惊慌的家长们。谨守隔离是王道受英美留学生纷纷撤回国的影响,有些家长问我,加拿大的孩子是不是也该想办法回国?我反问妈妈们:孩子说了害怕要回家吗?得到的回答是:“那倒没有!"对呀!估计爹妈们看到的都是把国外描绘成人间地狱的流量新闻,而留学生们身在本地,亲眼看到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20-06-01
    加拿大一向是个温情平和的国家,一般很少占据国际舆论资源。但最近全球风云变幻,中外关系成为网议热点,加拿大也不例外。具体事件就不重复了。有人说加拿大“好傻”,果真如此吗?加拿大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她能诞生一个中国人崇敬的“白求恩大夫”?为什么她能成为寰球上较大的移民国?为什么她能以区区三千多万人口而成为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为什么她紧邻资本主义美国却能成为“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为什么美国是文化“大熔炉”而她能以“马赛克”式多元文化而骄傲?为什么她能吸引寰球各地的留学生?为什么她总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协调和疗伤的善良角色?......是的,因为她有很“傻”的价值观。一个国家,始终坚守价值底线可以说是一种“国品”,而加拿大就是这样一个有“国品”的国家。也许因为和美国相邻,很多人以为加拿大就是一个安静版的美国。其实不是。确实不是。两年前,我有个博士亲戚来加拿大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临回国之前,他非常感概地说:加拿大和美国太不相同了!真的!我回去以后得好好做做“科普”!加拿大和美国的不同,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而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系又如何?我们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那些“不远万里” “友谊常青”之
    2391 0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6-01
    连续写了七篇关于新西兰霍克斯湾独具特色的葡萄园酒庄。编辑成‘酒庄专辑’之后,正想罢笔,有人问 Brookfields 酒庄。是的,Brookfields葡萄园酒庄婆也去过。某龍公司每年都在那举办圣诞派对。婆曾拍过一些照片,但从未‘因私’去那喝酒用餐。所以不知如何带大家进入画面。犹豫了很久,写还是不写?突然想起蔡澜先生曾说:学会浅尝。首要次在新西兰参加某龍公司举办的圣诞派对。也是首要次知道霍克斯湾有个葡萄园酒庄叫 Brookfields。当车驶入 Brookfields 酒庄时,首先跳入眼帘的是新西兰国旗和这座房舍。既没‘庄园大道’,也没‘庄园台阶’。若不是门前的国旗,婆还以为‘私闯’民居了。呵呵~新西兰12月份是夏季,也是本地葡萄粒粒挂枝头的旺季。穿过葡萄园,进入酒庄。新西兰的葡萄园到处都种植着玫瑰花。婆曾被Kiwi告知,玫瑰花是用来提早发现虫害的。圣诞派对在中午举行。公司员工早上上班,中午将伴侣和孩子接来一起嗨皮。草地上,到处都是适合家庭乐的自助游戏。大孩子有大孩子玩的游戏,小孩子有小孩子玩的积木。婴幼儿和母亲可在这样的草地上边玩边用餐。成年人理想选择当然是露天酒吧。这几
    1415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6-01
    疫情蔓延,人们宅在家里拼厨艺,其中炸油条比较受欢迎。打开油管,炸油条的视频不计其数,各种配方都有,我试了酵母版的,泡打粉小苏打版的,加鸡蛋不加鸡蛋的,我没试过加牛奶的,我家有18年不喝牛奶了。 收关发现这做油条不仅是配方还要看揉面的手法,还有油温的控制。好友发了个三揉三饧的发面技术,当然也是来自油管的视频。昨晚试了一下,今早就炸出了有大泡泡的油条。当然油温也是关键。 做饭有人不喜欢中餐食谱的少许描述,其实我不喜欢烘培的一板一眼。我很少烤蛋糕,因为我发现用料和容器都要合适才有好的样子,而我就喜欢大概其。有人总是讥讽我做饭的重复性太差,我的理论是好吃就行,为啥都要一样? 我爱做饭,是因为看大家享受我的成果。我家老大就对做饭很不感兴趣,他说忙活半天,都被吃掉了太浪费时间。他说更喜欢花时间做一些能保存下来的事情。 这个寰球之所以精彩就是多样化,有爱吃的就有爱做的。尽管食物吃掉了,但是过程很享受,尤其是被人喜爱更加满足!
    1606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31
    5/30, 周六,晴空万里。 老大按计划租车回波士顿,在家里工作了65天。我准备了包子给他和老二,希望他们少做几顿饭。 下午3点半,2020年最振奋的消息传来,打破疫情的影响,马斯克改写航天历史。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执行。这个狂人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超人能力! 一龙冲天,人类征服了太空,却对肉眼看不见的病毒无奈。无论大事小情在这个寰球上发生,老百姓还得考虑吃喝拉撒。上一张我家后院的照片,疫情期间的成绩单还有油条
    1246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30
    最近电视里有很多打砸抢的负面新闻,种族歧视的行为言论也多了起来,但是整个社会的舆论是正面的。那个在纽约中央公园不拴狗的女人,因为反应过激报警说一个黑人要伤害她,结果不但被雇佣公司解雇还要负刑事责任。那个伤害黑人的警察也被定罪。到底美国是法制社会! 为了避免那些冲突的场面,作为华人还应该择邻而居,住在包容的社区。 美国的东海岸,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各种族裔比例相对均衡,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也很高。但是总是有区域的划分,一般来说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1470 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20-05-26
    孩子因疫情留在加拿大?别担心,他们可以过得很安心很充实的!因疫情而纠结放弃留学?大可不必!加拿大很安全,而且一如既往欢迎你!进入五月初夏,加拿大的疫情也走出低谷,多个省份已经解禁而逐步进入经济重启。虽然学校仍然关闭,但商场,图书馆和公园等公共场所也将有条件开放。总的来讲,加拿大的疫情管控还算得力,民生并没受太大影响,之前没有完全停摆的社会运转也在逐步恢复之中。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透露,疫情肆虐欧美期间,中国仍有约142万留学生留在海外,其中加拿大就有约23万,美国有41万,英国约22万......对于加拿大而言,留学生已成为加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加拿大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留学生也是未来加拿大移民/永久居民的优秀候选人。所以加拿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留学生解决生活,学业,签证及毕业实习等问题。而近日,又有两项贴心措施对留学生特别有利,我们暂且称之为疫情新政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疫情网课工签资格和超万个暑期工机会。工签,即留学生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可获得两至三年的工作签证,而在此期间找到工作并就职一年之后就可申请移民 --
    1633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26
    国殇节的前一日之内5/24,三儿回家了!从闹疫情,三儿实习的公司就有阳性病例,在家上班。他租住的房子离公司很近,为的是上下班方便,没用两个月就家里蹲了。开始说6/1回公司,前两天又推迟到8/1,再待下去没有意义了,回家上班就行了。爸爸给三儿买了头等舱的机票,大哥哥开车到机场迎接,两个人乖乖的都带着口罩。回家以后,三儿直接回自己屋子隔离。待遇比大哥好,不用住地下室。 我们北方人迎来送往有句俗话是"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遵照这句话不用发愁吃什么。三儿吃面条喜欢吃醒过的面,有弹性,老二喜欢压制的硬面。我给三儿做拉面,和面要硬,醒的时间要长,我用的高筋面粉,面拉的很长都不断。牛肉汤早就炖好了,浇在面上,四个人把四杯面吃的一点不剩。面擀成半厘米的片片,醒2小时以上。用保鲜膜盖好,放不放油都没关系。面筋很好,抻拉不断三儿吃饭要求高,四个多月以来都是自己做饭,在whole foods买食材。昨晚我赶紧下单,今天早晨9点就到了。人们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一切都捋顺了。比自己去买都方便!在Costco下单买小西红柿和彩椒,俩小时就送来了。隔离的日子很不方
    1711 0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5-25
    在新西兰生活,没啥值得炫耀的车。这里90%的人开的都是二手车。没啥值得炫耀的表。这里人不愿被时间束缚着。没啥值得炫耀的包。这里人觉得能装东西的包都是好包。婆在新西兰霍斯克湾,这里的蓝天白云特別奇幻有动感。一出门,到处都是舒适写意的大自然景观。在物质方面,只此值得炫耀的也许就是这里的葡萄园酒庄吧。呵呵~酒是可以酱紫品滴......脚是可以酱紫翘着品酒滴......直升机大片是可以酱紫拍滴......文章所有图片都是婆在同一地点用手机拍的。婆没闲功夫PS。这些图难道还需PS吗?呵呵~这里不仅可乘直升机来品酒,还可从Te Mata Peak 上滑翔下来品酒。(图中蓝天小黑点就是滑翔飞下来的人)手机拍照没长镜头对焦。只能酱紫对付一下。凑合着看吧。嘻嘻~哎呀,不就是叹杯咖啡品杯酒嘛,要不要这么大阵仗呀?话说,真的不用直升机滑翔翼芥末夸张。婆就是开着部破车去的。首先开上了Te Mata Peak 山峰,遥望了一下婆居住的Napier内皮尔小城,开车不到30分钟路程,不远。俯瞰Craggy Range葡萄园酒庄,就在眼皮底下,不高。不过,讲真,景真是挺美的。若去Craggy Range酒庄,婆建议不
    1548 0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5-21
    新西兰无他就是一个岛国。一个离其它‘寰球’较远的一个‘孤岛’。Hawke'sBay 霍克斯湾是新西兰的一個湾省。婆所居住的Napier内皮尔其实是这个湾省的省府。对‘外’它默默无闻。对‘内’它赫赫有名。只因新西兰盛名的葡萄酒产地就在这个省府四周明目张胆地‘潜伏’着。之前婆在文章里陆续向大家推荐了五个葡萄园酒庄。(可点击文章开头的专辑重温:龍婆带你一一品味新西兰葡萄园酒庄)开篇就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没能挺住的‘贵妇’酒庄Elephant Hill。(可点击这里复习)不说你不知,在同一条大道上,紧挨着Elephant Hill酒庄,‘潜伏’着一个不起眼的‘农家乐’。它给婆的印象是‘小家碧玉’Clearview。Clear View中文意思是‘清晰视界’‘明确观点’若不是本地Kiwi朋友开车,这郊外,这不起眼的招牌,婆睁着眼坐车都会错过。就算拐入立着招牌的小道,也会一边开车一边怀疑自己的视力:难道走错路了?!记得首要次来,见到炊烟下的平房,仍不能放下种种疑心:这是什么鬼地方呀?!屋前,一排排的葡萄树旁,一张张的室外餐桌。当见到平房前小小的儿童乐园,婆那
    1338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21
    疫情蔓延,家里蹲没事儿找事儿做,搜肠刮肚想起自己小时候就会的编织,小时候做这个就是为了给自己织一件毛衣毛裤,一副手套甚至袜子。为了省钱,也为了追时髦。那时候为了一个花样,要自己去画。先画出小格子,再打叉画圈的,不像现在打印机复印机很容易就做到了。 经常追在巧手姑娘后面学艺。后来身边的人又有了钩针,钩针的来源主要是在工厂工作的车工给做的,是要用废角料干的私货。要得到一个钩针得搭很多人情。那些大姑娘们有人巴结,很容易得到一个,而我一个小姑娘就得巴结大哥哥给做一个,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囧。再后来钩针都嵌在一个鱼形的有机玻璃上,握着舒适,也很好看,很高档的样子。遗憾的是我从来也没得到过那样的钩针。 除了织毛衣钩桌布,我还会织渔网,是织网能手。小小年纪一边上学一边织网挣工分。之所以现在闲不住都是小时候劳作惯了。我是大队妇女生产
    2159 0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5-19
    当你看着天空这片蓝,大地这片绿,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最想做什么?婆感觉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禁不住像兔子一样蹦跳,像小孩子一样撒欢。不同季节光临,都有它独特的美。但阳光是一样的,心情也是一样的。Mission Estate 和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离内皮尔小城相对较近。而Te Awa 在霍克斯湾地区,是离内皮尔小城相对远一点的葡萄园酒庄。开车大约40分钟。新西兰Hawke's Bay(霍克斯湾)的葡萄园酒庄各有特色。Elephant Hill葡萄园酒庄像‘高雅贵妇’。Mission Estate葡萄园酒庄像‘古典夫人’。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像‘英伦玫瑰’。Black Barn 葡萄园酒庄宛如一位‘法国少女’。但是,Te Awa这里的静美,这里的宽阔,这里的无拘无束,是婆在其它葡萄园酒庄里无法体验到的。它就像一位充满内涵的‘大家闺秀’。现代的风车和古老的拖车,在阳光下同框,毫无违和感。酿酒的酒桶酿酒的葡萄朴实无华的酒庄餐厅外观。远远望去,你会误以为是一户农家别墅。屋里却是满满的内涵。酒庄介绍,酒庄纪念品,葡萄酒介绍,葡萄酒历
    1256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18
    新泽西的天气终于有点春夏的迹象。温度升上来了,地里的苗开始往上蹿了。自打种了菜就盼着每天下两小时的雨,然后艳阳高照。 早晨起来首要件事就是去菜园子转转,培培土浇浇水。某人说我是三分钟热度,其实没事儿干,伺候菜园子就是正事。 我特别羡慕那些后院生机勃勃,一派丰收景象的房主。当然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自己干了才知道搭钱出力的滋味。 我的这片小菜园朝南,在房子的侧面,对着小区里的马路,为了美观不用铁丝网而是用了这个白色的栅栏。到时候再安一个拉门。有一个手巧的老公是人生一大幸事,万事不操心,只想点子就行。我家的房子在小区的正中央,周围都没有种菜的,还没有发现有鹿过来,我在靠外边的地方种了韭菜,蒜和小葱,这样动物就不会靠近了。我种菜是最初级的水平,从视频上学一点。眼巴巴的盼着出苗。我喜欢碧绿的菜叶。这两天追了一个2006年拍的电视剧《天道》王志文和左小青联袂主演。看后久久不能平静,有句话说到心坎上:“别人说给你的不算是你的,只有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干什么事都一样,可学的东西很多,不亲手实践,反复琢磨都不会成为自己的。这个电视剧应该
    2571 5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5-15
    新西兰Hawke's Bay(霍克斯湾)的葡萄园酒庄各有特色。朋友问,婆心目中的酒庄排名是什么?婆耸耸肩,自己品。婆将去过的新西兰酒庄编辑成一个系列,每个人的喜好和品味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很好的。如果说,Elephant Hill葡萄园酒庄像‘高雅贵妇’。Mission Estate葡萄园酒庄像‘古典夫人’。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像‘英伦玫瑰’。......那么,Black Barn 葡萄园酒庄宛如一位‘法国少女’。Black Barn 中文意思是‘黑谷仓’。Black Barn葡萄园酒庄的牌坊摄于新西兰的六月。新西兰的六月即将进入冬季。葡萄园看上去是准备冬眠的状态。Black Barn葡萄园酒庄餐厅的大门摄于新西兰的八月,八月是新西兰的冬季。餐厅入口处的两排树光秃秃的无法辨认其品种。直到三月再次光临,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满树结满偌大的无花果。才知~原来是无花果树呀!无花果树下,有一个酒庄小店。里面出售庄园新鲜制作的食品和手工艺品。进入酒庄餐厅正门,首先呈现宾客眼前的当然是Black Barn品牌的葡萄酒。历年来获得的奖牌挂满墙。要知道每一个酒庄的主业是卖酒,餐厅只是
    1604 1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15
    今年的生日因为疫情的蔓延,只能在家里庆祝了。犒劳自己好吃的应该是小时候爱吃的。我在海边长大的,自然爱吃海货。龙虾虽然经常吃,美国的龙虾不贵,最近因为疫情,8只龙虾连运费才60多美元。但是大一点的龙虾价钱就不菲了。3到3.5磅的要50多刀一只。这样大的龙虾要长7-8年。味道大小没什么区别,小的可能更鲜嫩,主要是这龙虾看上去好玩,照相就更好看了!一年吃一次大龙虾也不算豪华,买一个鲜奶油蛋糕也要这个价钱。从在网上订购,安排好送货日期,摆拍照相,到喝酒吃龙虾这个过程也挺享受!送货很准时,从缅因州送过来的这种头天捞上来的龙虾比从店里买的好吃一个龙虾一尺多长很有活力,一只手按不住煮龙虾有讲究,用盐水煮。烧开之后再下锅,根据大小煮不同的时间。3磅的要煮25分钟红火的日子!
    2254 2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20-05-14
    婆自从美国洛杉矶搬到新西兰内皮尔定居,经本地好友推荐,渐渐地爱上了Hawke's Bay霍克斯湾的葡萄园酒庄。在上两篇文章里,婆分别介绍了‘高雅贵妇’般的Elephant Hill葡萄园酒庄。(大家可点击这里重温)宛如‘古典夫人’般的新西兰现存最古老的霍克湾较大的Mission Estate葡萄园酒庄。(大家可点击这里重温)今天将为大家推荐的是紧挨着Mission Estate的‘英伦玫瑰’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Mission Estate葡萄园酒庄始建于1851年。而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始建于1897年。这两个葡萄酒庄园同建在Church Road(教堂路)上。是离内皮尔小城最近的两个葡萄园酒庄。毫不夸张地说,本地居民家里煮着晚饭,若缺一瓶酒,就开车来此买,再回家与心爱的人撑台脚。哈哈~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方便。每次去不同的酒庄,婆都喜欢下车风骚地走一段‘庄园大道’。若不走,世事无常,不知几时就突然没得走了。这次COVID-19疫情下,Elephant Hill葡萄园酒庄餐厅说不再重开。就此结束了婆的‘红毯秀’。哎~Church Road葡萄园酒庄没有‘庄
    1750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14
    老大昨天自费去检查新冠病毒抗体,130刀,到一个检测中心去抽血,今天得到结果是阴性,非常的失望。本来都计划好了要是有了抗体就可以坐飞机了。 三月初,他去皮科诊所,整个诊所的医生都不在乎,没人带口罩。那个医生咳嗽,他女儿的同学家里人还有新冠阳性病人。老大在波士顿坐公共交通,而且感觉自己得了感冒。回家时严格隔离自己近三周。他自觉有时还有一点后遗症。今天结果出来才知道原来的不适和病毒没有关系。 做贷款的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三月初,有一个房屋估价师去一个卖家做房屋评估。当时还不实行戴口罩。他看见房主人全副武装带着口罩手套,以为主人有病。回家以后就感到自己被传染了,整天卧床不起,也不出估价报告,说自己得病了。半死不活的状态,医生破例给他做了检测,结果阴性。他很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得了精神新冠肺炎。 疫情仍然蔓延,没有一点改善。现在都懒得去看和病毒有关的新闻。家里蹲成了生活常态。加州的公立大学已经宣布秋季继续远程教学。其他学校会在下个月陆续做出既决定。个人来讲,对待病毒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尽量避免接触外界,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戴口罩手套出门。病毒猖狂但是我们
    1561 1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20-05-12
    五月应该是一年中很好的季节,有很多的节日,还有我的生日。今年的五月,天气非常的怪,上周末的温度都到了历史较低点,夜里到了冰点,而且新泽西小面积短时间的飞雪花,今天又下了2分钟的冰雹。 疫情仍然在蔓延,电视里的新闻不容乐观,仍然有很多人没有饭吃,需要社会上的支持。我真搞不懂,政府发那么多的钱为啥还没有钱买吃的。宅家令已经发布51天了,我已经习惯了目前的生活方式。快递已经恢复正常,不想出门买东西,在Whole Foods和Costco很容易就找到送货时间。whole foods猪肉馅限购2磅,没有涨价。网上什么都有,价钱有点高。今天看到Next door上有一老美在抱怨网上酵母贵三倍,再贵也就十几刀,我买了一磅16刀,可以用一年,有时人就是想不开。 宅家就得做饭,每天吃什么确实是一个挑战。中餐馆相继开张外卖。老大吃
    1605 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