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家里蹲没事儿找事儿做,搜肠刮肚想起自己小时候就会的编织,小时候做这个就是为了给自己织一件毛衣毛裤,一副手套甚至袜子。为了省钱,也为了追时髦。那时候为了一个花样,要自己去画。先画出小格子,再打叉画圈的,不像现在打印机复印机很容易就做到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织毛衣钩桌布,我还会织渔网,是织网能手。小小年纪一边上学一边织网挣工分。之所以现在闲不住都是小时候劳作惯了。我是大队妇女生产队长最喜欢的人。到现在我都记得她的名字:毕登翠 ,这个名字和她的性格非常符合。她是从河北农村嫁到我们渔村来的,他的丈夫长得非常帅,是个渔民,而毕登翠长得一点都不好看,甚至脸上还坑坑洼洼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青春痘留的后遗症。她说活口音有点胯,但是声音特别清脆。说话快,干活也麻利,但是她不会织渔网。夸起我来滔滔不绝,我也很配合她的工作,不吃不睡的完成她交给我的织网任务。我还会讲故事吸引同学帮我干活。我在学校的名声也很大,学习成绩总是首要名,甩第二名老远。当然跟村里的环境有关系,爱学习的孩子不多。
拿着棒针就想起了过去,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做这些纯粹是为了兴趣,在油管上有很多视频,全寰球的巧娘们都在分享。
宅在家里,网上买了棒针,毛线,开始操练。选一个熟悉的花样,准备织一件开襟毛衣。本来起头织后片的,结果发现130针只够前半片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