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克扣工资问题严重,华人*是剥削重灾区?

来自:澳洲财经见闻 0 0 2021-06-16


阅读导航

  • 前言

  • *是普遍现象

  • 较大受害群体

  • 为何屡禁不止

  • 更严厉的处罚有用吗

  • 结语

 

前 言


又一起华人企业工资克扣丑闻曝光。


2018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向公平工作调查专员署(Fair Work Ombudsman,简称FWO)请求帮助。


他在布里斯班一家干洗连锁店工作了两年,起初,时薪仅8澳元,之后加薪至12澳元。


FWO调查后确认,这名留学生受雇期间被克扣工资总额达2.8万澳元。


近日,法院判决干洗店经营商须支付罚款7.47万澳元,两名华人董事分别被处以罚款1.88万澳元。


澳洲一向被称作打工人的天堂,去年6月,澳洲较低工资涨到了19.84澳元,在全球名列前茅。


然而,远低于较低工资标准的时薪、延长工作时间且不支付加班费、伪造工作记录——这一被称为“工资剥削”(wage theft)的现象在澳洲却并非新鲜事,且屡禁不止。


为什么?

 

*是普遍现象


今年1月份,在阿德莱德市一家名为Fun tea的华人奶茶店内,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因讨要试用期工资而遭到店主朋友殴打,引发华人社区众怒。


随后几天,数十人出现在奶茶店门外集会,声援这名女子。其中两名留学生声称他们在奶茶店工作了将近半年,时薪却只有10至12澳元。


去年8月,连锁中餐厅鼎泰丰在悉尼和墨尔本的三家门店被曝出剥削17名中国和印尼留学生员工薪资总计15万澳元,这些员工时薪均不到15澳元,有些还被要求每两周工作100个小时,且没有加班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SBS


欠薪、克扣工资并不仅仅出现在华人企业。


零售业巨头Coles曾承认在6年内克扣员工工资高达2000万澳元,它的竞争对手Woolworth也被曝在过去10年内少支付了近3亿澳元工资。


一些知名大企业,包括澳航、联邦银行、澳洲广播公司以及7-11、Target等零售集团都曾被查出克扣工资的问题。


毕马威201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澳大利亚每年少发的工资数额超过了惊人的13.5亿澳元,受影响的劳动力人口超过了100万人。


较大受害群体


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悉尼大学国际学生Esther找了一份餐馆工,负责打扫厨房、洗碗和接待点单,而时薪仅7澳元。


Esther透露,即便是在同一家餐馆中,国际学生的时薪也远低于澳洲本地人。


比如,本地人通常都能得到餐馆在招聘网站上承诺的22澳元时薪,而国际学生却最多只能获得10至13澳元。


由于国际学生一般很难找到工作,他们担心质疑工资会导致被解雇,本地人不仅找工作更容易,而且更懂得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移民工人公平倡议组织(Migrant Worker Justice Initiative)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4000余名接受调查的临居移民中,有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和背包客时薪低于12澳元,其中许多人的护照被雇主扣留以防止他们离职。该报告发现,只有9%的工资盗窃受害者试图要回自己被克扣的工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news.com.au


在特许经营店、餐馆、咖啡馆、清洁公司、农场和包装企业中,工资盗窃的现象尤为突出。


这些雇佣大量非技术性临时工和季节性雇员的企业通常会吸引许多背包客和临时移民。


他们大多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在澳洲的合法居留权和生计,因此没有资源或毅力来维权或提出索赔。


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工作岗位变得更加稀缺,雇主削减成本的意愿也更加强烈,进一步加剧了工资盗窃的现象。


为何屡禁不止


监管不力被认为是工资克扣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今年2月份,在悉尼一家零售店工作的中国留学生Cleo向FWO举报其雇主拖欠工资1万多澳元。


然而,FWO却告知她无法进行调查,因为整个调查过程需要多次实地考察和面谈,需耗费数月时间,而在疫情的环境下,调查很难进行。


但实际上,能像Cleo这样勇敢站出来的员工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因为签证问题或担心失业而选择默默承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AEUnews


虽然FWO是澳洲监管工作场所法规执行情况的机构,但只要员工不去举报,雇主被查到的几率微乎其微。


因此,不少雇主铤而走险,公然违法违规,通过克扣员工薪资降低成本,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较低工资标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澳洲目前19.84澳元的较低时薪远高于经合组织中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少小生意甚至根本付不起如此高的较低工资。


更严厉的处罚有用吗


去年6月份,维州通过了澳洲首先有关工资盗窃的法案(Wage Theft Bill),工资盗窃被列为了犯罪行为,违法企业将面临较高$991,320的罚款,雇主将面临较高$198,264的罚款和最长10年的监禁。


维州还专门成立了检查团(Victorian Wage Inspectorate)可以进入营业场所搜集信息和证据,对有嫌疑的雇主进行调查和起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网络


随后,昆州也通过了类似的法案,将蓄意的工资盗窃行为列入刑事调查范围。


新州则在起草立法,拟将罚款提高至10万澳元以上。


而莫里森政府早在2019年就承诺将把克扣工资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并在去年提出了一项劳资关系改革的法案,获得了国会的一致支持。


然而,今年3月份,政府与中立议员的谈判破裂,不得不撤销了改革中有关薪资克扣的部分。


不少商业团体强烈反对将克扣工资定为刑事犯罪,他们认为如果罚款太高或雇主被送进监狱并因此被迫关闭企业,没有人会从中受益,并且企业在人员招聘时会更加谨慎小心,这将人为增加就业难度。


工会则担忧,一旦对违法雇主进行刑事指控,员工需承担举证责任及法院出庭费用,这将令更多想要维权的人望而却步。


结语


虽然刑事处罚能起到更好的威慑作用,但是造成工资克扣的原因,如监管机构资源不足、监管力度弱、因为签证原因维权困难等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严厉的处罚与减少犯罪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除了立法,对学生签证和工作签证以及劳工执法进行改革,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合规的审计以及成立一个专门的工资追回机构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如果你有被企业克扣工资的经历,可以写出来,让我们大家看到!


参考来源: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5-22/international-students-exploitation-report-fair-work-ombudsman/100114432#:~:text=The%20International%20Students%20and%20Wage,%2412%20an%20hour%20or%20less

https://thenewdaily.com.au/finance/finance-news/2021/03/18/wage-theft-backflip/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nsw/nsw-to-introduce-tougher-tax-laws-to-target-wage-theft-20210413-p57ipv.html


 关注澳房投资见闻,我们更懂澳洲楼市!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