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3月1日发表“自置居所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简报》显示,整体自置居所的业主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7.6%,首次置业人士的平均年龄2019年已经达到44岁。
《研究简报》指出,香港楼价在2004年-2019年的15年内急升近4倍,然而,同期自置居所比率于2019年跌至49.8%的约20年新低。虽然该数据去年第四季轻微反弹至51.2%,但仍低于2004年高位的54.3%,亦远低于富裕经济体超过60%的平均水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土地严重短缺和置业能力下降的背景下,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于整体自置居所户主中的比例,由1997年的22.1%(19.81万人),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7.6%(9.82万人)。
报告指出,香港年轻人单凭工作收入,难以追赶不断攀升的楼价,也未有足够财力在物业市场跟其他买家竞争,据悉,置业困难是香港年轻世代感到无望的其中一个源头。以2004-2019年期间的楼价来看,数字飙升了391%,然而香港家庭住户的每月收入中位数仅增加78%,远落后于楼市的升幅。
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的老人,在自置居所户主中的比例为41%(53.6万人),成为置业的主力,相比1997年的21%(19.21万人)激增一倍。
香港连续11年全球最难负担房价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每年均会公布全球城市楼价负担能力报告,新一份报告显示,香港连续11年蝉联全球最难负担的房地产市场榜首,楼价中位数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高达20.7倍,即相当于不吃不喝20.7年才能买得起一个住宅单位。而去年相关比率为20.8倍。
来 源: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