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月首件大事提醒大家办下呀。那就是,个税申报,又启动啦~不需要大功夫,几分钟就能搞定,说不定还会有“意外之财”~
今天看网上各种晒单,有人一下子拿回近6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天降横财!
新个人所得税虽然已经实施两年了,但是由于内容有点儿复杂,很多小伙伴还有点懵,今天小鲸就给大家科普下。
02
专项扣除是什么?
个税申报较大的知识点就在于专项扣除。
在我们生活里,有一些支出是可以抵扣个税的。
也就是:子女教育、赡养60岁以上父母、交房贷、房租、你自己的继续教育、大病支出这六项专项支出。
那么这六项怎么抵扣呢?
我们先来看看房贷利息。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按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注意不是个税直接少交1000,是应交税金额少了1000元。后面的专项抵扣都是这个意思。
扣除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也就是20年。如果夫妻各买一套房,一共也只能抵扣1000元。
怎么分配呢?这个夫妻双方二选一进行抵扣,或者各抵扣500。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个就是房租抵扣
房租抵扣额度的高低是根据你工作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的,有三个档次:
1500元、1100元、800元。
1500元的扣除标准的城市包括省会、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省会大家都知道,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计划单列市包括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他城市还分两档,直接按市区户籍人口来分,人口超过100万,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少于100万,就只有800元抵扣额了。
租金抵扣和房贷利息抵扣分配方式一样。一个家庭内部,丈夫和妻子默认共租一套房,只能其中一人抵扣,或者各抵扣一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租金抵扣和房贷利息只能二选一进行抵扣。
那二者怎么选呢?
哪个抵扣多选哪个!
租金能抵扣1500元或者1100元,当然优先选租金抵扣了,如果只能抵扣800元,还是选择贷款利息抵扣吧。
再来看大病医疗。
一年大病花销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15000的部分可以抵扣个税,最多抵80000元。
举个栗子
隔壁老王做了个手术,去掉医保报销后,个人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支付了2万,那他能抵扣的费用是5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抵扣夫妻双方可以选择一方进行抵扣,未成年子女的医药费,可以由父母扣除,但成年子女的医药费,不能由父母扣除,此外,父母的医药费,也不能由子女扣除。
子女教育抵扣就比较简单。
孩子教育每个月可以抵扣1000元,每个孩子1000元。
小孩从3岁开始,一直到博士毕业都可以抵扣。同样,夫妻双方不能同时享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此之外还有赡养老人和继续教育。
赡养60岁以上父母可以抵扣2000元——独生子女自己抵,非独生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商量好抵扣比例,或者由爸妈来指定,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自己继续教育能抵400元,但是扣除时间不超过48个月。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那就是相关的证书和凭据,比如考试证书、留学签证、医药费收据、贷款合同等都需要好好保存,留着备查。
02
什么情况下,需要退税或补税?
要搞清楚这个,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个税的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简单理解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然后多退少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个税改革后,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4项收入合并计税。也就是,看你一年一共赚了多少、汇总一下,再按相应税率来扣税。
话虽这么说,但实际操作上——是预先缴纳的。
也就是国家按月,或者按次把钱收上去。等一年结束了,再专门安排一段时间来查缺补漏。看看有没有多收、少收。
如果多收了,是国家欠你钱,你可以申请退税。
如果少收了,你欠国家钱,就分两种情况了:
一种是,你欠的不多(不超过400块);或者你一年收入不超过12万。国家就懒得再催收了,你自己留着哈。
一种是,应补税款 ≥ 400块,那在6月底之前,就要乖乖的补给国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段查缺补漏、退税补税,集中在每年3月-6月底办理。这就是年度汇算。
科普完了,那我们什么情况下需要退税和补税呢?主要有这下面几种情况:
1、2020年全年综合收入不足6万元,但是平时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2020年换过工作,或者是失业过一段时间,或有一些额外的大额收入,这些会对计算个税造成较大的误差。
3、2020年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2020年没进行抵扣。
看上去很复杂,简单来讲这根据你收入的构成和稳定性决定的。
再举几个栗子
隔壁老王去年上半年工资特别高,交了老高的税;结果下半年失业了。这种情况,国家就很有可能要退税。
而你呢,是一个斜杠青年,下半年升值加薪像坐了火箭;或除了上班,平时还接个私活,收入有多项来源,那收关一汇总核算,实际要缴的税,和预先缴的税很可能有差距。需要多退少补。
03
需要补税,可以不交吗?
今天的朋友圈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小鲸的同事今天就为要补交3000元而肉疼。
那不交可以吗?
Emmmm~相信我,这时候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漏网之鱼。
到底补税是义务而不是权利,并且系统都存有数据。如果你补税金额超过400元,且没有主动申报并完成补缴,可就会被扣上漏税的帽子,还要额外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甚至还可能影响信用。
还是老老实实补了好。
到底,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躲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