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防护中心公布,今日(2日)新增13宗确诊个案,本地个案占7宗,当中4宗为不明源头个案,其余3宗与本地个案相关,另外有6宗输入个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人限聚令等社交距离措施延至本月17日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表示,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将会延长两周直至3月17日,包括口罩令、4人限聚令、4人同枱及餐饮处所执行防疫措施后晚市到10时等要求继续生效。
徐德义强调,餐饮处所的前线从业员一定要注重手部卫生,食环署会继续加强指引;另外食肆必须严格执行顾客人数不可以超过餐厅一半容量的规定。他又提醒食肆员工不舒服不应上班,须尽快求医做测试,而市民亦应继续克制,不去人多及空气不流通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效率太低/检测结果严重滞后 防疫大漏洞
新年后多个行业须持阴性证明才可复工,令检测需求大增,但检测报告通知却屡现“慢三拍”。有市民昨日致电电台节目“烽烟”称,因公司同层有人确诊,先后在上月19日及25日递交深喉唾液样本及进行鼻咽拭子採样,但直至28日才一併收到两次检测的结果,即两次检测分别等候了九天及三天才收到报告,质疑检测结果严重滞后。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指出,本港检测滞后是现时较大的防疫漏洞,当患者带病上班,会增加社区传染风险,政府要尽快改善“愿检尽检”的检测安排,加强收发深喉唾液样本樽,并需在24至48小时内有检测结果,否则会白费功夫。他又说,相信本港实验室的检测量未有用尽,认为政府在安排数十万人接受定期检测的同时,也应同时增加实验室等服务,以应付增加的化验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关注承办商发放检测结果的时间未如理想,一旦发现便会与检测承办商联络督促尽快完成检测报告,亦会停止再向该检测承办商提供样本,务求令其手上样本尽快处理。并称政府放宽限聚措施令检测量大增,故造成挤塞,希望各个承办商能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