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月29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截至今天零时,香港新增50例确诊病例,当中2例为输入性病例;48例为本地确诊病例。政府第二次突击封区,昨晚围封疑天井垂直播毒的北角东发大厦,通宵为居民做新冠病毒强制检测。到今早(29日)7时许解封,居民可以陆续离开。政府表示,截至凌晨2时,约475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没有发现确诊个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次是政府六日内第三度“封区”。昨晚接近七时,大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忽见大批军装警员突然来到北角锦屏街,火速在东发大厦外拉起封锁线,并广播促途人离开,之后即围封整幢大厦。物资车亦随即驶至,大批工作人员搬下帐篷、桌子、检测用电脑等,迅速搭建检测站,两小时后开始为居民检测。
特首深夜到场视察
据了解,东发大厦四座共有逾2000人居住,比碧街封锁区人数多逾一倍。为赶及凌晨二时前完成检测,清晨七时前解封,今次搭建了17个帐篷,并在C座与D座之间设立八个登记点,以加快进度。
有住户在准备外出时被拦截。C座住户梁女士则刚好放工回家,遇上封区,被带入封锁线内,她说十分突然,但认为是好事,“我已经做检测,但知道大厦内仍有人未做,封区有助大厦清零”,不过她关心部分居民早前已经离开,“好多人见到不少住客已经离开,希望政府追踪到他们。”
居民闻邻居确诊:似死神走近
另一位C座居民施先生说,见到大厦确诊数字飙升,形容“好似听到死神的脚步声”。家中有老有嫩,他很担心会中招。他认为封区强检可找出隐形患者,令人安心,“前晚已准备食物,以防随时封区,老板都准我在家办公”。
民建联东区支部社区主任洪志杰说,东发大厦昨日检测率仍未达六成,爆疫最严重的C座只有约七成人做检测,其余座数不足五成。他呼吁居民踊跃检测,否则无法清零。另外天井存在播毒隐患,他担心该大厦有可能继续爆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认同封区检测,认为有助厘清C座传播有否牵连其他相连大厦或附近居民,若检测找到好多个案,应尽快撤离居民。他指封区属滞后措施,政府应更精准划出区域,做好准备工作。
政府公告表示,东发大厦C座近日有13宗确诊个案,专家已实地调查是否存在环境因素,情况令不少附近居民担心。经过风险评估后,政府认为需要围封强检,消除区内居民疑虑。
疫情肆虐旧区,专家总结肇因,认为家居乾涸的隔气弯管、被更改后胡乱接驳的去水渠、抽气扇排气垂直散播、天井太窄排气不佳等,都是病毒扩散的渠道。专家提醒,疫情期间市民应加强家居防疫自保,包括定期为隔气弯管注水;大厦有天井的住户,可将面向天井的厕所或厨房窗关闭,以防病毒入屋;当洗澡或如厕时,可使用抽气扇,并留门罅位通风;若同层或大厦出现感染个案,居民即使出门揼垃圾,都应该戴上口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变种病毒再现香港
值得注意是,香港录得一宗输入个案,患者由韩国返港,属于在英国发现的变种病毒株。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指,经化验后发现早前确诊个案中,再发现多2宗个带N501Y变种病毒个案,即会在英国、南非变种病毒个案中找到,分别来自瑞士及菲律宾的患者。
张竹君指,确诊的韩国输入个案(编号:10315),该个案经快速测试后为N501Y基因,即早前英国及南非的变种病毒,需要详细检测才得悉详细分类,而早前确诊的两宗个案都属于N501Y变种病毒,为从瑞士经多哈坐QR818航班,1月21日抵港患者(编号:9913,张竹君之后更正为9943)及由菲律宾1月21日抵港者(编号: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