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2020年1月在中国城市武汉爆发后,新冠疫情蔓延到190个国家。截至2021年1月15日,全球累计死亡人数超过两百万,确诊超过9000万。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2020年9月28日,全球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突破一百万大关。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20年1月在中国城市武汉爆发,迅速蔓延到寰球各地。3月,寰球卫生组织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定性为「全球大流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记录死亡案例的方法不同;还有一些国家当局被指统计疏漏或者故意低估。
此外,春季疫情期间的确诊病例数字可能低于实际感染人数,当时许多国家还没有推行大规模检测。
为什么新冠疫苗较低效能仅为50%
随着全球冠状病毒死亡人数接近200万,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推出首要代新冠疫苗。
根据寰球卫生组织的指导方针,疫苗制造商必须达到50%的疫苗效能目标,这是许多领先的西方疫苗候选产品早已跨越的门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将接受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最近几天这在澳大利亚引发了该疫苗是否足以达到群体免疫的重要讨论。
然而,目前没有疫苗可以明确保证可以做到群体免疫。
到目前为止,监管机构批准的疫苗只能降低新冠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不知道它们是否能防止接种疫苗的人感染上这种病毒,或者防止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也不知道这种保护能持续多久。
尽管存在这些未知因素,寰球各国已经订购了数以亿计剂效能参差的不同种类的疫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尽管50%的效能目标乍一看似乎很低,但专家们认为,这足以在全球卫生紧急状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为什么会设定这样的目标呢?当我们谈论疫苗的效能时,需要了解些什么?
疫苗效能(efficacy)与有效性(effectiveness)指什么?
首先,了解疫苗效能和有效性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南澳大学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教授阿德里安·埃斯特曼(Adrian Esterman)告诉媒体,区别很简单。
“效能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有效性探讨的是:‘它在真实人群中的效力如何?’”埃斯特曼博士说。
换句话说,如果在一项临床试验中有100人接种了疫苗,那么50%的效能意味着50%的接种者将对这种疾病免疫。
但是埃斯特曼博士说,如果同一种疫苗在社区中广泛推广,那么这一效能数字可能会波动,因为该试验可能没有考虑到人口统计的每个变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例如,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的数据,每年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在40%至60%之间波动。
埃斯特曼博士说:“在试验中,通常会对允许参与的志愿者非常挑剔。”
“例如,你可能不想要晚期癌症患者或孕妇。”
“但在现实寰球中,人们会怀孕,而且确实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尤其是慢性病缠身的老年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衡量有效性,疫苗制造商进行了第四期试验,监测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不可预见的问题。
近期,多个国家发现新冠病毒发生变异,疫苗的作用更有待时间的考验。
素材来源:BBC NEWS,ABC NEWS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