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扬抗疫随笔 | 法国为何打疫苗又是一地鸡毛?!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1-01-10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年伊始,一象不见更新。只有一只象鼻子高耸在法兰西的天幕上,打出一个巨大问号:什么东西不知活在哪,已知死在哪?谜底很奇怪,是疫苗。

1月4日,法国各家电视台上的各位记者请的各位医生嘉宾都在重复同一个问题和同一个答案:法国的56万疫苗保存在哪里?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HAS)24日批准了美国辉瑞和德国BioNTech生物技术公司联合疫苗,这是27日启动接种之前的收关监管环节。

新年的疫苗在法国,量出一种极特殊的身世:没人知道她活在哪,却有人知道她死何处。专家们预测:照法国这个打法,会有三分之一疫苗进入垃圾箱。真是信息量没有较大,只有更大!在法国写抗疫随笔, 没有最荒诞,只有更荒诞。

本来我在巴黎旺多姆广场盘桓不舍,瞻仰拿破仑功劳柱之际,曾经以为,法国抗疫的滑铁卢只是口罩、检测和隔离,“最荒诞”已经无处藏身,没想到“荒诞指数”还能被打疫苗超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欧盟成员国12月27日同步开打辉瑞新冠疫苗

一般正常人认为,疫苗研发难,实验难,成功难, 谁都没想到,在法国,“打”成了大问题。如同一道米其林三星美食,发明、烹制摆盘都好了,“吃”反而成了问题。够荒诞吧?

本人在首要篇抗疫随笔的里,曾经曾经说了一个句子,网友啪啪打赏:“靠幽默与现实拉开距离,靠适应荒诞继续现实下去”。今天说说,你适应不了的荒诞,怎么办?

掰一掰手指头,欧洲开打辉瑞疫苗一周,下面几个数字,可以勾画法国之荒诞鹤立鸡群的姿势。英国打了快100万人,德国24万(尽管专家仍然认为不够快,老百姓仍然不满意,但算个及格吧?)意大利十万,连一些“蕞尔小国”也以万记,所有国家法国垫底--516!看到这个数字,定让经历过文革的人心惊肉跳,怕被红卫兵“揪出来”。而下面这组数字,让人吓得心惊肉跳之后,气得七窍生烟;然后浑身瘙痒,还不知道挠哪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12月27日正式开始辉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巴黎大区René-Muret医院的一名78岁老人成为全法首位疫苗接种者。

除了516,还有一部47页之多的“法国接种疫苗指南”,据说,没有一位医生能有耐心有时间读完。还有一个保护个人意愿不受侵犯、三头截五头堵长达十天“评估、思考、反悔”期(个人愿不愿打的5天医患协商思考期,还加上5天可以反悔期)。

至此,不能不佩服法国官僚制度的创造力:法国借打疫苗之机,创造了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实行三包代办托运管退管换的“法国疫苗愿打愿挨全攻略民主路线图”。

法国迄今已经购买56万支疫苗,电视上“你方说罢我登场”的专家、医生,居然没有一个人清楚知道这些“宝贝”如何运输、保存、分配,今天身在何处。有的城市腾出体育馆“人等苗”,有的地方是有权打疫苗之医生缺乏而“苗等人”,有的医院是有冰箱没疫苗,有的有疫苗额度而没买到冰箱,真个一派漫天问号、一地鸡毛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之混沌景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法媒1月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法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强烈不满,表示接种进展既不符合时局,也不符合民情。

马克龙对516也无法淡定了,与应对黄马甲轻声细语的大辩论强调判若两人,罕见地放出一句狠话:“我没日没夜工作你们执行打疫苗任务怎么像家庭散步”?马克龙病后吐真言, 真能振聋发聩吗?反对党市长一句“国家丑闻”真能让“国家"惊醒吗?一向盲目乐观的我,不得不把眼睛睁开一道缝。

有人说,马克龙发话第二天,现把50岁以上医护列入"优打”清单,不是打了几千人吗?有人说,法国是发达国家,只要动起来,瘦死骆驼比马大,您还都看走眼了。打疫苗是一个长期过程,马克龙发表后的几千人,如同心脏电击后的暂时还阳,离治愈“心肌梗死”十万八千里呢!5日政府信誓旦旦的“几百万”的承诺,不能不让人想起5月份" 一周检测70万人”的承诺。问题上,承诺“跳票”或彻底“放鸽子”,有什么后果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冠疫苗

您别烦,我又要说文化了。

法国流传一句名言(或许是别国认为的法国人),叫做“当我们可以做的复杂时,为什么要做的简单?”(pourquoi faire simple quand on peut faire compliqué)? 言内之意就是,宁复杂,不简单。这或许是法国为什么行政繁缛程度远胜于欧洲其他大国的“家常版”源头。

多年观察,法国的法规设立、行政治理理念,没有“舍”的概念,都要“取”,自然层层叠加,而法国人对法国"法典”又特别念旧,无论拿破仑法典还是1905年的政教分离法,很多过时法规,今天还在用。不但在用,而且不断添砖加瓦,添枝加叶,法国行政走上一条“只增不减”的叠床架屋的不归路。今天一部“劳动法”,就是三千多页( le code du travail fait 3 142 pages dans son édition 2017-2018),其欲无所不包,也就必然执行困难,相互矛盾。而560万公务员,为这条行政巨无霸“保驾护航”。一个人玩命吃一个多世纪,从来不减肥,就是今天的法国“超肥仔行政机器”样子了。在经济增长、福利制度运行良好的上世纪70年代,这种肥胖被“增长肌肉”部分抵消,危机被掩盖。但不用说遇到战时状态或如新冠这样的重大危机,即使下场大雪、来个酷暑,也会使其治理能力败相原形毕露。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劳动法》“重量”节节攀升

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尽管法国有诸多有识之士鼓呼“精兵简政”,但终被“主流民意”与文化惯性所淹没,使法国走上长达三十多年的下坡路。至今,冰冻三尺、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法国尽管精英遍地,一旦绞进这台臃肿的机器,立即玩不转了。用我另一个金句总结:“一台用优质金属打造的锈死的机器”,还是不转!

所以,嚷嚷“国家丑闻”的反对党要员,若他与马克龙换位,还是516!他请来的新卫生部长,还是破绽百出,要被“国会质询”;他请来的“疫苗先生”还是管不了516的事,这么说您清楚一点了吗?


回顾一下法国一年来的抗疫爬痕就会知道,法国的问题,不在于精英思想与政府决策,而在于“执行”。马克龙首要次电视讲话就说“我们处于战胜状态”,难道法国人听不懂什么叫战争?难道战争可以“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打赢?所以,马克龙这句话等于白说。而行政繁缛使执行力的超级低下,行政层级叠加,使指令层层递减,消于无形,使非战时的政策执行也效率低下。这是推开“口罩门”的把手(前卫生部长在国会作证时拒不认错,因为她早就下了囤积口罩指令,只是下面没有执行),是解读“检测门”的钥匙(马克龙号召大规模检测,然后实施追踪、隔离之际,还不算太晚,如果能有效执行,法国不会今天这个德性)。而理解“隔离”失败,恐怕就只有到“自由确实论”中去找线索了,因为众所周知,隔离没有强制等于没有实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周一,卫生部长韦朗在巴黎Hotel-Dieu医院考察时表示,全法当天有“数千人”接种新冠疫苗。(BFM截图)

说到底,检测是一根棉签,法国弄了一个三六九等的权利与规则大典,在战机贻误之后才让“一般化验室”加入,而因为没有“加班苦干”,结果也自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会从周末、假日以外的“散步”中产生。这是战时状态吗?

说到底,疫苗是一个针头加针管,关键是一个"打"字,让我学几分钟,我也能给您打。过去单位打流感疫苗,都是一位“燕姐”操刀,没有指南。为此折腾出一个”疫苗大典“,不嫌浪费A4 吗?一个10天的思考反悔期,不怕疫苗过期吗?

今天,已经有好事专家算出垃圾桶的容积了:照法国这个打法,将有30%的疫苗的归宿是这里!不怕脏了苗苗她的好出身吗?

看到这,小伙伴会呛,不适应如此荒诞怎么办?我说,要提建设性意见。我想了一下,有了比较自满且明确的答案。

以30年长度看,法国办的最漂亮、又可持续的是哪件事?嘿嘿 ,答案与中国正好相反,是踢足球! 

为什么法国国家队强?是零件好(球星云集),机器也好(规则是国际通行的规则)。试想,如果由设计47页疫苗指南的“好零件”设计足球比赛规则的“机器”,那一定是打疫苗的下场--一定多出80多种越位姿势、规定姆巴贝射门的角度、用毫米单位衡量手球与否的体位、裁判不许穿梭队员之间而佩戴红外线望远镜……这比赛一定没法看了,但这些规则的初衷,都是“善哉善哉”的呀?好心办坏事,对吧?

那么,法国成功打好疫苗的答案就浮出水面了:由国足领导,取国际规则,进球就算赢,裁判说了算,不要出“法国例外”的“幺蛾子”,就天下太平了。如同一脚直接射门,一针扎下去就是了!


(本文作者:书扬)

编辑:振红

下载移动客户端,更多精彩资讯指尖尽掌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