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近,多家知名媒体发布了国际组织Oxfam新近的一项报告:
“疫情导致的粮食危机,估计会持续到年底,全球平均每天都可能会有1.2万人死于饥饿,这比病毒本身造成的死亡还要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Oxfam称在经历供应链切断和其他种种灾难(蝗灾、洪灾)后,粮食生产商供应不出来粮食。
寰球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经历危机级别饥饿的人数可能高达2.7亿,比去年增加了80%以上。
疫情就像压死骆驼的收关一根稻草,许多人陷入贫困、饥荒最终只能活活饿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方面是饥饿,另一方面食物浪费,却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研究显示,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食物,以及一半的蔬果都被丢弃,而不是被吃掉。每年至少有13亿吨食物,被白白浪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研究显示,目前新西兰人每年浪费了$18亿的食物,约122,547吨。
这相当于350架波音747巨型飞机的重量,或者说每人都浪费了29公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94%的新西兰人都在浪费食物。
但79%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有浪费行为,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
这些被浪费的蔬果中,具体有多少是因为太丑而被丢掉的,我们或许不得而知。
但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5%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或食用外部有缺陷的苹果。
英国《独立报》曾表示,蔬果“长得丑”,是该国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英国,有25%的苹果、20%的洋葱、13%的土豆,都因为“长得丑”而直接被丢弃。
大量草莓仅仅因为尺寸不符合超市的规格,就被直接扔掉。
新西兰Nola’s果园也表示,新西兰人对水果确实挑剔。只要水果有一点疤痕或斑点,就得被当成次等品来销售,价格低还没人买。
在新西兰,不少华人都有一个感受:
对于蔬菜、水果来说,超市是个无比残酷“等级森严之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超市也看“脸”。
长得光鲜亮丽、没啥瑕疵的一般都成了“名片”,被小心翼翼包装打造,出口到国外,代表新西兰走向了寰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New World就是首要梯队。
它往往开在比较高档的社区,蔬菜、水果、肉类的品质,一般都是很好的,当然价格不是很美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ountdown和Pak’n Save超市属于二、三梯队。他们基本属于大众品牌,种类齐全,蔬果质量过关,价格适当。
而说到华人超市的有些蔬菜水果,尽管价格确实很占优势,在品质上有时就稍逊风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些长得更“丑”的,要么被扔掉,要么直接烂掉。
不过,还一些长得有特色的蔬果意外贡献了价值。
在新西兰版“淘宝”Trade Me上,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个“最奇葩蔬果”的评选。
比如下面这根羞羞的茄子,形状实在引人遐想,但为前列腺癌研究筹集了$115。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和羞羞的茄子相比,这个羞羞的红薯,那是长得更加放肆了。简直是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红薯。
它惊人的表现力,也为前列腺癌基金会筹集了$245。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长出了个“龙头”的辣椒,得是有一颗多不安分的心,可能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吧。
但它靠着自己的颜值,为一个受飓风影响的菲律宾家庭,筹得了$100美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这个快成精的斐济果,明明生来就是个feijoa,偏要长成“Kiwi鸟”那样,这是有多不认命。
最终它仅以$25被拍卖走了,不知道心里是啥滋味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下面这个丰满的橙子厉害了,一双翘臀估计连卡戴珊都得甘拜下风。
当然,它的战绩也不错,最终拍得了$112。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很有想法的“大屁股梨”,也为新西兰子宫内膜异位症,筹得了$100。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这两根纠缠不清的胡萝卜,束缚在彼此的怀抱里,为一只导盲犬筹得了$101。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这个连体苹果,也拍得了$18。
不知道买它的主人,会从右边先啃,还是左边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能长成这样有特色的可谓凤毛麟角。
大部分丑果,确实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超市中,大多数的命运都以“丢弃”收场。
研究显示,到2050年时,寰球人口将增加20亿,达到90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寰球粮食产量将必须至少增长60%。
但与此同时,寰球耕地及自然资源正在接近极限。
我们真的就能这样一直浪费下去吗?
如何拯救食物浪费,成了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大紧要的难题。
在新西兰,有一个名叫The Odd Bunch的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7年,Countdown推出了The Odd Bunch蔬果袋,专做“丑生意”。
随着人们消费思想的转变,这些长得丑但价格低的“歪瓜裂枣”,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短短2年时间,1500多万个苹果,100多万公斤的红薯,以及600多万个辣椒,进入了新西兰人的餐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ountdown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他们已经拯救了500吨丑蔬果,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追求“完美的产品”。
与此同时,更多新西兰人也开始行动起来,拯救食物。
Kiwi Harvest组织:每月从全国200多个超市“拯救”4万多公斤过了理想食用期(BBD)的食物,然后分发给全国215家慈善组织和社会福利机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Everybody Eats餐厅:用超市丢弃的健康食品为原材料,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吃上一顿好饭,餐费随意,不给也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Foodprint手机APP:低价销售餐厅和咖啡馆没卖完的食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与此同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不断推出类似The Odd Bunch项目,拯救食物浪费。
食物浪费可以说是全球性危机,需要我们所有人有意识行动起来。
不浪费任何食物:将剩余食物用于下一顿饭或另一道菜
按需采购:应当理性购物,不要超量购买
避免偏见:“丑陋”或形状不规则的水果和蔬菜,看起来略有差别,但质量同样好
检查冰箱:将食物储存在1-5摄氏度之间可以较大程度地保鲜和延长保质期
剩余堆肥:出现一些食物垃圾可能无法避免,可以设立堆肥箱
捐出余粮——分享既是关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