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这些官员们虽然极力呼吁,但是本国的民众并不买单。以美国为例,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在推特上发文称,白宫将在本周的假日招待会上使用澳大利亚葡萄酒。推文还讽刺称,“由于北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实行强制性关税,可怜的中国葡萄酒爱好者将错过好货。”
但推文一发布,立即遭到美国网民的一片讽刺和斥责。不少网友称:“这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方推特吗?我们是在美国的幼儿园吧。”“他们发这条推特时一定喝醉了吧。”也有网友称:“太小气幼稚了,快长大吧。顺便说一句,请支持一下美国自己的葡萄酒吧。”
还有网友怒斥:“美国正在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白宫这是要用澳大利亚葡萄酒为美国疫情干杯庆祝吗?”
也有网友表示:“不买葡萄酒等于侵犯国家主权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白宫瞎操什么心?一个国家的主权难道是靠卖出来的吗?还不如管管新冠疫情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到中澳冲突,就不得不提一下前两天在全球都火了的“漫画事件”。
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发布的一幅描述澳大利亚军人在阿富汗暴行的CG图片,让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恼羞成怒。莫里森不仅要求推特删除相关图片,还口口声声要中国道歉。
但赵立坚并没有如他所愿,反而将有关推文置顶。在11月30日和12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也连续驳斥了澳方的无理要求。就在外界观察澳大利亚下一步将作何反应时,莫里森却突然放低了调门。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2月1日报道,在每周一次的党内会议上,莫里森对议员们表示,“漫画事件”不宜再扩大。
看来总理终于意识到,是他自己这一嗓子吼的全寰球都想起来、听清楚澳洲军队做过了什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在会上重申,澳大利亚对华关系的双重目标是“始终保护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和“努力保持互利的贸易关系”,并强调“我们的策略必须有耐心和战略性”。
就在莫里森试图“灭火”的同时,澳大利亚媒体却仍在“拱火”,这次他们瞄准的对象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悉尼先驱晨报》在报道中声称,在莫里森呼吁冷静之后仅几个小时,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再次挑起了争端”。
原来,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秘书长日前致电中国驻澳大使成竞业,就赵立坚有关推特事件表达不满时,成大使坚决拒绝了其无理指责,并且中国驻澳使馆网站随后也刊登了发言人表态,指出澳方某些政客的“错误解读”和“过度反应”,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转移公众对澳军在阿富汗暴行的关注,二是将中澳双边关系恶化的责任诿过于中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许还有一个企图就是在澳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发言人说。
而此番表态,也被澳媒视为“违反外交礼仪”的行为,他们认为中国使馆透露了双方通话的“细节”。
但问题是,在澳方高调要求中国道歉时,早就宣称将会联系中国大使表达不满,中国使馆发言人表态也仅在开头提到一句“昨日,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秘书长打电话给中国大使,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有关推特事表达不满。中国大使坚决拒绝了其无理指责”,何来中国使馆“透露”细节一说?
不过,澳方一些官员似乎对此耿耿于怀,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报道称,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秘书长亚当森正计划周二晚些时候或者周三再次致电成大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来,这事儿还没完……
同样是在昨日,“护主心切”的天空新闻播出了一段谴责中国的环节,但节目中举出的例子却让懂点中国历史的国人都哭笑不得。
这段在标题宣称要声讨“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新闻视频,在开头引用澳方关于本次争议的解读,按着部分反华政客的口径,单方面地曲解我外交部发言人的原意和转发漫画的内容,对中方进行抹黑和歪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截取自天空新闻澳大利亚频道视频主页
上述这些,其实是不少西方反华媒体的常规操作,并没有什么新意。
这个自作聪明的主持人先是宣称根本没有哪国军队能宣称“自己的战争历史是清白的”,随后,他顺着前面这个荒诞的假设,搜肠刮肚地找到一堆所谓“中国历史上搞过屠杀”的例子,强行将其作为自己抹黑中国的抓手。
可尴尬的是,他举出所谓“中国政府搞屠杀”的例子,是下图这个事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截取自天空新闻澳大利亚频道视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截取自天空新闻澳大利亚频道视频
虽然澳洲方面已经决定要冷处理这次的冲突,也许再过不久这件事儿就不再有媒体报道,但政客们的行径却已经暴露在了明事理的人眼中。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除了一些批评澳大利亚政府“双标”以及“白人至上”心态的外国网友外,也有在华工作的澳大利亚人表示对本国政府行径看不下去。
这位澳大利亚人在推特上用中文给赵立坚留言道,“今天作为澳大利亚人感到非常惭愧,非常抱歉。”他表示,自己十年前离开的澳洲和今天的澳洲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素材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观察者网,SMH,环球网,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