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来势汹汹,前日终於有感染源头不明患者承认潜伏期内曾经召妓。大公报记者过去一星期,实地走访多幢凤窦林立的大厦,仍见有不少嫖客光顾,情况令人忧虑。
政府昨日宣布,明日起关闭夜场,但“一楼一凤”属个体户,并不违法,也不在关闭範围内。对於如何堵塞风月场所的防疫漏洞,网上有不少人献计,有人建议在大厦出入口安排保安,强制要求进入者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令嫖客尴尬,万一有人感染,也可帮助追踪。
民建联副秘书长颜汶羽认为,强制出入大厦的人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变相惩罚楼上住户;若是强制,就应全港大厦实施,相信实际上难做到。他建议警方、入境处等执法部门加密查牌,相信足以收阻吓作用。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认为,风月场所内的活动,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紧密接触,非常高危,疫情下应关闭有关场所,他支持执法部门加强巡查扫蕩。
娱乐场所在第四波疫情下势将成为播疫源头。大公报记者到不同的娱乐场所实测,揭示部分场所的防疫措施,例如体温监测只属门面功夫,进场人士“直行直过”,完全欠缺监管;不少酒吧在接近凌晨时分,入座率高逾九成,远多於五成的政府要求上限。
记者日前在晚上11时许,到兰桂坊视察,多间酒吧门口也有安装自动体温监测,但进场人士并非每一位也自动自觉量体温,例如一行四至五人,只有前排一两人守规矩,主动量度,后排两人“直行直过”,其间没有店员监测。
限聚令下,不可多於四人聚集,部分顾客因见酒吧满座,改为外卖支装酒,站在门外一边饮酒,一边聊天,不少群组聚集多於四人,他们把酒言欢,口水周围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