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5月20日,“谷歌暂停支持华为部分业务”等消息传出。美国商务部还宣布给予华为90天临时执照,意在为依赖华为设备的美国通信商留出余地。
对此,5月21日上午,深圳,华为总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毫不避讳回应了当下热点,包括众多敏感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一年前就受到美国实体管制了,大家要骂就骂美国政客,这件事不关美国企业什么事情。
美国的“90天临时执照”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我们非常感谢美国企业,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的很多顾问来自IBM等美国企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华为的5G是确实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公司不会出现特别断供情况,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春节的时候我判断美国打击的时间出现是两年以后,有充分时间。
孟晚舟的事件我们意识到可能时间推前了。春节加班期间,保安、清洁工、餐厅服务人员,5000人都在加班。好多人都不回家,抢占时间奋斗,五一节也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没回家。本来要下个月,这个月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要冷静,要沉着,最终要打得赢才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为会延续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在现在的形势下,上个星期中移动招标,40个城市,华为中标37个。美国禁令下来,华为增长速度会下降,但不会造成公司的负增长,或者对产业造成伤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除美国芯片,要共同成长,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我们有备份。”任正非表示,华为在“和平时期”都是一半来自美国芯片,一半来自华为,华为不能孤立于寰球。
当记者提问关于困难时期还要持续多久的问题时,任正非回答:你可能要问“川普”,不能问我。
华为也能做美国芯片一样的芯片,但不等于说华为就不买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5G容量是4G 20倍,2G一万倍,耗电下降10倍,体积下降70%。我们有几十年都不会腐蚀的材料,这些特性很适合欧洲。”他还补充了一句:“欧洲跟我们沟通很密切。”
“我们量产能力还是很大的,不会超出我们公司负增长,不会对产业发展做出伤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科技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小公司产品超级尖端,但是在我们的行当上(5G),我们做到了前列,但是整体国家而言,我们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是我们为了一个理想,为了站在寰球高点上,为了这个理想,跟美国迟早就是会有冲突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这种形势,我们确实会受到影响,但也能刺激中国踏踏实实发展电子工业。过去的方针是砸钱,芯片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等。但又有多少人还在认真读书?
光靠一个国家恐怕不行,虽然中国人才济济,但还是要全球寻找人才。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抱这个寰球,依靠全球创新”
谷歌是一个好公司,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公司。谷歌和华为也在讨论应对方案怎么做。“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没有停止供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对华为有两种情绪,一种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华为,一种是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任正非说,自己的小孩就是不爱华为,因为他爱苹果。“余承东总说老板不为我们宣传。我们制止他们瞎喊口号,不要煽动民族情绪。”
我们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的生态很好,家人出国我还送他们苹果电脑,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爱华为手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小孩,我创业时太忙,与她们沟通时间少,我年轻时公司处于生存的垂死挣扎中,经常几个月很少与小孩有往来,我亏欠她们。
她们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她们很努力,比如小女儿小时候每个星期要跳15个小时的舞蹈,大学时做作业做到凌晨两点,甚至四五点钟。”
“华为不轻易允许资本进来,因为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的理想的实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动用备胎,体现了自主创新,但不想孤家寡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不能伤害朋友。 ”
任正非:每年采购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从来没有排斥和抵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记者提问:“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华为对基础科学教育和研究有哪些具体动作,这将对华为未来发展有何支撑?”
任正非介绍,华为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形成这种组合在前进。
“我们自己在编的15000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我们还有60000多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我们一直支持企业外的科学家进行科研探索。”
几个小时的采访,金句满满颇显大企业家风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起任正非,一个44岁的男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债务。
老婆跑了,一个人带着父母和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创立华为公司的时候,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用了27年生生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寰球首要的位置!
这才是真正的逆袭,真正的白手起家!
水逆期:事业爱情双双低谷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家中还有兄妹6人。
1963年,任正非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离毕业还差一年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批斗,却也跟他说了一句重要的话:要不断学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任正非也是这么做的,他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自学完,接着还学习了逻辑学、哲学和几门外语。
1983年,任正非遇到了自己的首要个坑:他在一笔生意中被人坑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
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因此,任正非在南油集团的铁饭碗保不住了,因为这件事老婆也与他离了婚。
任正非这时直达人生低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创业期:苦
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任正非根本没有时间感伤,他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条下海干实事的道路。
1987年,任正非向别人借了2.4万元,租了个破厂房,跟5位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名为“华为”的公司,那便是华为最早的办公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后,任正非凭借深圳特区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
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较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对于任正非这样的通信技术门外汉都是一样的,都要从零开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也看到了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的无奈。
43岁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展现出了他商业天赋,决定自己做研发。
当时,条件有多简陋?厂房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排开,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91年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当时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会直接面临破产。幸运的是,这3台交换机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运营。
任正非说:“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走出国门,主动进攻,在市场搏击中学习,熟悉市场,赢得市场。我们决不后退、低头,不能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
艰难期:背叛
和无数创业者一样,任正非也曾经历过艰难时期;这段时光还是他所谓的左膀右臂带给他的。
李一男被外界公认为“华为接班人”。任正非对他极其信任,将公司的很多重大决策都交由他决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0年,李一男离开了任正非,他用从华为结算及分红的1000多万元创办了“港湾网络”,随后便用尽手段挖角华为,一时间华为人才流失严重,风雨飘摇。
而任正非当时身患抑郁症,母亲也因车祸离世,华为内部人才又不断流失。就算如此艰难,任正非也没有被生活压倒。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4年,他终于缓了过来并腾出手开始收拾李一男,他开始针对港湾网络进行反挖角,很多之前被挖走的老员工又回到了华为,与此同时,任正非还把李一男告上了法庭。
2006年6月,华为大手笔收购了港湾网络,李一男重新回归华为。这是任正非的气魄,也是对李一男较大的惩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极峰期:成为龙头老大
再后来,华为的路越走越宽。2010年,华为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2012年7月,华为又跻身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目前,华为已成为全球较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而且已超越诺基亚和爱立信,成为下一代电信技术的领先供应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如果没有了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在电子商务上分分钟取而代之。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因为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背后其实是大量的外国资本,但华为不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国民营企业,还是一家没有上市圈钱的公司,并已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在中美贸易战,美国用尽手段打压华为,只能说美国与中国相爱相杀多年,他却从来不懂中国!中国,你弱小那我就照顾你!你强大,我不怕你!你打压我,那我只会越来越强!
华为,真真正正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让全寰球知道!
“华为”,寓意“中华有为”,
并愿为中华的崛起而为之!
就听任正非所说:
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
美国,爱咋地咋地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源:搜狐新闻,环球人物杂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