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多、资源多、前景佳,近年内地大学成为本港学生的优选,报名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不过,本港对此的整体重视程度不足,尤其在疫情下,跨境港生要经历检测、隔离、开支增加等问题,但未得到支持。议员和校长均指出,今年的跨境港生特别需要帮助,他们呼吁有关方面优化机制,鼓励内地升学,促进两地学术文化交流。
教育局表示,入读内地186间指定大学的香港新生可申领「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资助,免入息审查资助金额为5600港元,金额和去年一样,并无因应疫情而有所调整。目前身处深圳的明仔已经在深圳酒店隔离了两天,两周后要到北京的大学报到。父母因工作关系不能陪同儿子北上,懂事的明仔留意到资助计划的新闻,却慨叹「有点失望」。
检测隔离使万元 资助仅5600
「我前日做咗检测已经使咗两千元,又买多咗防疫用品,再计埋14天隔离的酒店租金及日常饮食,阿爸阿妈加埋要畀多起码成万元。」明仔说,本已得到香港某间大学的取录,但经过思考及与父母商量后,即使面对疫下,他亦坚持初衷到北京读书,「因为我之前实地看过,很喜欢北京的环境,也想有不同的人生体验。」
事实上,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愈来愈多人意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多,香港学生到内地高等院校升学趋增,今年总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有接近一万一千人。特区政府虽然有相关措施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如昨日提到的首年入读内地指定186间大学、包括参与「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的122所院校的香港学生,可以申请「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惟社会各界均认为资助如象征性质,并不足够,难起鼓励作用。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张国钧表示,现时政府对资助学生内地升学拨款金额不变,特别是免入息审查的资助额一向偏低,其实支持度很低。他认为,当局应该考虑增加支持,吸引更多香港学生到内地升学,了解内地文化和社会状况,更能联系起两地的人际网络。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
•拥有香港居留权或香港入境权,或持单程证来港
•在香港接受及完成高中教育
•于2020/21学年,正在指定的186所内地院校修读学士学位课程
•全额资助为1.68万港元,半额资助为8400港元
免入息审查资助:
•拥有香港居留权或香港入境权,或持单程证来港
•在香港接受及完成高中教育
•于2020/21学年,正在指定的186所内地院校修读学士学位课程
•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考获「3322」的成绩,即中国语文、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以及数学和通识教育 达到第2级的成绩;或通过「香港副学位毕业生升读华侨大学衔接学位课程试行计划」升读华侨大学
•资助金额为5600港元
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月21日或之前,将填妥的申请书及相关文件透过邮寄方式送交教育局
•计划不设名额上限,非新生申请已于上月14日截止
•资助款项会按年发放
•资助年期为有关学生于指定内地院校就读的学士学位课程的正常修业期
•申请人同一学年只可接受两种资助其中之一
数据源:教育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