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相信不少国内的小伙伴们都出门踏青或是寻了一个隐秘的山林度假去了吧~
但出门没多久就会后悔了,
真的是太热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查天气预报,“您好,一份30+气温请查收”!
国内高温近40℃,地表温度超60℃
在刚刚来临的5月,北方6省会级城市齐齐冲击今年首先30℃!
据中国天气,14时43分,太原气温达到35℃,迎来今年首先高温日,并打破历史最早高温纪录(之前纪录为1981年5月7日),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内首要个成功“点火”高温的省会级城市。
而天津紧随其后,14时49分再次突破35℃,成为今天第二个“点火”成功的省会级城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更不用提南方的几个省了,几乎天天的气温都在30℃+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天气)
一些城市的地表温度甚至超过了60度!
监测显示,
5月1日下午,
西安较高地表温度达到63.7℃,
创下5月上旬较高纪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百度)
5月头一日之内全国气温集体“奔三”这事背后,隐藏着真正令人担忧的事——
这次的五一热,
是打破几十年纪录的那种热,
而华北黄淮地区甚至可能会打破1951年以来最热的五一温度记录,大部分地方五一气温都比往年高出1-3度,甚至5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说仅是五一都已经热得要化掉了,2个月后的夏天又该怎么办呢?
去年全球的高温新闻都还历历在目:
2019年的青藏高原,甚至迎来了历史以来首先夏天——拉萨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22摄氏度,首要次达到了气象学定义上的夏天…
今年入夏这么迅猛,怕是还要要破纪录了…
而NOAA(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最近已经官方批准了这些猜测:
2020成为历史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的几率
高达75%!
几乎是很高,
今年会成为地球记录在册最热的5年之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小伙伴要说了,没有什么热是空调+冰西瓜+冰阔落不能解决的!实在要出门的话,大不了是边走边抱怨“热死了”,收关再冲回空调房嘛。
但是,
热死了是真实发生的!
北京2000多万人,
每年平均有560人因高温天气暴露而死,
全中国有6万人,
死于高温天气造成的直接影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百度)
据报道,一位户外工作者特地避开炎热的白天试图在晚间干活,结果还是出现热射病症状不幸离世。
医生表示他的器官“就像被蒸煮过一样”。
高温之下,年老体弱的老年人也成为了高温人群,
日本社会众多的老年人,也就造成日本高温天气下巨大的死亡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就不仅仅只是冰西瓜和冰阔落能解决的问题了...高温这个天气名词,背后隐藏的危机,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我们所熟知的野火、冰川融解、干旱等等人类大灾难,都与之有着深刻的联系。
温度,远远不止一个数字那么简单。
澳洲大火连烧数月
2019年底,澳洲的一场山火让全寰球都跟着揪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场山火在肆虐了200多天后,终于被全完熄灭,但是人们的生活已经在大火中被改变。
全澳过火面积达到了1260多万公顷,相当于整个韩国的国土面积!
从上空望去,这片原本葱郁的土地呈现出大片焦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火还造成至少26人丧生,10亿动物葬身火海,上千所房产被大火吞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6亿澳元,还间接造成了旅游业6.12亿澳元的损失。
树木被毁,家园被烧,动物灭绝,人员伤亡...在那差不多6个月时间经历的这一些仿佛一场末日电影,让然不敢再去回想。
从去年10月烧到今年3月的山火一共产生了4.34亿吨的二氧化碳!
这让当时澳洲的空气质量极度下降,一度打破最差空气纪录,而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澳洲,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影响下,大火造成的污染蔓延到了全球各地…
在大火烧到一半的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表示,澳洲的大规模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霾将很快绕地球一圈回到澳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BBC)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山火带来的烟霾已经越过南美,使南美的天空已经开始变得朦胧,并预计在1月8日之前将在“全球绕行”。
这些烟霾已经从澳洲传播了6500多公里,其中一些烟霾已经到达了智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专家表示,因为气候的变化,加剧了这场史前无例的大火。
因为这场大火产生了数量“异常多”的罕见雷雨云和雷暴,这些烟霾飞入平流层,其中部分烟霾飘的高度高达17.7公里!
NASA表示一旦这些烟霾进入平流层,烟霾就可以从其源头传播数千英里,影响全球的大气条件!
寰球气象组织更是估计,部分烟尘更恐飘落至南极大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BBC)
受到澳洲山火的影响,南美和新西兰的天空甚至都变了颜色。
远在澳洲2,000公里外、位于新西兰南岛的Franz Josef冰川,有人还拍照了这样的照片:原本湛蓝的天空蒙上了一片灰黄,连原本雪白的冰川亦同样染上一层厚厚的泥黄色。
该名网民在帖文中表示:
这些雪,昨天还是白的,今天就因为山火烟霾的覆盖变成了土黄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Sky Post)
而这场惊世大火的起源则很简单粗暴——高温,干旱,降雨少,草木过于易燃,
澳大利亚当时正处夏季高温季节,当地平均气温超过41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由于气候原因,澳洲的山火年年都有发生,但是2019年底的这场山火显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当然,澳洲山火并不是只此一场在去年震惊寰球的火灾。
亚马逊的雨林大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西伯利亚野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非洲荒原野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欧洲各处的山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都在去年烧出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惊人规模,而这一些或许都与全球温度升高有关…
全球变暖,澳洲气温破新高
说起来,澳洲这几年的热浪也是一波赛过一波强…
去年夏天,部分地区的气温甚至超过了50℃,澳洲人民就仿佛被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烤箱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于是,沥青马路在强势的高温下融化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穿着人字拖,从前走泥地的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感觉又回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建筑物也在高温下逐渐瓦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汽车也没有逃脱被融化的厄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出门5分钟,即可获得烈日赠送的新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高温的杀伤力却远远不止这些…
2003年热浪席卷欧洲造成7万人死亡,相当于诺曼底登陆战中盟军的死亡人数;2019年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一切与人类活动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自从19世纪有记载以来,地球温度就一直在上升,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变暖现象开始加剧。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气候科学家Michael E. Mann早在拥有历史较高温纪录的2016年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他的研究显示,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
使2000年以来
出现连续三年最热纪录的“不可能事件”几率
增多了至少160倍!
Michael E. Mann表示,“如果不存在人类活动,那么2016年出现升温现象的几率将小于百万分之一。可以说有75%的变暖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结果在2016年,这个“不可能事件”真实地发生了。
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急剧上升程度创下历史纪录,尤其是二氧化碳,因为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制造水泥,现代社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居不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工业革命之前地球大气圈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是280百万分率(ppm,一种气体计量单位),2019年这个浓度达到了413ppm,是近300万年来的较高点…
尽管相比100年前地球的平均气温仅升高了1℃,但是各种连锁反应相信大家都已经深有体会。
这个1℃不仅影响着人们在陆地的生活,海洋温度也随之升高,而生活在海里的生物们就遭了殃。
澳洲的大堡礁是寰球上较大的珊瑚礁群,然而就在今年,这片珊瑚礁群大面积白化,甚至波及到了此前从未受到过影响的南部珊瑚礁群。
对于珊瑚礁来说,变白就是死亡的开始,而罪魁祸首就是海洋温度的升高。
根据科学家预测,按照这样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大堡礁可能在未来两三年里就会彻底消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的海洋酸化。
大量二氧化碳溶解在了水里,逐渐改变了海洋的酸碱度,也改变了这些海洋生活原本的生活环境。
近100年来,海洋表层的pH值已经降低0.1,
就是这小小的0.1,可能让珊瑚礁迎来彻底死亡的命运。
不仅仅是珊瑚,贝类、海螺、藻类等依靠钙化生存的生物都将受到海洋酸化的影响而逐渐成为完整生物链里的历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全球变暖的连锁反应,还导致大量冰川加速融解。
据了解,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寰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是全寰球变暖速度最快的地方,每年减少的冰川面积有5.4万平方公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南极每年也有多达2000多亿吨的冰川消融,大量冰川化成了海水,又导致海平面的急速升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有的灾难似乎都来自于高温,而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类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气温上升,气温上升造成大火燃烧放出二氧化碳,再一次导致气温上升,自然环境的恶化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死循环,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想弥补和挽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疫情、自然灾害还是特别天气,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警示,在这些现象背后人类需要看到真正的危机。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公众号:带你游遍英国
ID:weloveuk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266725/NOAA-says-2020-likely-hottest-year-recorded-despite-coronavirus-pollution-decline.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apr/27/meteoro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