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大家好像都很熟悉,但有时候说起来,大家也说的不是很清楚。
有人说阿司匹林是治疗发烧的,有人说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脏病的,有人说阿司匹是止疼药,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
一、阿司匹林的历史
1897年德国人霍夫曼为了给父亲治疗关节炎,自己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结果疗效极好。于是阿司匹林被逐渐用于解热镇痛,用于发烧。1898年,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1899年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阿司匹林。现如今阿司匹林因为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挽救了、挽救着全寰球无数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生命。
二、不同剂量作用不同
1、大剂量阿司匹林:
超过4000mg/天,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2、中等剂量阿司匹林:
500~3000mg/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
3、小剂量阿司匹林:
75~300 mg/日,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预防血栓,可用于防止冠脉和脑血管血栓性病变: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外周血管明确狭窄等疾病,预防血栓形成。
三、服用阿司匹林注意事项
1、该吃则吃,不该吃千万别吃
上面我们说了,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作用不同,所以,不同疾病会选择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一般大剂量和中剂量不会出错,但是小剂量,也就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很多人出错。
有很多高血压人,本身没有高危因素,不该吃则吃,结果导致出血;有一些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该吃却没吃,结果导致血栓疾病,导致心梗脑梗发生。
所以吃阿司匹林前,一定找正规医生问问,自己该不该吃。
2、什么时间吃
一般来说只有心脑血管疾病,才会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也就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这时候一般分为两种阿司匹林剂型,一种肠溶阿司匹林,建议空腹服用,这药减少药物在胃内存留时间,从而减少对胃的刺激。另一种是阿司匹林平片,建议餐后服用,这种平片餐后吃,能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
3、观察副作用很重要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莫过于出血,其中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所以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要长期观察是否有出血迹象,尤其是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变黑,极有可能就是出现了,需要立即就诊。并且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看看有没有贫血和血小板是否正常。
总之,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其作用效果不同,用于不同的疾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一定有医生指导,该吃一定吃,不该吃千万别乱吃;并且需要长期监测副作用!这样才能安全有效的使用阿司匹林!
(信息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