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正解局 ,作者正解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它是ICU里把守“生死之门”的收关一道防线,也是抢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终点武器。 它就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全寰球能生产ECMO的厂家不过10家,除了日本一家,其他都在欧美。 ECMO因为疫情“意外”地进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却也留了疑团: 为什么中国只有区区400台? 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自主制造? 1.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 1月22日,武汉一家医院用ECMO成功抢救了一位危重患者,这让不少人感叹“真是不惜一切代价,用这么贵的医疗手段抢救患者”,ECMO这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东西,也因为“贵”被人关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ECMO设备)
其实,早在2年前,网络上的一篇关于北京流感的文章(对话框回复关键词“流感”,获取文章)中,ECMO的贵就已经被人们熟知。
民间有“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形容ECMO的费用昂贵。
有多贵呢?
一台ECMO设备的价格从100万到300万不等,这听起来似乎并不是太吓人,但是治疗费用中,一组耗材套包的价格3-7万。也就是说,开一次机至少几万块。
除了材料费之外,还有设备的运行费用、人员支持费用、检测药物费用等等。
媒体报道过,一周的费用大概要14万左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国内使用ECMO治疗的费用)
就算在国外,ECMO也是很豪华的。
2013年的数据,在美国、荷兰等国家,ECMO的治疗费用在3.8-5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371万元)。2005-2009年,英、美、澳ECMO的费用几乎都超过10万美元,2009年澳大利亚用ECMO治疗H1N1,费用超过13万美元。
贵是真贵,但它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ECMO能模仿人的心肺功能,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在肺功能严重受损时承担气体交换任务,让肺处于休息状态,减少进一步损伤,以争取宝贵时间挽救生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85年至2010年欧美及中国台湾地区的ECMO费用)
相当于说,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ECMO是挡住死神的收关一次机会。
2. 中国只有400台
ECMO能让人体心肺停个几天甚至十几天,让它成了ICU里抢救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终点武器。
尽管业内也把有没有ECMO作为一家医院重症救治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但它至今还仍很“小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全国各地区的ECMO中心及病例数,其中广东是国内最早引进开展ECMO的地区,病例最多,其次是北京和河南)
首先是用的人少。
2018年寰球范围内总共只有10423例ECMO的病例上报注册。中国国内共上报3923例。
号称“宇宙首要大医院”的郑州大学首要附属医院,2018年ECMO病例以198例名列全国首要,不过这个数字和全年17万例体外循环手术的数量比起来,属于确实的少数。
其次是设备也少。
根据统计,国内有260个ECMO中心,一共有大约400台设备。
拿武汉中南医院来说,这个有5400张床位,武汉较大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也才只有两台ECMO。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4年至2018年全国ECMO中心数量与病例数量)
ECMO不仅在中国并不普及,在寰球范围内数量也并不多。凤凰网财经报道,2019年提供ECMO的美国医院数量,也才只有264家。
3. 为什么这么少?
既然是“保命神器”,可是为什么ECMO不像其他医疗设备那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