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隂荏苒,歲月如梭。悉尼詩詞協會成立至今,已十五個春秋,我自2013年入群也已七個年頭。十五年的耕耘,詩協已建成一支有精良師資隊伍和數百個會員(包括150多名永久會員和眾多的年度會員)參加的文化團體,本人也由一個近乎詩盲的人化育成初識韻章的詩會成員。
我自青少年就愛好古典詩詞,在小説中每讀到喜愛的詩時,就會多讀幾遍,並力求記憶。閒暇時“一本唐詩柳蔭下,和衷撥槳泛軽舟"。興來也會動筆冩上幾句,自以為得意,但往往不合韻律。故自謂想學詩而找不到門。
來澳洲以後,生活比較無聊,幸有朋友引我入會,此後在詩會聼資深老師每月一次的論壇講授和每週都有的課堂教學,老師諄諄善誘,細心指點,漸有提高。開始我不懂平庂規律,學了已故詩會秘書長李少甫先生所編“格律詩的平庂格式",始悟格律規律,冩作有了基礎。
一日之内,在課堂上,澳洲中國文化兿术研究會會長譚文華女士,送我一枝朱頂紅的鮮花,叫我以此為題冩一首詩,我就撰冩了《朱頂紅》,這是我的處女作。詩曰:
庭園成排朱頂紅,
傲然仰首舞東風。
枝頭盡染多嬌媚,
艶壓群芳別不同。
此詩刋在2014年12月20/21日澳華新文苑。
自此,我提高了寫作信心。喬尚明、王曼妮兩位會長和一些詩友經常鼓勵我多冩,不要怕冩錯,在寫作中提高。我常有感而發,已寫就了幾十篇拙作,聊以自慰。
在詩會隊伍中,我是一個新兵,對詩詞常識,仍知之甚少,需繼續努力提高。在詩社拜師結友,對豐富我的晚年生活,頗有得益。这正是:
莫謂鬢成霜,怡情著韻章。
晚晴春意在,詩社是故卿。
(附注:吳林橋先生系悉尼詩詞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