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3月13日报道,澳大利亚内务部长彼得·达顿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彼得·达顿是澳大利亚政府内阁中首要位被检测出患有新冠肺炎的部长,他近期从美国访问回来。
一周前他曾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官员会面,并与伊万卡及美司法部长近距离合影。
回国后,他曾与澳洲总理莫里森一起开会,还曾出席昆州一所大学的新校区开园仪式。
澳洲疫情继续发展,截至13日晚,澳大利亚有199人被确诊(已有3例死亡,治愈24例)。各地病例分别是:新州92人,维州36人,昆州35人,南澳16人,西澳14人,塔斯马尼亚4人,北领地1人,首都领地1人。如果算上曾经报道的国防军3例。澳洲总患者实际为202人。
3月份以来,澳洲确诊病例持续增加,这个当年SARS都没有登陆的南半球国家,安逸了许多年,目前遇到了麻烦,恐慌情绪在蔓延。
为防范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澳洲总理莫里森13日建议,下周起不再举行500人以上活动。这里所谓的“大型活动”不包括学校和公共交通。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建议而非强制性禁令,任何活动都取决于组织者。
同时,莫里森敦促人们谨慎考虑海外旅行。
面对疫情,澳大利亚的诸多活动面临被取消的命运。陷于争议之中的墨尔本F1赛事在收关一刻被宣布取消,塔州的DarkMofo音乐节已取消。
人们呼吁,政府应当立即采取行动、限制集会,以减缓病毒传播。现在可以通过采取社会隔离措施来减缓或阻止病毒的传播,这将会产生实际的经济代价,如果以后再采取这种措施,要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如果任病毒继续蔓延,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崩溃风险。
传染病控制方面的专家比尔·鲍特尔(BillBowtell)称,政府在控制病毒方面的计划充满漏洞,公共教育方面的努力也不够;鲍特尔教授还抨击了政府鼓励人们参与公共集会的做法,称这是将政治置于公共卫生安全之上。
但也有公共卫生专家持不同观点。悉尼大学的健康安全专家亚当·卡姆拉特·斯科特(AdamKamradt-Scott)表示,过度反应只会导致抢厕纸这样的恐慌性事件发生。澳大利亚有一个大流行病计划,它涵盖一系列阶段,与面临挑战的性质相对应。因此,在这一点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锁是不相称也不恰当的。
他认为,澳洲目前没有广泛的社区传播。目前所确定的只是一系列集群,公共卫生部门正在加班加点,以试图防止这些集群变大。
澳洲人面对灾情很浪漫,甚至用飞机在天上呼吁,要勤洗手。然而这只能证明手上卫生了,空气中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面对华人戴口罩的建议,很多人认为是过度反应,他们说,没病戴什么口罩!当然,没病可能不需要戴口罩!
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戴口罩的作用不是告诉你我有病。而是在预防,预防那个根本就不知道潜伏在何处,且在携带者身上毫无症状时就能不断传播的超强病毒。
上下班通勤时,在封闭的车厢里,一个潜在的携带者就坐在你旁边呢?再说一遍,口罩是在预防,预防那个妖魔般的病毒。戴口罩,既为自己,也为别人。
华人朋友们注意!面对疫情快速蔓延的态势,依靠懒散、迟缓而执行力欠佳的澳洲政府在短期内控制疫情发展可能不太现实。
虽然澳洲政府抛出了应对疫情发展的一揽子方案,但完全到位尚需时日。
需要告诫大家,澳洲检测新冠肺炎的手段还不够先进。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测试方法包括:血液测试、鼻子内部或喉咙后部的分泌物检测肺炎(唾液和粘液的混合物)。
澳洲目前采用收集呼吸道分泌物样本来诊断新冠状肺炎感染。而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只有60%左右,容易发生漏诊。血液检测这种更精准的测试,正在开发中,在未来它将用于澳洲肺炎检测。
如果认为自己中招了咋办?譬如说,您有咳嗽、发烧、流鼻涕或呼吸急促的症状 ,千万不要耽误,一定要看医生,并告知本人的旅行史以及与他人尤其是与新冠肺炎病人的接触情况,以便医院做好隔离准备。
最近,悉尼医院的冠状病毒筛查检测门诊已经开始运作,无需家庭医生(GP)介绍信。请戴上口罩乘私人车辆前往下列医院接受检测评估。
1.皇家阿尔弗雷德医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每天早上8:00至晚上10.00开放。
2.康科德医院(Concord Hospital),每天8:00至下午6.00开放。
3)圣文森特医院(St Vincent’s Hospital),周一至周五,上午10:30至下午6.00开放。
注意:所有非紧急情况下的儿童测试报告都应送往悉尼儿童医院或皇家阿尔弗雷德医院。患者应符合分类中规定的测试标准。
万一中招了也不要过于沮丧!面对新冠病毒,虽然没有特效药,但它属于自限性疾病,依靠本身的免疫力,会逐步好起来的。被病毒拉去见上帝的到底是极少数人。
但愿疫情尽快得到遏制,人类社会共同度过这一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