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硕从政之路,看华人进入澳洲政界的艰难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20-01-23

周硕,悉尼Ryde市副市长,独立市议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Ryde是澳大利亚第三古老的市镇,仅次于悉尼(Sydney)和帕拉马塔(Parramatta)。Ryde 区距悉尼CBD仅12公里,距Parramatta CBD仅8公里。Ryde 市被称为悉尼最安全的地区之一,也是知名的多元文化地区,该市有超过50%的居民在家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15%的居民是华人,10.3出生于中国,其中Eastwood区也是悉尼地区华人聚居地之一。

Ryde近年风波不断:例如2019年7月10日,Ryde市议会通过支持香港反修例决议,引发当地市民争议,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表示强烈不满。2019年10月31日媒体爆料Ryde一位市议员代表开发商游说市议会的丑闻。这则丑闻后来被曝光,此人是前自由党市长Roy Maggio。2019年10月,《每日电讯报》报道指副市长周硕在表决Eastwood中心升级时,“未充分申报与华人企业之间的关联”,后被周硕斥为“肮脏丑陋的政治伎俩”。2019年,由于英文媒体连续二周的负面报道,包括指周硕与商人黄向墨关系密切等等,工党市长与周硕副市长被自由党议员提出弹劾议案,经过激辩,Ryde市长Jerome及副市长周硕成功留任。周硕这一仗虽然打赢,但难保没有下一次,华人从政之路,充满荆棘。这一仗,十分值得其他从政的华人警惕和思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9年2月,莱德(Ryde)市政府议会中,副市长周硕及市议员Christopher Gordon提出联名议案,要求以市政府的名义公开谴责联邦参议员Barry Osullivan 于国会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并要求他公开道歉。该动议经过讨论后在市议会得到全票通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谈到自己的从政之路,周硕说,我从留学时期开始到后来创业经商,获得成功比较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希望有机会亲力亲为把自己所得到的回馈给社区,所以我一直支持华人在澳洲参政。支持华人参政的首要条件是需要更多的了解政治体制,更清楚里面的规则,而这一点,通过亲身体验和从事政治工作是最容易实现的。

从2016年开始,国际政坛的大环境开始变化,很多有抱负在澳洲参与政治的华人都开始观望和迷茫。我觉得这几年是一个非常时期,或者说乱世,所以才需要人出来尝试,来试错。我不在乎自己在政界能走多远能走多久,如果我这种半路出家的新移民能做得好,那就为后来者带来更多的经验。而如果我失败了,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训,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比我再年轻一代的未来的华人政治家们初级阶段的榜样。。

关于政府的决策,他介绍说,大家一般从新闻里看到的是收关的结果,但我们在议会里产生的结果过程经常都是困难重重的。在市议会里面,所有的决策都是以议员们表决的票数说话的,我们城市有12位市议员,很多时候我一个人要和三个党派博弈来达成最终的表决结果。政界的规则和商界很不一样,商界大多数时候追求的是双赢和多方共赢,而在政治里的竞争是你死我活,所以在政治里面我必须要习惯政客们的客观和专业,甚至无情。曾经一起合作过的议员,很可能在某个事情上就会变成敌对态度,但事情决策过后,又可以开始下一轮的合作。

华人华侨很关心澳洲政坛对华人议员的看法和态度。周硕说,由于我是无党派人士,所以我一向觉得自己是只是个居民代表,不是政客。之前有市民说我亲民,但我自己反而对这个说法不适应,因为在我心里我可不是亲民,我就是个民。澳洲政界看待我们这些新移民议员,一般是觉得我们仅仅是某一少数族裔的代表,而华人议员数量太少所以更显得声音很弱,我希望在以后的某一日之内,澳洲政界对待华人和对待本地西人居民一样,我相信通过我们自己努力争取,在话语权上进一步融入澳洲,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谈到华人在澳洲从政的前景,周硕认为,华人参政要有信心,但也要有耐心,想要达到与澳洲华人人口比例相当的华人议员人数,可能不是几年时间可以实现的。之前的希腊人,意大利人,黎巴嫩人,都是通过两到三代人才站稳了脚跟,在政治上实现平等的话语权。现在澳洲主流媒体环境比较不公平,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在政界的华人,只要是出生在中国,而又不公开反对中国,就会受到澳洲舆论的指责,这也是这几年国际政治环境下的产物。只要我们澳洲华人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遵守法律,不伤害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最终这种不公平的舆论压力会过去的。

周硕希望未来有更多华人从政,他建议大家不必把华人从政看得有多高大或者有多凶险。我们参政不是治国,应该从小事做起,为身边的邻居和市民解决小事,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也有效。从市议会这种基层职位开始做,就是很好的起点。我建议有兴趣从政的华人朋友们可以尝试以独立人士的身份出来参选自己所居住地区的市议会,但不要急于参与更高层面的政治,作为无党派身份参加州或者联邦的政治选举的困难很大,以前也很少有少数族裔以独立身份当选的先例。如果在今年的市议会选举中有华人朋友愿意代表社区参选,我很愿意跟他们当面分享我这几年的经验教训,助新星们起步。

作为一名独立议员,周硕分析了独立议员与有政党背景的议员参政的利弊,周硕认为,在市议会成面,独立议员一般出自本地居民,更能代表居民,而不受政党的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政党有自己党内的规则,怎么说话,怎么投票常常要根据党派团队的意见为主,因此有时需要放弃自己的立场来支持党派的观点。独立议员比较辛苦,因为没有经验丰富的职业团队辅助,竞选的时候也没有党派的资金支持。在竞选的时候,选民投票给党派是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而独立议员则要加倍的努力,选民对他们要足够的认可和熟悉,才能在一堆名字里面把独立参选人的名字找出来,而且还要确保用了正确的方式投票以避免废票的存在。

独立议员当选靠的是群众的认可度,因此他们要对群众负责。而党派候选人是由党来指派,所以更多时候是对自己的上司负责才能在党内获得选举的机会。而我认为对群众对社区负责才是正确的方式,因此独立议员更容易为本地居民服务。当独立人士成为了一个“自带流量”的人之后,政党会主动来找你合作。从市议会层面来说,我不建议有党派,因为一个政党很难了解本地社区的需求,例如我们无法要求总理去知道我们市里面发生了什么一样。用无党派身份参加市议会,可以更好的代表本地的利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于竞选经费的问题,周硕介绍说,有党派背景的竞选人要获得提名,党可能会对竞选人提要求,包括经济上的要求。我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每个党派议员其实都需要有一定的筹款能力。华人对待澳洲政界的态度现在开始转变,不能说政客来要求捐款我们就有求必应,我们需要对他们提出具体要实现的要求。选民对政客不能只讲感情,一定要有诉求,相当于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那种。

市议员当选主要看的是在社区内的知名度。上次我以新人的身份参选,没有知名度上的优势,所以比较困难,开销也相对比较大,而经过了这三年的努力,今年竞选的宣传力度就不必太大。

关于从政与金钱的关系,周硕认为,政治从来不是用来创造财富的途径。做议员收入不多,我也是全靠过去的积累,才能安心从政。对年轻人的建议是要先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因为政治不是牟利的工具,少数族裔议员更不能踩这条红线。而有筹款能力的年轻人,意味着他们有群众基础,有过好自己生活的能力,才能有时间为人民服务。做议员是要把事业和政治工作兼顾的。澳洲的法律很清晰,按照法律规定来做,就不会触碰红线犯错误。

同时在澳洲用政治换经济利益的风险是很高的,因为选民,媒体,你的对手都在监督你。要时刻清楚这个位置是人民给我们的,不要乱伸手拿东西,无论年纪大小,官职大小。

在我之前经历过的媒体抹黑和弹劾事件中,我之所以可以直面应对,强势反击,坚守自己的位置,就是因为我没有做错事,问心无愧,所以有底气。要让一位选举产生的议员下台只有三个手段:送他去坐牢,让他选民倒戈,逼他破产。除此以外,只要自己内心坚强,竞争对手拿我们一点办法没有。

对于人们关心他是否打算竞选州或联邦议员的问题,周硕坦然回答,目前我个人没有进军州议会和国会的打算,而只想把自己现在的市政工作做好,同时鼓励更多的新移民们站出来参选。

作为独立议员,周硕对工党和自由党的看法是,在澳洲政治规则里面,执政党和领导人每做错一个事情就会减分,减分到选民不喜欢了,就会投票换掉这个党派或者政府,周而复始,一直循环这样的过程。因此每个在位的政党其实都是希望让国家好的。例如2016年自由党政府支持修改反种族歧视法,在我心里就很减分。但在这两年舆论开始攻击澳洲华人,自由党总理站出来挺我们,说出公道话,我就比较欣赏。再之后像现在这次在火灾时的处理不当,就又会导致他们在选民心里减分。华人一定要重视自己手中的选票,以老板的心态主人的心态来审视政党,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诉求。

近年来,英文主流媒体对周硕曾经有一些负面报道,比如与中国的联系,与黄向墨的关系等,周硕坦诚相对。他说,我认识的人比较多,也算是个公众人物,所以会受到媒体的额外关注。而目前的形势就是只要你出生在中国,没有公开反对中国,在社会里有点影响力,就会成为主流媒体的攻击目标。我已习惯这种常态,并以娱乐的角度看待这样的报道。不过在行为上,我们华人受到这种恶意中伤的时候,不能认怂,一定要在法律的尺度内以较大的力度反击。尊严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争来的。在政界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先全力还击,把试图伤害我们的对手打趴下,再把他扶起来握手交朋友的处世方法。

在一些西方国家,现在有把“中国威胁论”变为“华人威胁论”的势头,这种“政治正确”一旦形成,会影响几代人,华人在各行业发展都会更容易遭遇天花板,甚至不被信赖。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如何让主流社会对华人解除戒心?

周硕认为,现在的国际政治局势下面,澳洲媒体有这样一个理论:澳洲华人=中国人=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敌对势力,这个误区主导了现在的舆论。我们的应对之策是:

首要,在澳华人的思维要以澳洲人来定位,真心维护澳洲利益和价值观。

第二,华人自身的能力要加强,要有自信,无论在职场还是社会里要更有竞争力和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就会得到更多平等的对待,获得更多的优势。

第三,华人要知道自己手中选票的用处,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诉求,因为我们华人的选票是有可能改变大选结果的,要让政党知道我们的底线,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改善,在一定时间之后,改变舆论导向。

关于新年的打算,周硕说,我对我过去两年多的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例如Eastwood市中心的升级,新年庆典活动的升级,对城市一些基础设施的优化。我希望这些通过的议案都能具体落实下来,今年的市议会选举年,我鼓励更多关心和有抱负的人参选,如果是以独立议员身份参选就更好。我也以我自己为例子,鼓励选民关心和了解身边想要参选的华人候选人,给予他们较大的支持以及最严格的监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媒体报道整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