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败光186亿,破产6年后
施正荣再登富豪榜
2019年,当新近的《胡润百富榜》发布出来,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传奇而久违的名字——施正荣。
这位短暂登上过中国首富宝座,又瞬间败光186亿资产的“光伏教父”,在2013年破产之后,就飘然远赴澳大利亚,往日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来往者不是富豪大亨,就是专家领导的他,只能与考拉袋鼠为伍,家人朋友作伴。
“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澳大利亚,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生活之地,却确实不是施正荣想过的人生。否则,20年前,他就不会放弃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梦想,从澳大利亚跑回中国创业了。
即便是经历了从首富到破产这样惨痛的失败,他也不会再回到澳大利亚的实验室里,埋头做一个科学家。
对他来说,赚钱,比当科学家更过瘾。
有了钱,可以用报复贫穷的方式来挥霍。当他2006年成为了首富之后,车库里就有了宝马、奔驰、宾利、路虎、沃尔沃等十余台豪车,在豪华游艇上开董事会,去国外开会要包机,请6个保镖,和美国副总统、查尔斯王子谈笑风生……
在此之前,他能够想到的较大荣誉,就是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他在澳大利亚的导师,正是诺贝尔环境奖得主,“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
1988年,年轻的施正荣还是澳大利亚的一个穷学生,他敲开了马丁.格林的门,这一次的师生际遇,也成就了人类探索太阳能技术的一个新的突破。聪明好学的施正荣,在马丁.格林的指导下,攻克了“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这一寰球难题,他也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枯燥的实验室,远远没有聚光灯闪耀的商界吸引施正荣。
于是,他回国创业、骤然暴富、轰然破产,在他的名字消失在富豪榜上六年之后,再度“首领归来”,以25亿的身家回归榜单。
有人说:中国“光伏教父”又站了起来。有人还将他比作“光伏界的史玉柱、褚时健”。
史玉柱34岁时赚了一个亿,以为人生之巅了,结果第二年什么都没了,还欠了2.5亿。结果人家三年后卷土重来,靠忽悠人的本事硬是把脑白金卖成了爆款,不仅还清了欠债,还又成了亿万富豪。
褚时健就更励志了,71岁抓去坐牢,女儿也被牵连后在狱中自杀,84岁出狱开始通过电商卖橙子,硬是卖成了“中国橙王”,谱写了一代传奇。
施正荣和这两位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就是他在太阳能专业领域的极高造诣,可是,他“东山再起”的传奇,真的能和前面两位相提并论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施正荣其实是光伏界的“贾跃亭”。他之所以在6年后还能重回富豪榜,是因为在破产之后,匆匆逃往澳大利亚,保留了资本。
是“褚时健”还是“贾跃亭”?
施正荣所经历的极峰和低谷场面,都是令人震撼的。
2005年,他带着尚德电力的一群骨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成为先行者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也是中国首要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随着光伏行业的火爆,尚德电力的股价一路飙升,较高时到了80美金一股,也造就了中国新首富的诞生。
那几年,施正荣不仅是首富,还是中国首要位科学家创业致富的代表,在国庆60周年的时候,被邀请观礼并受到Leader接见。英国的《卫报》还评价他为:“能够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
不管走到哪里,鲜花、掌声、红地毯、聚光灯,中国把能够给予一位企业家的所有荣誉,都毫不吝啬地给了他,甚至还给他颁发了非常难拿的“中国绿卡”,让这位澳大利亚华人科学家、企业家,能够安心在国内创业。
拥有过这样繁花锦簇的极峰,再看他的人生低谷,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013年5月22日,无锡新区工业园内,数十名保安正在引导人们有序入场,当天共到场而来460人,全部都是尚德电力的债权人,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参加尚德电力的破产债权人会议。
根据清算,共有529位债权人申报债权,总申报债权金额高达173.96亿元。
“什么时候还钱?拿什么还钱?”460位债主议论纷纷,现场保安好不容易让场面安静了下来,债主们齐刷刷地望向坐在会场的施正荣,他一言不发,一切仿佛如做梦一样。
比破产危机更令施正荣形象大跌的是,关于他转移资金到自己家族名下企业的传闻。
施正荣在尚德上市后的几年里,控制了一家注册地为英属维京群岛的“亚洲硅业”公司,而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就与尚德签订了一个大单,收到了6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后来,尚德还与亚洲硅业签订了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
除了施正荣本人,他妻子张唯名下的荣德投资公司,在2010年还被尚德以1.23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
种种这些操作,不得不让人对他有转移资产到私人名下的猜疑。以至于有内部人士说:“施正荣完全可以再造一个尚德,如果没有施正荣自己这些私人企业,尚德现在的境况可能也不会这么惨淡。”
当无锡市政府提出以施正荣个人财产做担保,对尚德进行资金援助的时候,施正荣拒绝了,他没有用经营多年的私人商业帝国,去拯救那个成就他首富地位的尚德。
留下满目疮痍,又回到了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