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及学科体系研究的思考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9-26

摘要: 近年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成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外同行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方面,很少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特色主要有:研究方向和视角的多样性;研究主题鲜明的时代性;学科体系的边缘性和交叉性;管理实践的系统性和工程性。因此,建议从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尤其要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工作要体现前瞻性和开放性,努力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学科内容。

 

1.引言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专有名词和一门学科的出现只不过30年,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专有名词频频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网络为纽带连接起来的并以网络为主要交流、传递、存贮方式的信息资源,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些年,但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范围、类型、载体形态、内涵、控制机制、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信息资源有显著的差异,这些新的特点赋予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许多新的内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上来,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产生新的社会需求,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正是这种新需求的反映。

    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学科体系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而且对于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2.理论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逐渐兴起,曾经形成过信息系统学派、记录管理学派和信息管理学派等若干个理论学派。这些年来关注的研究热点主要有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数据组织技术(包括元数据、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检索与搜索引擎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Web挖掘、分布式挖掘等)等。

    发达国家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以两方面的论文居多。首要,鉴于网络信息管理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法规政策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美国政府为了贯彻实施NII,成立了信息政策委员会,指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涉及网络版权、数据的合理使用、网络隐私、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英国和日本非常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的研究,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有关政策与法律制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信息法学研究所、美国威拉诺瓦大学法学院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法学院创办的信息法律与政策中心、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的信息法研究所等,他们发表大量的研究报告与论文对信息管理及其相关信息政策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和评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立法、执法与司法提出各种设想,对国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3]。第二,鉴于技术手段成为信息管理领域发展最快、较具扩张性的因素,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正在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纯技术倾向,并体现出了综合化与语义化的特点,即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或技术协调解决问题,以及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即语义互联网,且网格技术和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呈日益增多的趋势。

    国外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从文献检索情况看,国内学者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最早开始于1998年。10年来,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并经历了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逐渐成为我国信息管理界又一重点研究领域。马费成和查先进合著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对网络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的兴起,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目标和内容等。但受写作内容所限,没有明确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体系构建等问题。陆履亨编著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概论》从实用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通信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等进行了论述,亦没有涉及到学科理论的问题。有一些论文从总体上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问题。如:邓克武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许多论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特点、类型、组织加工方法以及资源共享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有不少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卢泰宏教授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卢泰宏教授的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赞同。有些学者对三维模式进行了补充。例如,陈耀胜认为仅提技术、经济、人文三维管理,不提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三维管理往往无法离开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管理。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应以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管理为核心,加以技术、经济、人文三维管理,构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四维结构。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靖继鹏先生认为,应该包含WEB信息发布、资源获取、保障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文稿。

 

3.学科体系及课程设置状况

    迄今为止,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构建问题的论文很少见到。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许多理论、方法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已成定论的东西还不多见。国内外同行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方面。例如,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信息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及信息技术应用方法,还有网络信息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例如信息与认知研究、人机交互和系统设计、信息挖掘、个性化服务及评价、组织设计、信息系统的社会与经济评价、社会的信息与通讯系统研究、应用信息学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及各种支持系统的研究)等。

    发达国家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或准备设置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例如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大学、日本的庆应大学等,只是该课程目前大都放在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或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体系或专业范畴内设置,尤以后者占大多数。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渊源、应用范畴及学科背景与这三类学科密切相关。国内的一部分高校也开设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密切相关的课程。以武汉大学为例,该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拓展,在已经开设的信息管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又陆续开设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打造出特色突出、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加速,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国内外暂时未见“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命名和正式提法,但从发展趋势看,对该学科体系的研究是迟早要发生的。随着理论研究的成熟和学科体系构建的深入发展,开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或者相关课程的院校也将越来越多。

 

4.若干思考

41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和视角具有多样性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涉及的研究方向有许多,研究方向既有宏观也有微观,既有理论也有方法,既有技术也有应用。对相同的命题也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研究,例如对“信息资源组织加工”的命题可以从用户视角、知识视角、技术视角、管理视角和工程视角等开展研究。

(2)研究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构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发展背景,对该学科理论的研究也体现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色彩。从研究方向的选题上可以证实这一点。如网络信息组织、网络信息检索、网络资源配置、网络信息咨询、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加工、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网络信息挖掘、网络知识发现、网络智能信息处理等等,传统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几乎都被移送到网络环境下重新展开研究。同时,各种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新技术都及时反映到研究项目中,例如网格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知识发现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等。这就说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有着鲜明的技术烙印和时代特色。

(3)学科体系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存在的密切关系导致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图书情报学、档案学、文献学等有渊源关系,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内容、性质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或近似点,它们之间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学科群特点,很多研究内容既可以属于这种学科也可属于那种学科的研究范畴,没有严格的界线;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正在不断交叉渗透,产生了新的学科知识增长点。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观地判断,它由信息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交叉融合而成,具有边缘性横断学科的特点。从学科体系理论构建来说,其理论来源应该有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传播科学和计算科学。

(4)管理实践具有系统性和工程性。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大型复杂人工系统的特征,其开发过程具有酝酿、设计、研制、维护周期长、牵涉相关学科和业务知识面宽、要求指标体系庞杂、设计和组织管理任务繁重,受经济投入、运作机制、人员素质、运行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等特征,客观上迫切要求应用系统科学和工程管理的思想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设计管理及评价,给出一些普遍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如果从工程系统角度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资源视为工程产品来处理,它可以把用户需求、可行性研究、信息工程审核和安全监督等工程化的概念引入到网络信息产品生产中,并凸显出工程项目的3个基本要素:进度、经费和质量目标。

 

42 研究方法建议

(1)立足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牵涉面广,它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研究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技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加速,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对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丰富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内容,而且对于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增加信息资产和知识财富的存量,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的双增效应(增殖和增值),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2)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体系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基础理论研究决定着学科体系的构建与未来走向。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方法与应用方面,基础理论的贫困是阻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总结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不仅应该关注本学科发展中一些基本问题的阐述,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结构、理论基础等等,而且还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方法论问题。现阶段的研究工作,有几个重要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一是基本理论和理论来源问题。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依据何在?其理论来源有哪些?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一般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四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五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复杂性、无序性和完整性问题。六是怎样描述学科体系框架。

(3)研究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

    科学无国界。搞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当前寰球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其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需要各国学者的相互交流与共同探讨。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是在不断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和吸收其它学科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研究多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是从国外借鉴而来,今后仍要注意从国外的相关研究中获取学科发展前沿问题。这就要求研究工作要有前瞻性和开放性。要继续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消化,加强从相关学科中汲取理论知识来充实自身。

 

5.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在已经取得进展的基础上,面临着学科体系构建和研究范围及内容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并需要取得理论和方法的重大突破。这就预示着当前需要在综合归纳现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趋势、范围与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基本要素,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体系结构,基本确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