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点厉害....· 华人瞰寰球诚意推荐 ·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您懂得
ID:dqrcm9999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进入8月,猪肉价格却像坐上了过山车。8月中旬,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已经达到20元/公斤,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的瘦肉型猪出栏价已经高达28元/公斤,超过2016年5月创下的全国生猪出栏历史较高价21.2元/公斤,创下了中国猪价历史高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各地甚至还出现了“抢猪大战”
上半年很多地方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威胁,出现区域性的生猪清场,导致这些地方出现了生猪的存栏大幅度下降,这也是猪价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大环境影响。大家都知道,最近毛衣战前景仍然不明朗,我国减少了从美国进口猪肉,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猪价。
美国为啥能成养猪首要大国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寰球上首要养猪大国,都说美国人养猪养的好,总归好在哪里呢?为什么美国可以成为寰球首要大国呢?中国养猪的历史就有好几千年了,而美国建国到如今也不过才几百年的时间,那么到底比中国好在哪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到人家的猪粪时,其实一切就都明白了。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人口稀少,劳动力也缺失,就不会像中国这样,利用大量的劳动力来管理猪圈,一般会采用人工智能来代替劳动力工作,最普遍的饲养方法为自动饮水,自动喂食,自动化环境控制等等各种先进的养猪设备,走进养猪场,实现精准化投喂,数据化营养配比,只需要一个人就能轻松养猪3000头。这些功能的操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粪污妥善处理必须及时到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处理猪粪便的问题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养猪场的粪污储存要求,首要总产量最少储存9个月,第二储存的是放在粪池或者蓄粪湖中,第三一定要加盖遮挡物,以防治氨的流失和雨水稀释。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猪场的地板一般会选择采用全漏或者半漏缝的地板,这种方式下,猪排出的粪便就会经过踩踏直接掉入漏缝板下面的集粪坑中,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排污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就是发达国家养的猪身上并不是很干净沾满粪便,但地板却没有太多污秽堆积的原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处理猪场粪污还是从两方面下手,首要回收,第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第三还田法。在美国想成为养猪户,还要学习培训三年零八个月,学生也要经过两年的学习才可以在猪场工作,有知识才能养猪,猪的恒温调控,采光通风,猪类的屠宰,都得要高科技来配合。
为啥养猪这么重要?
猪居然是战略物资。
“猪”*是战略物资
中国是寰球上较大的猪肉消费国——占寰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差不多吃掉了寰球上一半的猪!
▲各国猪肉消费对比,看中国人多能吃猪肉
猪容易饲养,成本低,口感不错,营养成分足,能做成各种美味菜肴——军武微店的军版猪肉罐头,就非常受欢迎哦!放眼寰球,猪肉也是各国军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自美国,流行全球的午餐肉,就是用猪肉加面粉做成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猪皮可以制革,而且猪皮毛孔粗,深度大,比牛皮还透气,只是美观度不足,所以一般用作皮鞋和皮衣的里衬。猪嗅觉灵敏,可以闻到6米以内、生长在地下250毫米深的菌块,经过训练的“蠢猪”也可以用来搜索爆炸物和毒品。
▲古罗马铜币上同时铸有象和猪
公元前266年,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二世在围攻希腊城市墨伽拉时,墨伽拉人把沥青和树脂浇在猪身上点燃,搞了个“火猪阵”,冲向敌方的战象群,被“火猪阵”吓坏的大象掉头就跑,踩死了不少自家人。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记载,亚历山大大帝曾利用大象恐惧猪叫的特点,用猪击败了印度的象阵。
不过,猪最辉煌的成就还是在二战——盟国打败法西斯,特别是中国战胜日本,猪的功劳,可是大大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能你会觉得纳闷,猪也就是用来吃和造皮革嘛,怎么就成抗战功臣了?猪对于抗战的贡献,并不是猪肉和猪皮,而是——猪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猪鬃是猪额头、颈部、背脊、后背、两肋、尾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头颈部质量理想),不要小看它,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战略物资!猪鬃根条均匀,硬度适中,油性大,韧性好,耐热耐湿又耐酸,还抗磨,不易弯曲、卷绕、折断,是制作各种刷子的绝好材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无论是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还是军事工业、兵器的维护保养,给军舰飞机刷油漆、各种军用车辆的清理,枪炮身管的擦拭,都离不开猪鬃做成的刷子。这个似乎一点也不起眼的边角料,其实是战争中的关键角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以这样讲,缺了猪鬃,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就很难运转。在尼龙发明之前,猪鬃无可替代,在二战期间,美国就把猪鬃和鸭毛(做羽绒服和睡袋)列为了A类战备物资——能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鸭子全寰球都有,算不上紧缺,但猪鬃就不一样了,要想有足够的油漆刷、清理刷、枪炮刷……就必须要用中国的猪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猪是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养猪是农村的首要副业,饲养范围广,野猪也不少,猪鬃的生产和采集很容易,即使在普遍是文盲的中国农村也能办到。相比欧美、苏联、印度,中国不仅猪鬃产量大,质量更是没得说,哪怕是美苏英德这样的强国,也一样非常依赖中国的猪鬃。
▲中国的抗战武器,有一部分是用猪身上的毛换来的!
二战之前及期间,全寰球猪鬃年产量约为6000吨左右,中国占75%以上。1936年,中德签订了一亿金马克的借款合同,中国购买武器和工业设备,以农矿产品抵付,除了钨、锑、桐油等之外,猪鬃亦是重要的一项——猪毛,换来了德械师的装备!后来中国从美苏进口装备,也采用了实物抵货的形式,猪鬃是其中的大项。
抗战爆发后,中国的国际交通几近断绝,猪鬃很难运出,价格暴涨,更加紧俏。1939年,美国要求中国把猪鬃全部出口到美国,但苏、英同样急需,为了争夺猪鬃差点跟美国急眼,后来不得不设立专门机构来分配“猪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陷入猪鬃不足的困境,出台了“M51号猪鬃限制法令”,规定2英寸以上的猪鬃,全部优先供给军用,工厂只能凑合用旧刷子,硬成板砖也得硬着头皮用。1942 年10 月,美国军方还摄制了电影《毛刷参战》, 巡回放映, 宣传猪鬃在战争中重要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获得猪鬃,美国专门派特使来到重庆,要求中国出口3到6英寸的长鬃1万箱,甚至还要动用宝贵的航空运力,由第14航空队(即飞虎队)负责,沿驼峰航线把紧缺的猪鬃空运到印度,再装船运回美国——那些摔成铝片的运输机,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冒死运“猪毛”而失事的。
▲抗战时期的中国猪鬃税票
猪鬃是中国抗战期间重要的外汇来源,因为是战略物资,出口利润可达10倍之巨!于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出台了《全国猪鬃统销办法》,对猪鬃实行统购统销。为了支持抗战,民间经营猪鬃的企业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国当时较大的猪鬃企业是“猪鬃大王”古耕虞经营四川畜产公司,古耕虞是一位爱国商人,他曾经仅用八年时间就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猪鬃的出口份额,几乎形成垄断,其“虎”牌猪鬃驰名欧美。以古耕虞为代表的民间企业家,服从大局,以低价上缴,将高额利润让与政府,付出了很大牺牲。
▲欧美商界称赞古耕虞,“信誉就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可靠”
他于2000年以95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