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体制局限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原因,中国许多单位内部均有着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利益之争,高校也不例外。面对纷争,学姐一般采取包容、退让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对行政职务的升降,她从容淡定,保持了独立人格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在这个纷争频出的寰球里,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姐曾经有进政府机构担任领导干部的机遇,也有进国际大公司从商发家的机会,但她热衷教育事业,还是坚守在中南大学。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德才兼备。她善于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把那里的工作搞得很好。在课堂上,她娓娓道来、生动风趣,深受学生欢迎。她多次被借调或派遣到国家大型企业做日语翻译,获得有关部门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耕耘在各自的人生原野上,有付出,也有收获;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1984年,我从外地调到长沙工作。跟学姐同在一个城市,我知道她在中南工业大学工作,她也知道我在省科委系统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我们一直没有直接联系,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对方。在开会或出差途中,我只要遇见了中南大学的老师或同行,我总要设法打听学姐的情况,知道她工作生活很好,我就为她高兴。她也常常向熟悉我的人打听我的情况。两三载的同学与共事,几十年的相互牵挂,走到天涯海角都未变。假如这种牵挂是一本书,有谁能去拂拭书页上的尘埃?又有谁能够破译这亘古不变的情怀?
人生如梦,年华似水,一个转身,我们都到了退出职场的年纪,闲暇时间多了,双方都有见面的想法。去年,她到澳洲旅游,跟我打来电话,我打算去看望她。由于她是跟团游,在悉尼游玩日程很紧,住宿地点又较偏远,最终我们未能在悉尼见面,成为一件憾事。但我们在微信上保持密切联系。今年9月,我回国小住,跟学姐几番商榷,终于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
2017年10月20日下午,我与学姐月吾在岳麓山下临近湘江的一个餐馆会面。这是我们高中毕业离校45年后的首次会面。我们激动地握手言欢,她精神矍铄、双目有神、思维敏捷,跟我侃侃而谈。谈话时语速很快,一点都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岁月蹉跎,时过境迁。无论怎样变,学姐在我眼中依旧是当年的清纯少女。她的好学上进精神依然如初,她的人生观始终是积极向上,她对学友的关心令人感动。
往事如烟,落下的总是最深的记忆。我和学姐谈人生、谈工作、谈生活感悟以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我们饶有兴致地回顾了在湘乡一中的学习收获,讲起那些诲人不倦的老师和在团委共事的青葱往事,学姐眉飞色舞。谈起校宣传队的俊男美女及趣闻轶事,她更是滔滔不绝。那些掩卷难忘的温暖,触动心弦的片断,或淡或深的事例,曾聚曾散的缘份,虽然渐行渐远,但在我们心中却早就成了一本清婉耐读的史册。
学姐不仅对事业的追求非常执着,而且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先生在研究单位工作,儿子留学日本,归国后在北京工作。她的婆婆已是九十二岁高龄,从1982年开始就一直跟他们在一起生活。可见,学姐对老人是非常敬重和孝顺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34岁那年,学姐患过一场大病。吃药打针未有明显好转,先是全休半年,后来又半休半年。她凭着对人生的信念和坚强意志,刻苦修炼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健身项目,终于战胜疾病得以康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此,她非常重视身体锻炼,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工作多忙,出差多远,她都坚持练功健身,二十余年过去,很少得病,很少去医院。现在的身体状况不输年轻人。听说我现在正与疾病作斗争,她安慰我: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要放松心情,积极面对人生,努力锻炼身体,战胜疾病。是呵,学姐的话语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夜幕降临。岳麓山下,车水马龙;湘江沿岸,彩灯初放。我们共进晚餐,边吃边聊,几个小时过去,言犹未尽。一看天色不早,我开车送学姐回家。在中南大学校园里她的住处前坪,我们分手告别。我们约定,明年待我从国外重返长沙时,我们再会面,并组织一九七一和一九七二两届校团委班子成员一起聚聚。
是啊,生命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聚与散,惊喜与回忆常常是突如其来。这次我与学姐的亲切会面,唤醒了尘封已久的青葱岁月,回忆了少年时代的“城南旧事”,交流了人生的感悟,增进了学姐学弟的相互了解和不同寻常的情谊。至今想起来,还是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