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生打架泡妞,下半生获奖诺贝尔,他的一生专治各种不服!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8-03

他上课睡觉,下课玩闹,泡妞打架样样精通,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流氓。然而,这个小流氓的后半生简直开了挂!陆续获得了1975年计算机领域较高奖项——图灵奖、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88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总之,光他的奖项你就得数到手软。他就是赫伯特 A. 西蒙

看到这样的身份标签,你肯定会脑补出这样的画面:盛名的西蒙先生,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等会,你就会知道,这个画面在他的人生里,根本就没出现过!

1916年,西蒙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爸爸,是德籍在美的电气工程师、专利法律师,他的妈妈,是典型的第三代美国人,是一位极具才华的钢琴家。

饿了,有人做大餐,累了,有仆人捏腰捶腿,从小,西蒙就过着无忧无虑的奢靡生活。6岁,就已经是霸道公子哥的气质~

作为一个富二代,不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怎么对得起手里的money?

别的小朋友兜里只有5毛,买包辣条都得含泪。对西蒙来说,无论烧烤还是牛排,都无所谓。不差钱!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小流氓,不睡觉,打架,画画,弹琴,又怎么对得起自己呢?

课堂上,老师在讲第二章,学霸在看第四章,学渣还在研究目录,西蒙却在书上画画……

画画还算好的了,有的时候兴致来了,干脆就在家里弹钢琴不去上课,就是这么任性,考试一考,还稳拿首要。

12岁时,他就初中毕业上了高中,优渥的家境,帅气的外表,你以为他醒悟了?

要从流氓转变成好少年了?错了,他又学会了新技能,泡妞!

在漂亮女孩子面前,常常炫画技,炫琴技,对,还有炫打架,总之,为了泡妞,

他把所有技能都练到了有名水平。

15岁时,他还逼自己跑去图书馆,读但丁、密尔顿的伦理学,把席勒的诗,翻译成了一首难听的打油诗。

当然也是为了泡妞和装逼。

他从来不用担心毕业的问题,16岁,靠着家里强大的关系走后门,进入了有名的芝加哥大学读政治学。

进入大学之后,这个任性boy还是不干正事,对他来说比较重要的是选女友,他把当时班上成绩好的女生都考虑了一遍,又觉得都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但是他还是泡了!因为可以消遣时光。

弹琴、画画、旅游、泡妞、集邮、找人打架……

大学期间,他只此拿了优的课程,是拳击……

毕业后,西蒙沦落到,只能去游乐场打工,然而,他再次教会了我们,泡妞的较高境界,是不分场合,不分地点!

在那里,他认识了芝大政治系的女秘书,23岁时,他就和她结婚了,靠着这个女人,他拿到了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这软饭吃得……我服!

所有人都等着西蒙的朋友圈,发布离婚声明,结果这个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真的过上了热炕头抱孩子的幸福生活。

之后,他开始愿意将精力,放到正经事上了。很快,他的聪明才智,让他变成了一位有名的管理专家。

后来,他又自学了许多课程,这些课程和他原本的专业毫无关系,26岁时,他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当老师,教授的课程范围广泛,合同法、统计学、运筹学、宪法学、劳动经济学……

他教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还担任过系主任。

1947年,他出版了书籍《管理行为》,这本书,被称为是社会科学思想方面,较具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

他起首提出管理的决策职能,并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成为了管理决策理论的创始人,他也是20世纪美国最盛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

1949年,西蒙被派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这所大学是全美排名后100的大学,他来教授行政学和心理学。

但是此时的他,却对计算机颇有兴趣,在这期间,他成功开发出“逻辑理论家”程序,这是寰球上首要个人工智能程序,让机器模拟人类来思考解决问题,后来,他又开发出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IPL语言。

这是最早的一种AI程序设计语言。排名垫底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因为他,瞬间成为了美国排名前30的大学,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方面,在寰球上,排名首要,他也成为了人工智能之父。

计算机研究完了,没啥意思了,我再研究研究心理学吧~

于是,西蒙又投入到了心理学中。

1960年,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搜索过程。于是,他就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系统GPS,在心理学引起巨大的反响。

1966年,他还开发了最早的下棋程序之一mater。

寰球上的首要个棋牌游戏,就是他开发的。

之后的岁月里,他开启了花样的领奖模式。

经济、政治、管理学方面:

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奖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年)

美国管理科学院学术贡献奖(1983年)

美国政治科学学会

麦迪逊奖(1984年)

美国总统科学奖(1986)

美国运筹学学会和管理科学研究院,

冯·诺伊曼奖(1988年)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沃尔多奖(1995年)

 

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年)

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1988年)

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奖(1993年)

 

计算机:

美国计算机学会图灵奖(1975年)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杰出研究奖(1978年)

美国国家科学金奖(1986年)

国际人工智能学会终生荣誉奖(1995)

一个曾经不务正业的小流氓,

 

居然囊获了心理学和计算机学的较高奖项,成为了人工智能之父和心理学大师。

西蒙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密切,1972年,他参与了中美建交,之后来中国访问交流达10次之多。

除了他的祖国,中国是他待过最长的国家。他喜爱中国的文化、书法和汉字,和中国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合作。

1985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他还是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的名誉教授。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感觉快要窒息,但是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他还拥有9个博士学位:

1943年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

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

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8年米之根大学法学博士

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

这么多的荣誉,普通人得拿几辈子去奋斗啊!

当时,60岁的西蒙,拿到计算机较高奖图灵奖之后,他听说有个诺贝尔奖,

好像比图灵奖更牛更炫酷。

对,图灵奖就是这个碗,西蒙表示看腻了,想换个牌。

他在管理学上的理论成就很高,但是偏偏诺贝尔奖没有管理学这个奖项。

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这可不符合西蒙的逻辑。

他脑袋一转,嘴角一笑,主意就有了!

他把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全部都交杂在一起搞出了一个理论,结果真的就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是不是没搞懂?没搞懂就对了!可能发诺贝尔奖的人也没懂。

总之,从想法诞生到实现,他仅仅花了一年时间,成为了该奖,迄今为止只此的一个管理学家。

最气人的是,虽然做了这么多事情,你却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别的科学家,研究者,都是废寝忘食,埋头苦干,才能好不容易有所成就。他平时也就是游山玩水,弹琴画画,随随便便就把较高奖都拿了……

到了古稀之年,70岁的西蒙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居然开始学习了这个星球上最难的语言,——汉语。

他还用汉字给别人写过信。

2001年2月,85岁的“跨学科旅行家”西蒙,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寰球。

他在自传中这样评价自己:我诚然是一个科学家,但是是许多学科的科学家。我曾经在科学迷宫中扮演了许多不同角色,角色之间有时难免互相借用。但我对我所扮演的每一种角色,都是尽了力的,从而是有信誉的,这也就足够了。

当我们提到其他的科学家时,总是会想到他们固定的头衔。而西蒙,却无法让人简单地对他下定义。

大概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任何时候,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么牛逼闪闪的一生,你服不服!

(信息来源: 德国优才)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