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马化腾解释说:“简单地说,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在线教育,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互联网+”,“+”是什么?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互联网+”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首要和第二产业渗透。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看到互联网加什么?加通信是最直接的,加媒体已经有颠覆了,还要加娱乐、网络游戏和传统以前的游戏已经被颠覆了。包括零售行业,认为网购电商是很小的份额已经是不可逆转走向对颠覆实体的零售行业,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走热,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已经不敢轻视互联网这个话题了。
“互联网+”具有丰富、深刻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内涵。可以说,“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拿首要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说,从18、19世纪首要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的技术到19、20世纪有了电力的技术以来。我们看到很多的行业发生了变化,而且很有趣的是,比如说蒸汽机发明之后他蒸汽机的动力可以大大加速印刷的量,包括学校、书籍都大量地产生,造成知识的传播和有知识的人这种大量的培养。这跟互联网的传播、通信的特征也很接近。
随着互联网深入应用,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发展与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渗透,信息技术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形成日益收到关注。创新形态的演变也推动了互联网形态、信息通信技术形态的演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发展,在与知识社会创新2.0形态的互动中也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变,涌现出Web2.0、开源软件、微观装配等创新2.0的典型案例以及AIP、Living Lab、Fab Lab、创客、维基、威客、众包众筹等创新2.0典型模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机遇,简政放权、强化法治、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举措。
由于互联网从起步的广告、电商、游戏开始,它一直和第三产业(如教育、医疗、餐馆、酒店、旅游、媒体、零售)等多个行业关系密切,因此互联网对第三产业的渗透较早,2013年的手游,2014年的O2O,都在二级市场表现非凡。今年,以工业4.0,供应链金融、PPP为主线的互联网向第二产业渗透的风开始刮起来,同时农产品电商、农村供应链金融业、民间贷款将互联网对接上了首要产业,至此,互联网对于首要、第二、第三产业的已然实现了全面覆盖。今年以来,科技板块超级活跃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故事可谓万众瞩目,沾风就燃。
“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竞合有两种情形。首要种情况互联网是挑战者,且从前没有涉猎,市场现有份额相当小,这种模式往往体现在互联网上具有巨大流量,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传统行业效率低、门槛高、体验差的现状,比如余额宝,陆金所,挂号网…,由于政府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应对互联网后,它们的想象空间更大,而且它们中的运营规范,市场份额居前的企业也会收益颇丰;第二种情形是传统行业为主导者,比如垂直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以及硬件要素较多的工业4.0、3D打印、智能制造,这些领域对于互联网要么陌生,要么能力不足,因此属于源自行业自发的蜕变带来的互联网化。这种情形往往更多的是传统行业基于自身能力的演进,革命性不像首要种情形那么强。
个人电脑互联网、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等,都是互联网在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一种提法,这也是我们谈论未来变化的一个基础。未来“连接一切”时代还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当然“互联网+”不仅仅是连接一切的网络或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个传统行业。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一起形成和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催生了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和演进共同作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并给当今寰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