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富二代还将会是富人, 穷孩子多半还将会是穷人? BBC跟拍49年后告诉你答案

来自:澳洲第一传媒 0 0 2019-04-04

最近在朋友的安利下看了BBC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56UP》,完全被震撼到了。导演组似乎想要证明:富人的孩子还将会是富人,穷人的孩子多半还将会是穷人。

他们选择了 14 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拍,每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


分别是他们 7 岁,14 岁,21 岁,28 岁,35 岁,42 岁,49 岁,一直到 2012 年他们 56 岁的生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纪录片拍摄结束的时候,那些人的人生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就像天涯上曾经很火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


它好像证实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相似的现象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而片中并没有分析这个让我们唏嘘不已的原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部 150 分钟的片子基本上证明了导演的初衷:


是这些穷人不努力么?是他们没有机会?还是他们基因不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并不是根本原因。


这些穷人孩子里不乏天赋绝佳、工作拼命、机会多多的人,但他们依然过得很不如意。归根结底是他们没有人帮他们正确的规划人生,在人生的分叉口上没有做出正确选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非常让人难过却又很现实的问题:这些孩子 7 岁时,富人家长已经告诉孩子要常看《金融报》和《观察家》了。


作为家长,他们很懂得规划,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对社会和财富运行规律有所了解,他们也会告诉孩子未来他们会上私立中学,考上牛津剑桥。


结果呢,在这些孩子 56 岁的时候,富人家的 7 个孩子基本都上私立学校——读牛津、剑桥——成为律师、教授继续保留在社会上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相反,中低产阶级的的孩子则基本都在为温饱、家庭暴力、校园暴力所困扰,这时候的他们和家长都完全没有规划人生的意识。


结果呢,纪录片中的底层社会孩子后来大多做着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也常与失业、贫穷、酒精、毒品、肥胖相伴。如果没有社会福利,他们生存处境堪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坚信一个道理,职业不分贵贱。


但是,难道大家不向往更加舒适的生活吗?


我国盛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曾告诫儿子:做人要做首要等人。


“凡事要做到很好,读书要尽可能去很好的学校,工作要尽可能去好的平台。这不是贪求虚名,好的平台给你的眼界和资源、机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现实生活里也不乏“寒门出贵子”的故事,这些人成为成功改变自己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选择成为成功的人,他们愿意规划人生,尽力跳出原来的圈子去同那些更加优秀的人交流、学习。


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别不是技能,而是认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愿在茫茫人海中沉沦的他们,首先都要对成功有所渴望,在树立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对财富积累、被动收入、自我管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机会来的时候,他们就能一下抓住,即使抓不住,他们也会积极的创造、等待机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