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居高多远韵----听汪学善老师讲咏蝉诗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4-04

秋雨初晴四月天,杏坛聚会有谈筵。4月1日,连续几天的阴雨转晴,风和日丽,悉尼诗词协会每月一次的文化论坛在艾士菲尔(Ashfield)图书馆举行。论坛题目是“咏蝉诗漫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主讲人是悉尼诗词协会副会长、年届八旬的古代文学诗词专家汪学善老师。讲座由李振国先生主持。出席讲座的有诗词协会会员和一些诗词爱好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蝉,俗称“知了”,是夏日的“歌唱家”。在人们印象中,蝉,餐风饮露、孤高独傲、纯洁清雅。因此,蝉和蝉鸣,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寓意的爱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汪学善老师开篇指出,文学作品是借助形象以抒发情感,表现主题,寄寓作者之情怀。诗歌中之咏物诗即借描写事物以表现作者之思想情怀,所谓“兴寄”是也。唐代诗人歌咏日常生活事物,均从大处落笔,对所歌咏之事物,不作表面描写与刻画,而着重挖掘其内在本质,揭示其藴涵之生活哲理,因此成为寓意深刻立意高超之名篇。唐诗有咏蝉三絶,即其表面看,同是咏蝉,因作者之心境、际遇不同,其内容、风貌遂迥然有异。

在讲座中,汪老师分别剖析了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三家所作咏蝉诗,带领大家走进咏蝉的境界,领略诗中富含的文化意蕴。

 

首要首是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虞世南的《蝉》,表达的人生境界是“清明高洁”。写蝉之间,正表现出人生的清高自处,世情冷淡,无人相知。

写景抒怀,托物言志。前两句写蝉高栖枝头,吸吮洁净的露水,并不时发出欢快的鸣叫,悦耳的鸣叫从稀疏的桐树中传出。后两句借蝉咏怀,表明只要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寓意深婉,情趣高洁,令人回味。诗中景与情交融于同一画面,十分和谐自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首是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并序》:“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不正像骆宾王高洁的品行吗?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骆宾王称蝉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如人生一重境界:感情充沛,有志难酬,心迹难明。正是这闻蝉鸣而触衷肠,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全诗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含蓄深沉。据说,武则天本来就欣赏骆宾王的文学才华,读到这首诗后,不仅赦免了诗人,还委以重任,起用了骆宾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三首是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李商隐所咏的蝉,又是人生的一重境界。蝉栖树上,却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李商隐所发,却谓蝉亦“无情”。诗人以蝉自喻,写出了自己宦途坎坷,生活清贫、仕途失意。后四句诗人由蝉联想到自己,同病相怜。“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唐诗三百首》对李商隐的“蝉”是这样评价的:“无求于世,不平则鸣;鸣则萧然,止则寂然。上四句借蝉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诗词之美,一半文辞,一半哲思!

这三首“咏蝉”诗,可谓字字珠玑,堪称唐诗里的经典之作。从诗作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三重境界。虞诗顾盼自雄,踌躇满志,自憙之情,洋溢纸上。骆诗则抒含冤莫白之悲,而李诗则寓孤独落寞之感。同一咏蝉,而兴寄各别,为我们塑造了极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清·施补华《峴佣说诗》云:叁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生如蝉,蝉如人生。上述三诗,作者均将自己感情注入其中,与蝉融为一体,塑造了自身的道德人格,故能摇荡性灵,传说千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汪老师还结合咏蝉诗,介绍了串译方法。

将古典诗文翻译成语体文,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在原文后整篇语译出来,也有逐句对译,或逐字旁译者,尚有一种较少採用者是串译,此是将原文保留在译文之内,使看语译时,即可兼顾及原文,不必断作两橛读。惟语体与诗词古文之语序,时有不同,不易吻合。故串译很难得心应手,须作一番努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汪老师简要介绍了咏物诗之写作要诀、骈体文的读法等知识。

听了汪老师的精彩讲座,大家受益匪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诗词协会副会长张青先生有诗为证:

秋雨初晴四月天,杏坛聚会有谈筵。

汪师纵论蝉诗趣,侪辈低吟妙品妍。

骆李感时悲逝水,虞卢咏节赋苍烟。

儒风隽永同今古,都到梨城雅集前。

注:骆李虞卢指汪学善老师所撰讲义中咏蝉诗佳作中的唐朝大家骆宾王、李商隐、虞世南和卢照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