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一名中年女性Anne Ratier接受记者Hugo Clément采访,首度向公众坦白32年前亲手杀死自己病重瘫痪在床的幼子,并自辨理由。短短几天,视频在官方twitter上的播放量就达到199万次,引发网友热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谋杀事件要追溯到1987年。因为在生产过程遭遇缺氧, Frédéric一出生脑部就受到不可逆损伤,迅速进入四肢麻痹、大脑严重残疾的植物人状态,医生也判定他余生都只能在医院度过。
母亲Anne表示,自己在儿子陷入植物人状态后,四处求医问药,尝试一切可能的办法希望可以将他唤醒。但即使她倾注了所有的爱和悉心照料,后者的病情也没有丝毫好转。在经过激烈思想斗争之后,她最终决定杀死自己的孩子。她自诉理由为,不想让自己孩子余生都在特殊病房里度过,“不能动,不能说话,只能左右转动脑袋,只能咬咬自己的嘴唇”,她不希望孩子这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Konbini报道称,谋杀事件发生在1987年,因此目前已超过了30年刑事案件追诉期。Anne Ratier也坦言自己现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并表示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即使事情再发生,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时间过得越久越让我明白:人需要有尊严地活着,生命需要有尊严相伴,我们不能不惜一切地活着,不!绝不可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她也在今年2月出版了书籍,《我杀死了我的儿子》(J’ai offert la mortà mon fils),讲述亲身故事并希望将安乐死话题重新引入有关法律方面的讨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安乐死”法语为euthanasie,来源于古希腊语eu和thanatos,eu是“美好”的意思,thanatos是死亡。
目前医学界对于“安乐死”并无统一的定义,不过在操作层面,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主动安乐死- Active Euthanasia:主动为病人结束生命(例如通过注射方式);
被动安乐死- Passive Euthanasia:停止疗程(例如除去病人的维生系统或让病人停止服药),使其自然死亡;
协助自杀-Assisted suicide:协助自杀是病人主动要求,并亲自动手结束生命(例如,通过服药方式)。
目前欧洲允许“安乐死”和“医疗协助自杀”的国家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瑞士则只有“医疗协助自杀”是允许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于2005年通过了被称作“被动安乐死”的“雷奥内蒂法”(la loi Leonetti):该法案虽禁止医生为绝症病人注射致命药物,但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停止无望的治疗。2016年通过的“克莱埃-利奥内蒂法”(Loi Claeys-Leonetti)做了进一步补充,法国开始允许医生在尊重病人和家属意见的情况下,为绝症晚期患者进行“深度而持久的镇静并结合镇痛措施,直到死亡”(sédation profonde et continue jusqu'au décès associé à une analgésie)。
具体流程而言,涉及3个步骤:1、患者申请。2、第三方医生确认。3、医生执行“镇静”措施。
申请的绝症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情况:
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很短,且没有任何治疗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决定放弃预后极差、生存期很短的绝症治疗,而且患者可能将面临无法忍受的痛苦。
当患者无法表达自己意愿,且在预立医嘱中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或者没有向“医疗护理授权代理人”(personne de confiance)或家属留下相关反对意见,医生可以为绝症患者申请采取“镇静”被动安乐死。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是“镇静”措施导致患者死亡,而是患者疾病自然发展所致。其次,“镇静”措施的作用只能是使患者在较为“舒适”的情况下死亡。收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澄清“镇静”措施的最终目的是缓解痛苦和改善生命末期状况。
然而“克莱埃-利奥内蒂法”在实际操作中,引发争议不断,特别是在医生权威和患者家属意愿产生冲突的时候。
2017年6月,14岁少女Inès陷入深度昏迷,医生认为Inès的疾病“几乎不可能好转”,因此建议按照“克莱埃-利奥内蒂法”停止治疗,让患者自然死亡,但父母激烈反对,并随即上诉,但法国行政法院判决允许对Inès终止治疗。接着,孩子的父母向欧洲人权法院(CEDH)提起诉讼,但法院仍采取原判。最终,医院于2018年6月关闭了Inès维生系统开关。这是首要次由法国较高司法机关裁决允许一名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孩子,在父母反对的情况下,采取被动安乐死的措施。
法国有关安乐死的争议事件中,较具代表性的应该要属Vincent Lambert纠纷。
Vincent Lambert 2008年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只能靠人工维持生命,2013年他的治疗医生集体做出决定,根据2005年Léonetti法案向他的家人提议停止人工维持生命,由于家庭成员意见不一,此案于2015年诉讼到欧洲人权法院(CEDH),法院判决停止治疗并认为这不属于违法生命权。
一个月后,Vincent的父母要求复审,但被驳回。根据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医院决定重新着手对Vincent停止医疗的程序。Vincent的父母随之将医院和医生告上法庭。又经过多年官司,2018年1月,法国较高行政法院驳回Vincent父母的上诉。4月,Vincent医生再次做出停止治疗的决定,这已经是对Vincent的第四次“死亡判决”。随后,Vincent的母亲通过《费加罗报》写下一份致马克龙的公开信,希望能维持儿子的生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4月20日,Châlons-en-Champagne行政法院判决对Vincent的身体状况重新再做鉴定。11月18日上交给法院的报告中表示,Vincent的植物人状态是无法逆转的,已无法使其重新恢复意识。2019年1月31日Châlons-en-Champagne行政法院判决表示支持医生方停止对Vincent的治疗。随即Vincent父母表示不服判决,决定上诉。生与死的斗争仍然在继续。
安乐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每个人都不希望在疾病晚期中痛苦地煎熬,但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是你的家人,身处在痛苦的绝症中想要放弃生命,你会同意安乐死吗?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不会想要面对的问题,但或许等到需要面对再来想就措手不及了:
如果是你的家人,身处在痛苦的绝症中想要放弃生命,你会支持他做出安乐死的选择吗?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或经历,我们想听听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