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取消纽约第二总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1
亚马逊“败退”纽约,
纽约第二总部计划泡汤了!
------
去年11月,亚马逊发布HQ2(第二总部)计划——总价值50亿美元、涉及50000个高薪岗位。
消息一出,全美疯狂,238个城市展开疯狂竞标角逐。
最终,纽约皇后区的长岛市社区和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博得了亚马逊的青睐,双双成为新总部建设地。
原以为尘埃落定,两地官员都笑开了花。可惜才短短3个月,亚马逊就和纽约“不欢而散”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时间2月14日,亚马逊单方面宣布:取消在纽约设立第二总部的计划。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写到: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不再推进在纽约皇后区长岛市(Long Island City)建立亚马逊总部的计划。”
这意味着这项包含15亿美元政府补贴、涉及25000个就业岗位、亚马逊单方面投资25亿美元的大计划正式落空!
这一消息,简直让纽约市的地产公司和投资客们哭到肝肠寸断。
2
地产公司、投资客
统统哭晕在厕所
------
亚马逊一旦落地纽约,就可以带来2.5W个高新工作岗位,这对当地房价、租金的刺激不言而喻。
因此,当初宣布在纽约长岛建亚马逊第二总部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地产行业了。上至公司机构、下至投资客,囤地的囤地,炒房的炒房,整个长岛乃至皇后区的房地产市场都忙得不亦乐乎。
长岛的地产公司起首尝到了甜头,地产纷纷应声大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与此同时,亚马逊总部选址附近的房产,其网上搜索量同比增长35.5%。
从去年11月到现在,长岛市的房产成交量高达135笔,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5笔,同比增长181%;甚至相邻地区,如皇后区,房产销量也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亚马逊去年11月的决定以来每周的累计房产成交量与上年同比(来源:Stribling&Associates公司)
然而,第二总部计划取消的消息传出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也是地产界。
2月14日,最想响应噩耗的是亚马逊股票,当天收跌1.06%,跌至2月11日以来较低点。
同时下跌的还有长岛的地产公司——SL格林地产公司和沃那多房产公司,分别跌了1.3%和0.8%,不及当天大盘表现。怪只怪他们都在长岛有不少办公楼和购物中心了。
不过,这两家还不是最惨的。
房地产投资公司Savanna名下有一栋14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目前的主要租用者是花旗集团(合约2020年到期)。而亚马逊选址纽约后表示愿意高价续租,这可算是送到嘴边的肥肉了。
现在第二总部突然没了,租赁一事自然也泡汤了,而Savanna则陷入了办公楼无人租用的囧境……可能是气狠了,Savanna公司至今都拒绝回应。
那些以为自己抓住先机的投资客和炒房客,日子也不好过——长岛的地产热情正迅速消散。
象姐的一个朋友,是长岛市的房产经纪人。亚马逊刚宣布新总部选址的消息时,他正在度蜜月。当天,他就接到了十几个电话,都是几个月前和他一起看房选房的客户。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希望抢先亚马逊一步,在长岛买房。
这搞得他很是措手不及,只能将蜜月延后,回去帮客户买房子。我至今记得,他当时以一种又爱又恨的语气跟我说:“我们原本在价格协商上有很多筹码的(即可以和卖家砍价),现在居然要加价抢房了。”
那个月具体成交了多少他没告诉我,但第二个月他送了新婚妻子一辆车作为补偿。另外,当时的一则新闻称,有一家经纪公司在4天内卖出了150套房(整个纽约),是其通常销量的15倍。
由此可见炒房客还会很疯狂的,而当地人也着实被亚马逊的房价提升能力吓坏了。
周末的时候,我特意联系了一下这位朋友,他表示现在很多买家都后悔了,主要原因是当时购房的价格比以往价格高,而亚马逊取消计划后,民间普遍认为房价会跌落。
象姐只能说,买房必要谋定而后动,然既愿赌就服输吧。
3
内幕,
为什么纽约人不要亚马逊?
------
关于取消纽约第二总部的原因,亚马逊的官方说法是:
“虽然民意调查显示70%的纽约人支持我们的计划和投资,但一些州和地方的政治家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反对我们的存在,并且不会与我们合作建立所需的关系类型。”
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
政治层面上,亚马逊的较大支持者是纽约州长安德鲁·M·科莫和纽约市市长比尔·德布拉西奥,他们二人难得一见地达成了一致。在亚马逊方决定放弃纽约后,两人还试图接近亚马逊CE0贝索斯,但对方并没有和他们俩说话……(真是尴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仍有部分政治力量,比如领导反对者团体的女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以及拥有否决权的参议院民主党人——迈克尔·吉安里斯(Michael Gianaris)。
据说亚马逊宣布取消之后,女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兴奋地在Twitter上写下——“一切皆有可能”,以示庆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政治因素,亚马逊虽赢得了70%的支持,但仍有30%的民众持激烈反对的态度,反对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下面这些:
当地房价已经很高,亚马逊的入驻会进一步提高居住成本,增加流浪人员;
政府不能保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居民,获得经济适用房;
亚马逊反对雇员加入公会;
亚马逊没有明确承诺会聘用“长岛市当地居民”,而高收入的说法也不明确;
亚马逊CEO贝索斯的私人飞机场会占用城市面积;
亚马逊轻而易举获得城市数据;
纽约是别的企业挤破头都想进来办公的地方,市政府倒贴15亿美元给亚马逊,实在太不明智了。
在这一点上,象姐看到了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这些反对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甚至采取在我们看来有些过激的抗议行为:
有人用粉笔在人行道上写反对标语,有人在长岛市周围张贴各种抗议海报,甚至有人跑到在亚马逊未来第二总部区域的一个废弃餐厅喷洒“Amazno-NO”字母涂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地民众抗议“亚马逊必须滚”
坦白说,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内,不太敢想。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少数人的努力,“逼退”了亚马逊。
关于亚马逊取消纽约计划,象姐我个人是持支持态度的。当然,我尊重其他任何不同态度的观点。
纽约有曼哈顿、华尔街、纽交所,有百老汇、唐人街,有哥伦比亚大学,有851万人口,是美国的经济中心,是寰球首要大城市。
但纽约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问题,比如公共住房、地铁系统、地下基础设施等,这些问题一直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同时纽约背负着巨额债务。
在这种情况下,无数公司渴望入驻的纽约,其政府却向亚马逊提供数十亿的奖励以博得对方青睐,这就显得没那么合理了。
更不合理的是,亚马逊的业务覆盖面甚广,作为全寰球最有钱的公司之一,纽约给出的十五亿税收优惠可能会成为一笔糊涂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时,亚马逊和老东家西雅图的关系颇为微妙,一方面亚马逊的发展带动了西雅图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亚马逊也给当地带来了负面影响。
比如,西雅图在2015年开始出现的无家可归人群,这些人群的出现和亚马逊抬升当地房价、生活成本,有着不可推脱的关系。到2017年,西雅图周边的无家可归者数量,已经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2018年,西雅图政府提出对大型雇主征税以支付无家可归者的服务费用和经济适用房时,亚马逊公开反对并以停止扩张而威胁。
这件事一度闹得很不得体,很有些政府被大公司左右的意味。为了缓和舆论,后来亚马逊CEO捐献出20亿私人资金帮助解决问题,但此后亚马逊和西雅图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想来这一点,也是纽约人考虑的因素之一了。
其实,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现在的大城市运作,都越发考虑“产业效应”,期待巨头的召集能力、带动作用。但产业有辉煌也要会有衰落,有聚集能力也有排他效应——这是对城市的潜在不利。
中国很多城市,比如北上广深,也都采取了用补贴政策吸引大公司的办法。但是同时当地的生活成本、城市交通基建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至于政府和大企业的主导关系,中国有些城市的名片,已然成为了单项经济。城市发展过度受制于大企业的成长规模,这未必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