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移民公布了各大项目的获批情况,其中美国EB1A获批率72.23%,这也意味约有30%的申请人被拒签。
这个数据出炉,后台就炸出一堆私信:材料到底怎么准备,才能提高移民美国的通过率呢?

其实申请美国移民EB1A被拒,大多数是材料准备方面出了问题。
第一个:材料的权威性不足
美国移民官特别讨厌“自嗨式材料。”
比如在美国移民EB1A中,申请人需要提供媒体报道作为证明材料,而有人拿着县城电视台采访或者是不知名小平台的报道硬拗国家级影响力,结果秒收RFE补件通知。
真正能打的证据得满足三点:
①媒体发行量超行业前20%(参考Alexa排名)
②报道聚焦个人成就而非公司宣传
③附上原文阅读量/转发量截图。北京李姐用《中国科学报》专访+知乎专业回答10万赞,14天火速过审。

第二个:贡献力和影响力证据不够
申请美国EB - 1A移民项目,核心在于申请人要证明自己在其专业领域的杰出贡献与影响力。
就拿原创贡献这一条来举例,你要证明你的原创贡献有赚了多少钱、影响了多少人等等可量化的材料,而不是材料的堆砌。
上海王哥的智能灌溉专利,附上20家农业公司采购合同+节水数据报告,比堆10个专利更有杀伤力。
记住这个公式:原创贡献=技术壁垒+商业转化+行业排名,三要素缺一不可。
第三个:材料缺乏一致性
申请美国移民EB - 1A,需要申请人证明自己是某细分领域的专家,因此你的定位一定要清晰。
比如你递交的材料里同时给出了“AI算法专家+网红餐厅主理人”双身份,那么被拒签也是理所当然的。

(点击图片,加入美国移民交流群)
如果你确实有跨界的经历,那么正确操作是主攻一个赛道,跨界经历当辅助。
杭州张教授用“医疗影像AI专利+卫健委标准制定者”主线,穿插抖音科普大V身份作佐证,反而更能证明卓越性,并且这一身份就成了加分项。
第四个:虚假材料
某些不良中介吹嘘“保过方案”,将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人进行造假保障,这就触及到了美国移民局的红线。
美国移民局今年新增AI查重系统,连五年前的期刊造假都能扒出来。已有申请人因PS《Nature》子刊封面,被终身禁止申请美国签证。
因此,虽然美国移民EB1A拒签率达到了30%左右,但是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心,大部分人是因为材料造假或者材料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
所以,只要在申请前做好专业准备,通过率通常能够达到90%以上。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想了解更多美国移民的方法,欢迎加入移民交流群,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