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访北悉尼重镇车士活(二)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1-30

在Jessie带领下,我们首先去Brown大街参观多元文化中心(multicultural centre )。该中心场地面积不大,分上下两层,小巧而整洁。走进这家机构,多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书架上摆满了用英语、汉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多种文字撰写的图书、宣传册,墙壁上张贴着文化中心的活动摄影照片和发展情况。墙上张贴几张课表,反映出该中心开设了语言类课程(括英语课、中文课、西班牙语课、法语课等)、文艺类(音乐、舞蹈等)课程、生活与医疗保健类课程等。楼道的墙面上还悬挂着一些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字画和装饰物。这是悉尼北区有名的MOSAIC多元文化机构,在执行和落实澳洲政府制定的多元文化政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0月份我曾经到过这里,知道一些情况。这次,Jessie请多元文化中心的协调员Sun--Hae Kim女士介绍情况。Sun--Hae Kim女士是韩国人,来澳洲有好些年头了。她能听懂一些中文词汇,但说不出中文句子。她用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们,中心的宗旨是与其它机构及社区合作,为来自不同文化語言背景 (CALD) 的人们提供多种培训、援助与服务。例如,帮助办理移民手续、实施信息推荐、举办老弱康复项目、组织少数民族团体活动、提供税务协助、开办英语课程、举行跨文化讲座、组织社区信息发布和多种娱乐活动等。我问她中心的活动经费来自哪里? Sun--Hae Kim女士告诉我,该中心的活动经费主要由Mosaic Willoughby市政府资助,拿工资的管理人员只有她和另一位工作人员,其他在这里讲课和参与管理的人员都是不要报酬的义工。中心组织开展的许多活动针对性强,非常实用,很有吸引力。当然,文化中心的活动涉及各个年龄层次,也有许多青少年参加的课程或活动。Sun--Hae Kim女士给大家发放了一些报名表,欢迎有兴趣的人士自愿参加中心的各种活动,也欢迎大家来中心做义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觉得这种机构跟中国的老年大学、文化馆、青少年宫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是。她以推行澳洲政府的文化多元政策为宗旨,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提供服务,而且工作人员精干,大多数是以义工形式提供服务。这样的机构在中国是难以生存的。现在国内的文化馆、青少年宫甚至一些挂牌的老年大学,成了少数机构和人员牟利的工具。他们一边拿着国家的财政拨款,一边还收取高额学费、活动费等,中饱私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这些本应体现社会公益的地方荡然无存,倒是在澳洲我看到了这种“优越性”。

       再之,多元文化的提法在中国大陆并不盛行,不知台湾和港澳有无类似提法?是不是在汉民族人数占90%以上人口比例的国度,无须推行多元文化,我不得而知。

       (未完待续)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