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于自家车出故障拖到4S店维修去了。我出门办事,乘起了公交或出租。 虽然出门不是蛮方便,但坐到车上的感觉还是比自己开车轻松多了。自己开车,要聚精会神,集中精力;要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情况;要到处找停车位;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费用。坐在公交车上,去除了自己开车的那些烦恼,还可以看书报,可以玩手机,可以观看沿途风景,还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一日之内傍晚,我在校园散步的时候,突然萌发奇想,乘公交车去看看夜景。于是,我三脚并作两步,很快走到校门口,带着一份好奇的心情上了公交车。车上人不多,车体宽大,空座位多,上车刷卡购票,进站语音提示,上下车秩序井然。我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心里有一种去旅游的感觉,只是漫无目的地而已。随着汽车的开动,窗外景象不断地从眼前扫过。晚霞映红了城市的上空,五颜六色的街灯照耀着奔流不息的人流与车流。窗外的街景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过场,看着这些,觉得挺有意思。看着窗外的景致,听着车上人们的窃窃私语和广播语音提示,感觉良好,甚至想如果这辆车开到天涯海角,我也会随之而去。
坐在车上,任车身晃荡,我的思绪飞回到二、三十年前挤公交车的故事。
那时乘公交车,车况差,服务差,上车要找售票员买票,人拥挤时,买票还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不买票又不行,抓到了作逃票处理,要罚款,甚至把你拖到公交车总站的派出所去训斥一顿。而且大多数时间里,公交是很拥挤的。那时,乘公交车是一件很辛苦的体力活。公交车一到,还没停稳,大家守在车门口人蜂拥而上,身强力壮之人就大占便宜。这时你要把别人挤开,才能尽快登上汽车,占一个好点的座位。
我乘了多年的公交,挤车还摸出了一点道道。首先车子进站时速度放慢,你要估计好车子可能停下的位置并预先抢占有利位置;然后,车子徐徐进站还没停稳,你就要守住车门,这时车门一开,你自己几乎不要费什么劲,后面的人自然就蜂拥而至把你推上车子。如果没有占据到车门位置,一般不要在挤车人群后面正面挤,那样只是把别人推上车,而自己只会落在后面。正确的方法是马上站到车门旁,从人群侧面挤,侧面迂回效果可能更好些。有几回,我陪父母和带着老婆孩子去乘车,这些挤车的技巧派上了用场,每次都能很快挤上车。
挤上了车,首要件事情就是抢座位。年轻时,我反应比较灵敏,可以捕捉老鼠,不像现在这样笨拙。所以,只要挤上了车,一般都能争抢到座位。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帮老婆孩子也占上一个座。如果没有抢到座位,那就争取站到一个好点的位置,空气流通点,下车方便点。
挤公交,最难熬的就是夏天。车上人多,上下班的时候,挤得严严实实,动惮不得。那汗臭四溢、口臭扑鼻、狐臭熏眼,简直使人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最可恶的是,要是谁放了个臭屁,那一车人都难堪了,脾气好、胆子小的闭口不语,脾气大、修养差的骂声喋喋。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其实,放屁者可能就在那几个骂人者中间。
下车也需要用点力气。快到目的站时,至少要提前5分钟开始行动,用手臂划开一条通道,一步一步挪近车门。最恼火的是,你这里还没下去,车门口挤了一大堆人就要往车上冲。我常常看见有没挤下车坐过了头的乘客。尤其在高峰期,更是挤得不可开交。有一次,我带着3岁多的女儿乘车,下车时门口堵了一些人不让我下,我灵机一动,把女儿抱作端尿的姿势,用她的双脚做武器,左右横扫,吓得那些人纷纷躲避,扫出一条“血路”,冲了下去。至今我和女儿说起这事,还记忆犹新,粲然一笑。
挤在公交车上,常碰到一些人脾气不好,开口骂人,你一句我一句,互相不饶人,还经常因为争抢座位或拥挤推搡发生口角甚至斗殴的事情。还有乘客跟司机发生争吵,导致司机无法专心开车,引发车祸的事情。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从乡下来长沙看病的老年夫妇,那男的头颈部绑着纱布、面容憔悴,女的是满脸愁容,我马上起身让他们坐,他们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还有一次,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挤上车,我马上叫她过来,把座位让给她。旁边一个中年人想抢座位,我瞪了他一眼,告诉他,人家抱着婴儿呢?他不好意思退了回去。我想,芸芸众生,人来人往,为了乘车,大家走到一起,互相照顾理所应当。挤成一团,有点不和谐也无可厚非。车子到站,下车了就各奔东西。少数人可能经常搭乘同一辆公车,成为熟人,而绝大多数人下车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交集,各奔前程,同挤一辆车就永远成为过去,何必不谦让一点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交事业有了明显的改善和长足的进步,人们的文明礼貌程度也提高了,现在乘公交车的感觉是越来越方便舒适了。
我曾经坐过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等许多城市的公交,也在纽约、芝加哥、莱克辛顿、新加坡、曼谷、莫斯科、圣彼得堡、悉尼、墨尔本、香港、澳门和台北等境外城市坐过公交。从硬件设施来说相差无几,甚至国内一些城市的公交车比国外的还要豪华舒适,软件配套也日益接近于发达国家,管理水平和文明礼貌程度也大为提高。人们不再要像从前那样去挤车了,不要上车去就去争抢区区一个座位了。车上开着空调,空气不像从前那么龌龊。空间宽敞,一般不会发生拥挤推搡。人们可以有说有笑、轻松优雅地上车下车了。
回想当年挤公交的情形,确实觉得好笑。其实,公交车上发生的情形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乘公交,礼貌相待,主动让座,是应该提倡的。许多情况下,挤公交也是迫于无奈。在经济落后的年代,搭乘公交车是人们出行的只此选择。车少人多,人们上车、占座、下车、推搡拥挤,无可厚非,甚至粗口叫骂,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加以指责。平民生活的清苦、来回奔波的疲乏、工作负重的劳累,使得人们的怨气通过挤公交集中反映出来,折射出原始的人性和生活的本色。可以说,小小的一辆公交车,几十号人的喜怒哀乐,集合了社会百态人生。
记得姚文元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在官场上混“就像挤公共汽车,上去的人希望下面的人不要上去,没有上去的人确要拼命往上挤”。是啊,如果把公交车看做是一个官场,那官场的味道颇像挤公交车。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有行动目标,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当中,要争取较多的舒适度、自由度或成就感。不过,细细琢磨起来,挤公交与官场博弈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挤公交是明明白白的,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而官场的斗争则是明的少,暗的多,说的风光,做的龌蹉。其次,挤公交,无非是费点气力,挤到痛处,骂几句娘而已;而官场,表面一团和气,暗里却勾心斗角,有你无我,甚至你死我活;第三,挤公交,大家地位平等,争到座位就坐,争不到座位就站着,心里也服气,反正机会有的是,说不定下次挤公交又争到了座位;官场上,抢到了位置,就扶摇直上,步步高升,没抢到位置,就唉声叹气,臣服于人,…….等等,诸如此类,还可以列出挤公交与官场博弈之间的诸多区别。
挤公交车的状况,亦似官场,亦如人生。公交车有起点和终点,人生也有起点和终点。人呱呱坠地,就是漫漫人生路的起点,心脏停跳的那一刻,就是他的终点。有的人生命顽强,九死一生,经历行程长;有的人生命脆弱,半路夭亡,经历行程短;有的人,登上人生之车,很早就能抢到一个好座位,从而优雅从容地走下去;有的人,踏上人生之车就无立足之地,行程窘迫,总处于推搡和拥挤之中。
车上的座位就像人生职场的功名利禄,总被人们争抢。有的人很幸运,一上车就能落座;有的人很倒霉,即使全车的人都坐下了,他还站着。为了舒服落座,有的人使尽周身气力予以争抢。有的人看准一个已经被人坐下的位置,守在旁边,经历了长长的等待,那人起身下车,他终于可以坐下。如果守错了位置,一直到终点你可能都是站着。有一些人闯荡江湖多年,一直没碰到好的机遇,没占到好的位置,可能就一辈子看人家舒服地坐着好位子,而你只能艰忍地站着,随着人生的公交车继续晃荡。
公交车的行程不管如何遥远,总有终点站,到站就要停车下人。在人生的舞台上,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管你是高官巨富,还是贫民百姓,总有谢幕下台的一日之内,总有病入膏肓的一日之内,谁也不能例外,在这一点上,上帝是确实的公平。
在公交车上回忆过去,感悟人生,这也算是一种幸事吧。
(本文作于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