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他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多在澳华人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家都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里艰难奋斗,不少华人可能都会觉得自己过得很辛苦。
波波菜的身边有一些朋友,为了省钱去住违规的“厅房”。像下图的这种厅房,就是在客厅的一个角落挂起帘子,里面放一张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少人住厅房的朋友都感叹,自己在澳洲奋斗赚钱,过得很辛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相比之下,这样的环境已经算不错了。同样是竞争激烈的城市,在香港,很多人的居住环境就没那么舒服了。
在香港繁华豪华的背后
有些真实更是令人绝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区,房子小以及房价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这两天,一个关于香港楼价的消息再次登上各大媒体新闻。
“声名远扬”的香港屯门区劏房楼盘菁隽楼最近正式投入市场开卖了,这一开卖就上头条了。
以劏房形式设计的菁隽楼里建有14平方米的单位住宅,成为了全香港拥有个体单位面积最小的公寓大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你没看错,14平方。
这个楼盘高19层,每层设有29个住户单位,共提供356个单位。
每个单位的实用面积由14平方米至约83平方米不等,其中大部分单位的面积都低于22平方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楼盘的发展公司高层表示楼盘的设计概念是参考了学生宿舍的形式,甚至喊出了“紫禁城那么大,皇帝不也只是睡一张床”的口号。
这么一听下去,好像说得也有点道理...
而最引人注目的无非就是分别位于7-12楼这6个楼层中,面积仅有128平方尺的31个单位了。
根据香港规划署的标准显示,私家车以及的士泊车位的面积为134.55平方尺(约12.5平方米),也就是说,这几个31个单位还没有一个标准车位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被网友们戏称为“龙床”单位的房子不设玄关及阳台,打开门便是大厅连着一个开放式的厨房以及一扇小窗子。
本来应该是阳台的位置,现在是一个占地约24平方尺(约2.6平方米)的小厕所。
记者到现场看过之后发现,这里容纳一个身形标准的成年人倒是不成问题,但要是胖一点的人要在里面移动或者转个身啥的估计有点困难。
除去浴室以及厕所的占地面积后,“龙床”单位的实际可用空间仅剩88平方尺(约9.7平方米),千万别看它的实用面积这么小,较低售价可是高达285万港元(折合约248万元人民币)!
尽管知名度很高,但这个楼盘投入市场后的表现令人唏嘘不已。
根据一家香港媒体报道,首售全天*仅售出两户,成为了去年少数开售首日仅录个位数成交的楼盘之一,媒体刊登报道的标题也是打趣般回应该楼盘建筑公司先前喊出的口号,写道“朕不感兴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被连续八年评为“寰球最住不起房的城市”的香港地区,人们为了攒钱买下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屋,拼尽了全力,甚至心里开始扭曲,
香港有一部名为《有楼万事足》的纪录片,其中就记录了许多香港人耐人寻味的买房故事。
纪录片首要集中的主角是Seasun,今年22岁的她是一名珠宝公司职员兼职模特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她看来,女性想要在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中怀孕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她甚至还爆出了自己的一套“高潮理论”——“女人有楼才会有高潮“:
“要知道,所有女性中只有30%是可以高潮的,而有高潮才更容易受孕。
那么有了房子这个令自己安心的居住环境后呢,女性自然也就能更好地去怀孕生子。”
话倒是说得有条有理,但怎么听起来就感觉有那么点儿刺耳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被问道心目中理想的住宅面积时,Seasun*表示2000平方尺(约222平方米)就“差不多”了,这在香港算大豪宅了。
她还认为房子的钱必定是由男方来出,对此她还搬出了自己心里的一套“猴子理论”——
“以人类的祖先猴子为例,公猴就是负责出去抢地盘,母猴则是只需要负责去选择条件好的公猴来繁衍下一代。
那么条件好的公猴就是得有一个洞穴,这个洞穴当然也不能太小,
不然母猴进去了导致公猴进不去的话,那不就白搭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easun的这番理论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抨击,其中一位单身的音响器材公司老板阿龙就表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会觉得男人必须得包养女人!”
阿龙随后也向Seasun抛出问题,
“你要找一个能力出众的男性和你交配繁衍后代,这个倒是无可厚非的。
但换作在中国古代,男人买房养着女人是没错,但人家也不止你一个老婆啊,
那如果你选的男人多几个老婆或者妾侍这些,你又接受得到吗?”
Seasun面对如此问题的反应和回答让人们瞠目结舌,
“这个我不介意啊,好东西当然是多人抢的啊,不好的东西送出去都没人要啦。
到底现在香港是一夫一妻制,我始终都是合法的那位太太,总是会有保障的嘛~”
这个回答还真是空前的始料未及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完了无论如何都要依靠男人的Seasun,接下来这位Macy的经历更加是令人惊讶。Macy是一个90后,人称“105%姐”,23岁的她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上班族,
别看小姑娘年纪轻轻,拿着香港平均的一万多块钱工资,但三年的时间她就攒到了40万足可以交付房子的首付。
23岁不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年纪吗?她是如何挣到的?这就要从她的这个绰号说起,看看Macy自己是怎么说的:
“我身边的朋友每月较高就储到自己工资的八成左右,一般都是存月工资的三四成。
相比之下我就厉害点,我一个月能存到月工资的105%!”
即使不吃不喝没有任何花费也才能攒到很高,这多出来的5%是什么情况?
Macy说道:
“很简单,就是善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咯。
首要样很好利用的就是本身家庭的爸爸妈妈,其次就是男朋友咯。“
她表示,自己平时都是吃家里住家里的,自己根本不需要花费,家里也不需要她来补贴,就连平时乘车的八达通交通卡这些也是家人买的,出去吃饭可以直接用八达通付款。
偶尔想浪漫一下和男朋友出去吃吃饭,看看电影什么的都是男朋友买单的,甚至化妆品护肤品这些开销也是男朋友来支付的。
这样说来,她在攒钱买房期间是不需要花自己一分钱的,纯粹每一笔工资全部进入购房的账户呀!
当被问及房子的归属问题的时候,Macy回答道,
“婚前房子肯定是属于各自的啦,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
至于婚后嘛,男方的房子就应该拿出来大家一起住咯,最多房产证上就不加上我自己的名字咯。
但我自己买下的房子,肯定就还是属于我的啦!“
那么多出来的5%那部分是哪里来的呢?
Macy表示就是平时自己看看股票,专门挑稳定的来买,虽然赚的不多,但每个月这样细水长流地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个月拿着工资在家白吃白住,Macy的家里人真的没意见吗?
在这件事上Macy的妈妈还是有话要说的,
“说实话,对此我不是很开心的。
女儿有工作却又不给家里人家用,那以后她结婚生孩子也不给家用,像个什么样子啊...“
但Macy还是希望妈妈能多理解一下她,也希望未来会有所改变。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女生变成这样...可能因素有很多,波波菜想到一个。
是那些被称为
笼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
这里每尺(约 0.09 平方米)
较高租金可达 50 澳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大约20万香港人
生活在这种房子里
是霓虹灯也无法照亮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结束了一日之内的奔波劳累
有些人回到的是这样的“家”
劏 房
标配: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
面积通常 ≤ 8㎡
租金约合500~800澳元/月
劏,意为割
劏房通常指一个住房单位
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
租给多家住户
类似内地的群租房
近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
人均居住面积5.7平方米
仅比监狱囚仓
人均标准多27%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就是高度繁荣的香港
我们电视上看到灯红酒绿的香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双层床,小沙发,冰箱
洗衣机和小桌子
这些物品令本就狭小的空间
显得十分拥挤
每月4,500元港币
(约800澳元)
租金和水电费
已是所得薪水的一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居住在劏房内的一家四口
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写作业
下面是他们的家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公寓内的厕所和厨房连在一起
构成一个独立空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在香港
有4万名儿童长期生活在
这样的环境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获得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多个奖项的电影《一念无明》中
曾志伟扮演的父亲和
他患有躁郁症的儿子便住在劏房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劏房拍了十几天的戏
曾志伟对媒体说
住在劏房里
“怎样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
(戏里)我已经很幸运,房间有窗
很多房连窗都没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棺材房
面积≤4㎡,最小的不过1.4㎡
仅仅放得下一张床
人在里面只能躺着
租金约合澳元240~640/月
当横向空间已经无法再被利用时
房东们把目光投向了纵向空间
棺材房应运而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油麻地、深水埗、观塘
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里
在原有的板间房的基础上
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
改装成六间小房
每间房约 1.5 平方米
由于位置狭小
进入房间后只能直挺挺躺着
像躺在棺材里一样
便得名 " 棺材房 "
甚至连棺材都不如
因为在这里
每晚 " 躺尸 " 时你连腿都绷不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棺材房的租客各不相同
只此相同的
是大家都负担不起
一个可以站立的房间
只好过着「弯腰屈膝」的日子